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州北到上海,25分钟,这段路我已熟悉得只靠本能都不会错。所以,像往常一样,我挂上耳机,认真听着耳机里的声音,凭着大脑里的程序自动的找到座位,然后抱着书包放下桌板仔细地刷题。
“你包递我我给你放架子上吧!”一个低沉的男中音。
“不用,谢谢!”习惯的拒绝。
“你这样抱着包不太好写字”,边说边伸手过来。
我只好顺手把包给他。然后继续做题。过了会,有个题,问“道”的小篆怎么写,我怎么都写不好,只好把笔一丢,默默坐着生气。
“介意把笔给我吗?我会写。”又是那声音。我挺吃惊的,就把笔给了他,也才抬头打量他。坐着,看不出个子多高,戴着副眼镜,挺温文尔雅的,会写小篆,应该也颇有学识,眉目也清秀。那一秒,突然想起“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话来。正想着,他把写好的字递给我,没错,就是这样写的。笔力均匀,线条流畅,应该是练过的。一问,才知道,学的书法专业。我很欣赏字写得好的人,都说,字如其人。攀谈的时候,发现这是个学识渊博,至少高我两个档次的人,思维活跃,见多识广。按常规,一般看书多的人大脑容易被束缚,常常寻章摘句,词不达意。但是第一次见有人把艰涩难懂的古典文学理解得那么深刻且有趣,比如用历史记载大事件来分析西游记,也开启了我的思维。好的聊天对象就是这样,表达好自己意思,而且能激发你大脑中的知识网络,让你也文思活跃。
只是,时间太快。快到的时候,我说,要不你帮我写几个字,我拿来做书签。
“好,写什么?”
“写越人歌吧,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他居然知道这句!!!
下车了,我往左,坐地铁。他往右,有人接。
我说,那再见。他好像要说什么,但沉默了一下,也说了再见。我转头走了五步的时候,他突然追上来说,我微信号给你。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纠结,要不要加,要不要加。我清楚一旦加上了的意义。理智说,现在正是考试的关键时期,绝对不能开始,也不是故事开始的时候。可是心又不断的说,加吧,加吧,不加就真的错过了。一手是理想,一手是梦,总有个要放。终于,默默的想了近十分钟,还是删了那个微信号,提早,让故事有了结局。
打开书,那书签上写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卿兮知不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