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史记札记知罪春秋
【老秦人的故事】5、晋国内乱

【老秦人的故事】5、晋国内乱

作者: 枫离秋 | 来源:发表于2017-08-15 21:55 被阅读4次

1、晋氏立国

晋国的始祖姬虞,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为什么名字为虞呢?武王和他的正妻邑姜相会之时,梦到天跟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孩子,你把唐国封给他。“,生了孩子,手上有一个虞字,故取名为虞。

武王崩,成王立。因为当时周成王年龄太小,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政。周公诛灭唐国,唐国是晋国的前身,在现在山西这一带。

周成王有一天和姬虞玩,兄弟俩嬉戏玩耍,他摘下一片梧桐叶作为凭信给姬虞,说:”我要分封你“。

于是史佚(《吕氏春秋》为周公),就要择日来分封。成王说:”我就是和我兄弟玩,干嘛真的要分封啊“

史佚说:“天子无戏言,说的话,干的事都会被史官记录下来的”

我们看到这里就读到,

其一、历史的制约作用,中国人信历史,导致但凡有成就之人都会考虑身后的评价。

其二、诚信的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系统说穿了就是一个信任系统。在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建构大规模社会协作。所以政府最不应该做的就是透支民众的信任。

其三、政治家的作用,政治家拥有公权力,这就意味着一言一行都十分重要。

其四、制约的作用,没有体现。

于是封姬虞在唐国。唐国在黄河、汾河之东,方圆百里。故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

这个“桐叶封弟”,当然只是一个故事。封姬虞到唐,是有很深的考量的。唐国本为帝尧所封,末代时期作乱,被周公旦平定。周人建立周朝不久,急需维稳,此时分封同姓子弟到此地是最现实的考量。于是周武王、周成王时期大量分封姬姓诸侯,鲁国被封在殷民六族(秦人就在这一带),卫康叔被封在殷民七族。而唐叔虞就分封在唐,来镇压叛乱,而晋国,西边是犬戎和秦,然后连接卫国,周。所以晋国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国家,既不像秦国那样让人鄙夷,又有戎人那样的强悍风气。

2、晋传于文

唐叔虞的儿子姬燮,建立晋国,始称晋侯。为什么称晋?据说国内有条晋河,以此为号

晋侯的儿子宁族,这就是武侯。武侯的儿子服人,是为成侯。成侯子福,是为厉侯。厉侯之子宜臼,是为靖侯。

靖侯以来,就可以推算在位年数,但是前面五世,不可以推算了。

公元前842年,厉王暴虐,国人作乱,厉王奔彘,“共和行政”。这个问题以后再说。

公元前841年,靖侯卒,子厘侯司徒立。

公元前827年,周宣王立

公元前823年,厘侯卒,晋献侯立。

公元前812年,献侯族,晋穆侯立。

公元前808年,穆侯娶了齐女姜氏。公元前805年,晋国伐条之战。伐条之战共有三种说法,一种就是《史记》所言。另外《竹书纪年》记载

王师及晋穆侯伐条戎、奔戎,王师败逋。

那么这一年,就是公元前790年。另外《后汉书 西羌传》记载

后五年,王伐条戎、奔戎,王师败绩。

那么这一年,就是公元前792年。这样一来就有公元前805年之说,公元前792年之说,公元前790年之说,三种说法。

因为伐条失败,就把孩子命名为仇。

公元前802年伐千亩,有功。生了一个孩子,于是名曰成师。

晋国有个人叫师服,他说:“不可思议。国君给儿子取名字。太子叫仇,仇就是敌对之人。而小儿子叫成师,成师就是成就自己之意。名字,是自己取得。所内在的意义是自己决定的。如今嫡长子和小儿子名字的意义刚好是颠倒的,祸患就由此诞生了。”

《左传 桓公二年》记载

初,晋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条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师服曰,异哉君之名子也,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古之命也,今君命大子曰仇,弟曰成师,始兆乱矣,兄其替乎

师服说:"名字代表义,义代表礼,礼体现政事,政事端正百姓。因此政事取得成功,那么民众就会听从。改变了就会生出祸端。古代,好的姻缘叫做妃,坏的叫做仇。现在国君给嫡长子叫做仇,而弟弟叫做成师,这就是预兆祸端了,而哥哥将要被废黜。"

我们看来,我们不禁要问?这不是瞎说八道吗?一个名字罢了,怎么会有这么多事情?我们想一个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能够单独存在。名字如果单独存在,当然不可能有这么多事情。但是,如果有人用名字做文章,可未必了。郑庄公叫寤生,我们讲过是因为他倒着生出来的,你想想如果武姜听听想起寤生这个词,就想起二十年前的痛苦,这还是一个仅仅是个名字吗?再比如,亚历山大大帝,当时传说是宙斯之子,你能说这个传说没有影响亚历山大?再比如中国能不能崛起?我个人认为肯定能,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中国崛起过。这种历史记忆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像这种意识形态的东西,看起来没用,但是人类历史就在在这种意识形态中前进。

公元前785年,穆侯卒。弟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这是晋国继位开始混乱。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崩。

公元前781年,太子仇夺位,是为文侯。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3、双城记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双城记》)

公元前746年,文侯仇卒,子昭侯伯立。文侯处于两周交接,虽然记载不多,但是应该对周王东迁起了很大作用。

“双城记”的戏码正在上演。

公元前745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这还没有什么关系。看后面一句,曲沃比晋君自己的都邑还大。此时晋国就有两个权力中心,一个有实力,一个有名分。这就是双城记。为什么曲沃会比翼还大?因为曲沃是军事重镇,它是抗击犬戎的第一线,所以在这个地方就部署了很多军事武装。

成师封在曲沃,号为桓叔。桓叔的叔祖栾宾来辅佐桓叔。这样一来,桓叔政治实力有了,政治资本有了,按辈分还比昭侯大。

桓叔五十八岁,施行德政,民众都来归附他。那有人问,桓叔难道就不能像共叔段一样被干掉吗?不可能,因为共叔段是郑庄公的弟弟,而桓叔是昭侯的叔叔,这就是资历。况且,你见过哪个国君,封地比国君待的地方还大的?

君子说:“晋国祸端就在曲沃,末大于本,又得民心,不乱何待。”

1、首次伐翼之战。

公元前739年,晋国大夫潘父弑君昭侯来迎桓叔。这个潘父到底是谁?有没有可能是桓叔的人,看起来非常有可能。按道理来讲,桓叔就应该登上国君之位了,结果资历够,实力够,但是弑君夺位,大家都不让。

桓叔欲入晋,晋人发兵攻桓叔,桓叔败,回到曲沃。但是曲沃还是比国君都邑大。晋人立昭侯子平为君,是为孝侯。诛杀潘父。

2、二次伐翼之战

孝侯八年(《十二诸侯年表》写的是九年,公元前732年),曲沃桓叔卒。八年,《史记》没有记载,孝侯在这八年期间干了什么事情来削弱桓叔之事。应该没有,桓叔还是好好的,继续归附民心,继续增强自己实力。

他的儿子继续他的事业,曲沃庄伯在公元前725年,弑君于翼。这就是二次弑君了。这回应该坐上位了吧。就这么巧,晋国人再次不让,攻打曲沃庄伯,庄伯又进入曲沃。晋国人立孝侯子为君,是为鄂侯。

3、三次伐翼之战

鄂侯卒。曲沃庄伯听到鄂侯卒,心又沸腾了,再次叛乱。周桓王(不是周平王)看不下去了,派虢公伐曲沃庄伯,庄伯又删档重来。这根本就是一场单机游戏,存个档,重新玩。晋人立鄂侯子,是为哀侯。

这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在《左传 隐公五年》更为靠谱,

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翼侯奔随。

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

曲沃庄伯,在公元前718年,这回庄伯积极吸取经验教训。我爸和我前面叛乱,都是晋国人殊死搏斗,我才没有成功。这回我联合周王,周王要是让我当国君,不就顺理成章了吗?

于是联合郑国,邢国,周王派兵相助,这回就不是叛乱,是奉王命讨不臣。

鄂侯跑了。但是忽然间,周王翻脸不认人,反过来对付曲沃庄伯。原因是什么呢?叛王。

周桓王讨伐曲沃,就立哀侯于翼。

这个史料,基本属于掐头去尾,曲沃怎么背叛周王了?不管怎么样,曲沃这回又失败了。

但是不屈不挠,这就是一场励志戏。我是该说曲沃不幸呢?还是晋君不幸呢?

4、四次伐翼之战

公元前716年,曲沃庄伯卒。两代人,这个游戏没法通过。曲沃武公立。

公元前712年,鲁隐公被弑。

公元前710年,晋侵陉廷(曲沃东北方)

陉廷知道曲沃家族是有叛乱基因的,于是跟他谋划。公元前709年,伐晋,虏获哀侯。

晋人立小子为君,是为小子侯。

曲沃第四次行动,失败。但是这场战争基本耗尽晋的实力了。

5、五次伐翼之战

公元前709年,曲沃武公派韩万(曲沃桓叔之子,庄伯弟,韩国的祖先)杀死哀侯。曲沃更加强大,晋国对此无可奈何。没办法曲沃那个地方太讨巧了。据《国语 晋语》记载

武公伐翼,杀哀侯,止栾共子曰:“茍无死,吾以子见天子,令子为上卿,制晋国之政。”辞曰:“成闻之:‘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报生以死,报赐以力,人之道也。臣敢以私利废人之道,君何以训矣?且君知成之从也,未知其待于曲沃也,从君而贰,君焉用之?”遂鬭而死。

武公伐翼,杀哀侯。栾共子要以死殉君,于是武公对栾共子(栾宾之子)说:“如果你能不以死殉君,我会带你去见周王,任命你为上卿,主持晋国国事”。

栾共子拒绝,“我听说人要一如既往的侍奉君父。只要他们需要,我就会献出生命。这是做人的道义,我如果为个人利益抛弃做人道义,你有什么脸面去教育臣下?如果我心怀二心,你又怎么能重用我这样的人呢?”,力战而死。

公元前706年,曲沃武公诱召晋晋小子,杀之?怎么诱召的?难道晋国国君不知道,历代先祖都被曲沃干掉了吗?

周桓王让虢仲伐曲沃武公,武公回到曲沃,立晋哀侯弟缗为晋侯。据《左传 桓公八年》

八年,春,灭翼。

王命虢仲立晋哀侯之弟缗于晋

6、决战

公元前700年,宋逼迫祭仲立公子突为郑君。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弑。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始霸。曲沃武公伐晋,灭之。将其中宝物贿赂周王,周王封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在这二十多年内,武公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把翼孤立成一座孤城。

共67年,三代人,曲沃代翼,游戏终于通过,完结撒花。

晋此时还升级成为公爵。这场励志戏,既有曲沃一系的努力,还因为晋国始终没有像郑庄公一样的人,更是因为曲沃地缘位置优越,防守有余。这是周天子的权威继续下弱,这是僭越,竟然承认了。现在是给钱就行的时代了吗?

相关文章

  • 【老秦人的故事】5、晋国内乱

    1、晋氏立国 晋国的始祖姬虞,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为什么名字为虞呢?武王和他的正妻邑姜相会之时,梦到天跟...

  • 【老秦人的故事】58、晋国示威

    上回我们讲到,晋国远征中原,意图示威。 但是我们没有讲,他要干嘛?难不成真的费了大力气去中原,搞一场阅兵式。 当然...

  • 【老秦人的故事】27、晋国复兴

    1、再嫁丧夫 我们在【老秦人的故事】23、邲地之战中讲过夏姬的事情,讲了夏姬的儿子夏徵舒被杀,夏姬被带回楚国。 楚...

  • 【老秦人的故事】116、晋国灭亡

    三家分晋的局面,似乎表明三晋同盟好得像一个国家的人一样。 但是,实质上,三晋同盟是一个矛盾重生的同盟。 这话还要从...

  • 【老秦人的故事】52、叔孙内乱

    据说,鲁国大夫叔孙豹,早年曾经发生过一件事,致使后来他的悲惨遭遇。 叔孙豹早年,曾经遇到一个女人,他央求女人给他点...

  • 【老秦人的故事】92、六卿内乱

    公元前497年,赵鞅跟赵午(邯郸午)说:把当年卫国给我们的五百家迁移到晋阳,充实晋阳的人口。 原来卫国由于敌不过赵...

  • 【老秦人的故事】108、宋国内乱

    公元前488年,宋国借口郑国背叛晋国,而加入齐景公联盟,所以发兵攻打郑国。实际上,这个借口很牵强,因为宋国自己也加...

  • 【老秦人的故事】8、一匡天下(中)

    2、献公登位 在【老秦人的故事】5、曲沃代翼中,我们讲了晋国的历史,其子最重要的就是曲沃代翼。曲沃代翼为什么能成功...

  • 【老秦人的故事】74、晋国内斗

    晋国的六卿专权越来越甚,那么六卿处事,就不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是以各家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最著名的事情当属一件事情...

  • 【老秦人的故事】66、客死他乡

    上一讲我们讲了宋国的华向之乱,在这场内乱中,晋国的做法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晋国在这次内乱调停中,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秦人的故事】5、晋国内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xb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