美文网首页
请收回你在孩子身上的投射

请收回你在孩子身上的投射

作者: 棉花糖情商_欣欣_向荣 | 来源:发表于2019-09-30 11:09 被阅读0次

心理学上讲的投射的概念,科学表述是这样的: 投射作用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

请收回你在孩子身上的投射

有点拗口,简单举些育儿中的例子来讲:

一、自己的需要没有被满足,而且按照以往的生活习惯,又不太会照顾自己,但潜意识里是很需要的,所以便在外显示为“以为他人也有这个需要”:小的时候挨过饿,于是拼命的往孩子嘴里放食物就属于这种类型; 自己需要多多休息,但是不去做,一到某个时间点孩子不睡觉就开始焦躁不安,也属于这种;小的时候自己买新衣服的需要没有被满足,现在看到漂亮的衣服就给孩子买也属于这种。(对治策略:转而满足自己的需要)

二、自己的情绪,以为孩子也会有。 自己怕与某类人、事、物接触,就以为孩子也会怕。本来孩子是不怕的,但是一遇到相似的场景,便开始催眠孩子: 学习压力很大的、你多努力啊 ;你要小心被朋友骗哦;老师最近对你们怎么样啊,有没有凶你啊?赚钱很难的,你不要乱花钱.....这类也是。本来孩子是没有这些概念的,也不一定会遇到这些个“挑战”,还也许这些事情是这个孩子的能力能够很容易处理的,结果一被催眠,好了,遇到事情的时候,因为大脑里有这个种子,就开始采用相同的“信念”进行反应了。(对治策略:管住自己的嘴)

三、自己有哪些特点,以为孩子也有。自己害羞,于是对孩子的人际很担心;自己上学时不顺利,于是经常担心孩子学业跟不上;自己曾经因为某事被嘲笑过,于是对孩子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尤其关注,也属于心理投射。(对治策略:回忆童年,如果是自己的经历,需要自己去疗愈、和解)

外界都是镜子,反映出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评判、担忧、指责、欣赏”都是心理投射。把那个“你怎么……”换成“我怎么……”,就会一目了然了。

收回投射的方法是:观察,还原,允许,接纳 ,反观自己, 然后再来谈对孩子的行为调整(往往你会发现,很多事已经不需要调整了)。

请收回你在孩子身上的投射

相关文章

  • 请收回你在孩子身上的投射

    心理学上讲的投射的概念,科学表述是这样的: 投射作用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

  • 收回投射法(对孩子)丨众编22

    收回投射法丨处理你对孩子的投射,当孩子未满足你期待时……帮助你放下…… 一、准备工作(从孩子身上收回投射) 1. ...

  • 13自由书写2021.1.15我要把投射在外面的力量,全部收回来

    我要把投射在外面的力量,全部收回来。 我要把投射在男人身上的能量,全部收回来。这是我当下为自己做的决定,把力量收回...

  • 心法—4.回到自己,为自己而活!

    收回所有投射在外的意识,心回到自己。 支持自己的生命成长。 我们花太多时间在别人身上,去外求,应该好好把心收回来,...

  • 你的恐惧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

    孩子是你的投射银幕,当你在孩子身上看到了问题,那是你自己问题的外在投射。从本质上讲,不存在有问题的孩子,如果你看到...

  • 收回投射

    1.有觉知的投射是美好的,投射不是问题,影响了自己关系和生活的投射才是问题,陷入到投射中而没有觉知才是问题。 2....

  • 收回投射

    心理学有一句特别著名的话: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也是我们NLP著名的十二条前提假设第六条:我们用主观认知...

  • 收回投射

    身份定位太厉害了,本来因为我小姑子的事把我压的喘不过来,我做完收回投射,心里压力小多了。 当我们在一段关系中有委屈...

  • 收回投射

    能够及时收回向外的投射,你就是清醒的觉者,这样,你就不会陷入纠缠而内耗自己,这也是对自己的真爱。

  • 当我们遭遇“倔强”的娃

    再温和的孩子都会有倔强的时候,因此如果你觉得孩子特别倔强,可能是因为你在孩子身上做了过多的投射。 孩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请收回你在孩子身上的投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vy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