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这是一个大趋势,是历史进程中的必然走向。小桥流水、村居炊烟的江南水乡,总将退出历史舞台,被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所替代。
早晨步行来上班,途径被拆掉成为一片废墟的村庄,村庄东旁一条清凌凌荡漾着微波的小河里,仍旧有村妇在洗衣服,这是一种情结。被拆掉的土地因为还没有被拍卖出去,总给我乱脏堆的感觉。
像我这样从小在农村老房子里长大的人,总不免怀念儿时的村落,儿时的旧居,儿时的堂前,儿时的天井,儿时的小阁楼,儿时的大灶饭,炊烟袅袅上升,父母呼唤稚童回家吃饭的声音,怀念那时的乡邻,那时的玩伴,甚至于爱屋及乌的去梦回那时的一瓦一砖一草一木,房前篱落的瓜果蔬菜和一猫一狗一鸡一鸭。
对狗的忠诚和猫的活泼可爱情态记忆犹昨,历历在目。相比于狗,我虽不大喜欢猫,但对猫的喜欢逗玩绒线球,喜欢爬树,喜欢追蝴蝶,喜欢在廊檐太阳底下伸展了四肢眯着双眼睡大觉等情状常于脑海能清晰浮现起。
可是由于现在农村城镇化,住公寓楼,再也见不到这样的情景,所以给语文老师上有些课文带来了感知和理解上的困难。
比如说郑振铎的《猫》这一课,现在的孩子除了在小区看到过野猫以外,很少见到过我前面所讲到的情景了。现在的孩子怕野猫,怕被饿疯了的野猫抓一下,要打防疫针,哪里还有与猫儿嬉戏的情景。
对于《猫》一文中,郑振铎先生所描绘的“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要捕捉什么似的。”这些情景是儿时的我们所熟悉的,而现在的孩子,该是很少有类似情景的体验了吧,所以是一副茫然的神态。
他们从小接触的就是电子产品,就是网游,就是网游中的妖魔神兽,就是打打杀杀。
如果父母没有好好的加以引导和亲子陪伴,陪他们阅读,陪他们亲近大自然,那么很多孩子厌学或者对课本中出现的与动物相处共存的种种情形,是无法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的。
更不要说无法去体会“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了,更不会有这样岁月静好时光无痕,享受生命的喜乐这种情感体验了。
而像我们这种从小在村落里生活长大起来的人,对于这些都是能够深深引起共鸣的,并且能够产生类似情景的联想的。这样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就能比较深层了。
生命中总会有一两次可以静静的坐着,微笑着看着某种生命,在太阳光暖暖的照耀下,心上感受着生命的喜乐和新鲜,可以消耗一两个小时甚至一个半日的情景,定格在记忆深处的,每每想起,温暖着我们的生命,温润着日后寒凉的岁月。
比如深秋的一个暖暖的午后,一杯茶,一碟瓜子,一本书,坐在庭院的避风处,慵懒的看着自己喜欢的某个章节,读多少,读多久,不必刻意,全凭喜好,任阳光静静流淌,任时光静静流淌,有树影斑驳,有小狗安静的伏在你的身旁,有母鸡带着小鸡在大树底下觅食虫子。
我总能想起这样的某个午后,可是现在的学生没有,这个原因是有很多的。
不能引起情感共鸣的阅读,都是浮光掠影般的浅层阅读,不会引起更深层的情感体悟和对生命的思考,不会对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进行思考的,也很难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我常觉得现在的孩子情商太低,这跟他们从小接触电子产品,缺少对弱小生命的关注关怀,缺少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不无关系。
我这里再举个例子,比如说鲁迅《朝花夕拾》里的《琐记》和《父亲的病》里所写到的衍太太,问学生这是怎样的一个妇人呢?看过的成年人大多知道这是一个心术不正、迷信、愚昧无知的人,从她怂恿孩子吃冰,教唆“我”偷母亲的东西,传播“我”偷家里东西的流言,父亲临终前要“我”一直呼唤“父亲”让“我”父亲走得不安心种种事件中可以看出,作者也很明显的表达了对她的憎恶之情。但是由于鲁迅先生善于用反语,这是鲁迅作品的一大特色,于是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这个衍太太是个善良对孩子慈爱的好人。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体悟,做语文老师的该如何来做引导,这除了课堂里的引导以外,还需要家长的配合,这实际上应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的,父母才是孩子生活里的老师。
对于他们来说,不仅再也见不到江南水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环境,而且无法体会猫捉老鼠,鸡飞狗跳,狗吠村静是怎样一种情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