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情绪就是藏在心里的一只“怪兽”,如果不好好控制它,它不仅会跑出来伤害别人,还会召唤孩子心中的“怪兽”,让他变得暴躁易怒。我知道,要想真正从根本上管教好孩子,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关住“怪兽”。只是,这样的道理明白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挺难的。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不断提高,我的儿子张羽嘉很多时候不再一味地遵循父母制定的规则,开始尝试打破规则,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管它对不对、合适不合适。许多时候,看到他身上这样那样的错误行为,就急于纠正,可是效果都不太理想,尤其是遇到没有耐心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立刻对他大吼大叫,虽然我一再提醒自己,不要在怒气中管教儿子,但是总会在反复劝说无效之后,忍不住发脾气,但当看到孩子惊恐的眼神、委屈的流水时,又会感到深深的自责,内心告诫自己:我不能用这种方式让他学会听话,否则,他学到的也会是在愤怒中,如何用暴力让别人屈服!
几次失控过后,我认真反思,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行动改变孩子。我决定先从督促孩子整理好自己的玩具开始做起。
那天儿子玩玩具,玩了很久,来到客厅跟我说:“爸爸,我不想玩了,我想睡觉。”我说:“那先把玩具收拾了再睡觉,好吗?”他说:“好的,爸爸。”
当我们俩来到书房时,看到地上到处都是玩具,我心里很是恼火,但想想还是忍住了,于是换了一个口气,面带微笑地跟他说:“腾腾,那你把玩具收拾好,可以吗?”儿子回答:“好啊!”正当我觉得只要态度好一点,他还是愿意听话的时候,儿子开始一个劲地跟我说:“爸爸,我好累,我想睡觉……“ 我听了之后有点不高兴了,于是反复提醒他,“是你自己答应爸爸的要收拾好玩具才睡觉的啊!” 儿子也反复强调,“可是,爸爸,我累了,想睡觉了!”……我们之间的紧张气氛,在几番对话中,逐渐升温,眼看就要放出心中的“怪兽”了。
这时,我跟儿子说:“爸爸先离开冷静一下,你自己也好好想一想。”我起身迅速回到房间,让自己先冷静一下,过了一会儿,我走出房间,看到儿子呆呆地站在书房门口,眼里噙着泪水,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我走了过去,蹲下身来抱住他,试着去感受和接纳他的情绪,然后平视着他的眼睛,对他说:“腾腾,爸爸知道你很累了,可能你刚刚答应爸爸要收拾玩具,你没有考虑清楚就答应了,这样吧,现在你也累了,爸爸给你两个选择:一是,你先睡觉,等会起来了自己再把玩具收拾好;二是,你先让瞌睡虫等一等,爸爸帮你一起把玩具收拾好再去睡觉。你选择哪一个呢?”儿子可能也感受到了我要传递给他的情绪和感受,想了想说,“我跟爸爸一起收拾玩具吧。”“好的,我们一起加油!”我马上说道。接下来,我一边帮他收拾玩具,一边告诉他,什么玩具应该放在哪里,他也很认真地记住我的话。在我们的合作下,玩具很快就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儿子也很有成就感地说:“收拾地真干净啊!谢谢爸爸!”“那以后自己的玩具,能自己收拾吗?”我趁热打铁问他,“当然了,小事一桩。”儿子胸有成竹地回答道。
通过这件事情,让我和儿子都感受到了把“怪兽”关进笼子里的好处,发现只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平等的去和孩子对话沟通,主动感受和接纳彼此的情绪,很多事情都可以很好的解决。
q.c��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