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无弦琴(古诗文精品)闲话古诗词古诗新读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18-10-30 08:32 被阅读4次

木兰花

晏殊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赏析

这首词借咏青春和爱情的消失,感慨美好生活的无常,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

上片是词人对青春和爱情的思考。起句叙述客观事实。词人借写燕子、大雁和黄莺等意象,兼以喻人,由这些意象按季节特征该来的来,该去的去,表达美人难留,美好的春光稍纵即逝之意,牵起词人的感触。次句对上句具体意象的描述进行抽象概括。词人将燕鸿和黄莺这些具体意象概括为人世间的千头万绪,归结出这样的人生哲理:这些琐屑之事细细想来,总是萦绕在人的心头,使人不得不正视,但这些琐事却都有它们各自存在的条件和时间,过不了多久就会相继离开。这两句前后相承,作为概述出现,因此很自然地引出后两句具体的描述。词人把青春与春梦的短长做比,把与爱人的聚少离多与秋云的留逝相对照,曲折地反映出词人对青春和爱情的态度,使词境更加广阔,感情更加深沉。

下片是词人对青春和爱情这两个主题更深一层的思考。首二句以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与江妃解佩赠文甫两个典故表达美好的青春和爱情失去时留也留不住,表明青春的一去不返以及爱情的无常。最后两句是对全词的总结,表达出词人及时行乐的思想。

此词化用前人诗句,善用典故,信手拈来,情理相融,写情细腻动人,说理含蓄深刻,是晏殊词作中颇具深意的一篇。

相关文章

  • 世间的盐  八

    劝君莫做独醒人, 烂醉花间应有数。

  •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木兰花 晏殊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

  •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擅长婉约词,是北宋婉约词宗师。 他的词风婉丽,感情细腻,有“宰相词人”之称。 他...

  •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文|深柳 木兰花(宋)晏殊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

  • 海子祭

    文/梅琛 中午11点左右,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内容是这样的: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配图则是教学楼附近正在盛...

  • 夜即归途

    风带走尘埃 月儿躲进旮旯 长空裹挟着旖旎 天际凝蓝 霓虹生动 时间来去不见影 诗曰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

  • 如果你也喜欢宋词

    今天读到一首宋词,分享一下小感悟: 劝人莫独醒,让大家偶尔也去花间烂醉烂醉,及时行乐一番。晏殊这牢骚,似乎...

  • 劝君莫独醒

    读经典,写经典。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宋代 晏殊 裴洪顺书 草书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

  • 初六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

  • 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赏析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yw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