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将至,学生即将迎接期末考试,在紧张的备考期间,如果有恰当的复习策略就会取得比较大的提升,但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侧重点,复习课就会变的枯燥无味而且效率极低。
那该如何提升复习课的效率呢,我认为首先要端正对待复习课的态度,因为复习课也是充满了思维的课堂,在复习课中应该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01 误区一:重视机械记忆,忽略课文回读
很多学生认为复习课就是要做大量的练习,刷大量的试卷,有的老师也会有这样的认识——复习课比上课轻松,试卷发给学生做一做,然后对一对答案就好了。
还有的学生只是简单地记忆课本上的生字词、古诗文,而忽略了课文的回读。
基础知识需要扎扎实实地落实,但我认为课文的回读在复习课中更重要。
课文回读是指在复习过程中重读讲读课文,温习笔记。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再熟悉一遍课文,而是重温思维的发生的细节。
讲读课文不仅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范例,而且是学生思维发生、发展的重要媒介。学生回读课文,结合在习题训练中获得的经验,就会有新的体悟。
例如:
在回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过程中,学生会重温文章的写法——以小见大,重温文章的结构——总分结构;回读《驿路梨花》,学生就会对一语双关、景物描写的作用有更深刻的体会。
** 教材是知识之本、技能之源,无论怎样的复习都不能抛开课本。**
当学生对已有知识掌握牢固、熟练时,思维才能迁移到训练、考试中,成绩才能提升。
因此,在语文复习的过程中,要回归课本,回到思维发生的原点,结合做过的练习,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让自己思维更加严谨。
02 误区二:只埋头刷题,不归纳思考
不少学生认为做大量的训练即可以提升成绩,这样做有一定道理,但是在此过程中,存在低效的现象。
学生做过一份习题后需要及时反思:
习题的考察点是什么、我有没有做过类似的题型、这次练习中我的思维盲区有多少、上次出现过的问题是否重现,如何避免下次出现类似问题?
如果每做过一份习题,我们都这样反思,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03 误区三 :从不刻意练习,停留在舒适区
语文考试主要包括基础、阅读、写作三大部分,最令学生头疼的往往是写作。有的学生写来写去,初中三年就只写一两件事情,写作水平很难提升,其主要原因是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
很多同学在写作过程中对自己的写作流程很熟悉,经常写之前写过的题材,引用用过的名言警句,写作的“程式”基本不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写作的“舒适区”。这样写下来的结果就是——写作水平基本原地踏步。
想进步,就必须做出改变。之前对自己作文的选材和立意比较满意了,那能不能在语言描写方面做尝试性地改变,争取写出几句生动的话?之前的情节没有什么波澜,那能不能尝试写出一点波澜、一丝悬念?之前语言有些拖沓,那能不能尝试一下修改,让文字简洁?
当学生开始尝试思考并刻意尝试改变时,他们肯定会感到不适,因为:
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学生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因此,它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一般来讲,这并不令人心情愉快。
这就是刻意练习,是有目的地练习。
美国作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罗伯特·普尔在著作《刻意练习》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要么是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么是教师、同学给你提出的),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因此,我们要对照老师的要求认真思考,我们的写作还存在哪些问题?对照班级内优秀作文,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只有意识到自己作文与优秀作文的差距,我们方能进行有目的地练习。
刻意练习的方法可以运用到复习的各个环节中去。
注重课文回读、善于归纳、刻意练习,掌握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复习课效率更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