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在这合家团聚的喜庆节日中,大家总是开开心心、喜气洋洋。我们家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在这样的节日当中,不免也有一些小的插曲。今年,爸妈竟然为了一件小事,发生了口角。
一、一件小事
说起来,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小了,小到爸妈开始拌嘴时,我竟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直到老妈气呼呼地找老爸算账的时候,我才慢慢会议出来刚才发生了什么。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家照例是要包饺子的,“事故”就发生在包饺子之前的一小段时间。妈妈在卫生间擦洗,想让我或者爸爸先把地板再擦一遍,这样吃完饺子就可以直接休息了。结果,我正在回复那些给我拜年的微信,爸爸也正在给同事发拜年的消息,一时间,没有人去理会妈妈。于是,妈妈就又开始“呼叫”我们。也许是因为我回家不易,妈妈有意让我少干一些活计,见我不回应,就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爸爸身上。
然而,再次“呼唤”老爸未果后,妈妈有一些急躁了,使出了夺命连环call,一遍又一遍地喊爸爸。此时,老爸在编辑拜年短信的当口,正因为写不出合适的句子感到急躁,听到妈妈的“夺命连环call”,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绪,冲口而出:“别喊了,我现在没空!”
就这样,老妈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冲出来找老爸“算账”了。
二、回应很重要
在妈妈的一顿“雷烟火炮”之后,老爸迅速服软,一遍柔声道歉,一遍保证马上就去擦地。此时的我被眼前的小插曲逗乐了,感叹爸妈年龄虽然越来越大,但这吵架拌嘴的习惯终是一点未变。
本来以为这一切都结束了,没想到妈妈的情绪并没有消散得很快,一直到包饺子的时候,妈妈还在不停地数落老爸的罪状。我在旁边听着,虽感觉妈妈有点小题大做,但心中也是暗笑妈妈越来越孩子气了。然而,当我在和老爸包饺子的时候,突然联想到这两年学习心理学的知识——无回应之地是为绝境。
妈妈之所以倍感气愤,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几次呼喊我和爸爸,均未得到回应,心中已然有情绪;第二,当爸爸不耐烦妈妈的呼喊时,强硬的回复口气让妈妈倍感委屈。就这样,两种情绪交叉在一起,造成了除夕夜的这段小插曲。如果我和爸爸能够在第一时间回应妈妈,即使没有按照她的要求擦地,情绪也不至于淤积,最终爆发“小型冲突”。
三、一切皆情绪
学习心理学之后,感觉情绪对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大到如何强调情绪的重要性都不为过的程度。我们冷静的时候和处在情绪当中的时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在情绪当中时,我们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情,其实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听从内心真正的声音,而是跟随着情绪的指引,像条件反射一样做出了应激反应。这样,我们往往将事情搞得一团糟!
很多书中讲要除去或者战胜自己的情绪,我越来越感觉这是一项根本就无法完成的事情。如果人没有情绪,所谓四大皆空,这样的人生,至少我并不向往。人活着就是为了那些有温度的情感和情绪,如果除掉,我们跟机器也毫无分别了。至于战胜自己的情绪,我感觉亦非易事。人们处在情绪当中时,实际上是“无意识”状态,自己的行为往往不受大脑控制,直到情绪宣泄完毕之后,已然来不及了。
我想,更合适的方式应该是尝试着去感知自己的情绪,引导自己的情绪,最后慢慢达到和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这样,当产生情绪的时候,自己首先能够意识到情绪来了,就不会让情绪完全占据自己的大脑。之后,尝试着慢慢引导自己的情绪,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消解。如此,长时间的练习之后,我们便可和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即使身在情绪当中,也不会任由情绪操纵我们乱来。
既然我们活着终究是摆脱不了(甚至就是为了)情绪,那不妨努力去练习和自己的情绪相处。一切皆情绪,一切为了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