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还是小看了东北的寒冷,认输是必然的了,可一下子全输了,也太丢北方人的面子了。
我换上了刚买的厚手套。一开始到财富广场,还以为是个商务办公楼,两根几人合抱的梁柱支撑着宽约十米的正门,两旁还有规格恰当的石狮,正门高的让人看不到上面的字牌,加上并不张扬的砖红,沉稳大气。我在外面饶了半圈竟没敢进去。谁会觉得这样的建筑内,竟有着不输大悦城的内涵,还有着不小的超市,甚至买着熟食,水果拼盘和不少进口商品。这个超市,也成了我这两天重要的物资来源。当然,这次的重点是……买手套……
各门店营业员弥散在空气中的东北口音,填满我整个脑海,但又不是一下子的涌进来,冲击着人的听觉,强迫你接受它;而就好像这个声音进入耳朵的那一刻,就开始快速的对你的DNA进行重新的排列,把这种语言的基因写到你的身体里,在你听到的下一刻,你就已经融入了进来。
在这时,我已经是个东北人了。
套上手套之后,我就获得了在外面随心行走的自由。当然,羽绒服的拉链还是不拉上的,这次为了来东北,特意买了更厚的长款羽绒服,穿过的都知道,着实行走起来很不方便。
我没做什么关于吉林的攻略,只计划了雾凇岛碰碰运气,余下和算起来不到一天的时光,就打算随便走走。
北山公园,是我下午的目的地。
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距北山公园有着不近的一段路,不耽误时间的走过去,也要约莫半小时。我沿着走的应该是一条主干道,车辆并不少,前面还有一座高架桥。其实沿途的风景并没什么可看,四处望去不过与天津大同小异,同为北方,能有什么区别。不过我仍是很开心,我出游多选去各大城市,与别人解释时便说:相比自然风光,我更偏爱人文景观和建筑。可这只是一点原因,我其实更喜欢的是一个人走在一个陌生地方的感觉,这是一种平日里被束缚起来的可贵自由,本就不认得路,也就没有一定要去的重要目的地;没人结伴同行,也就不用考虑路上需要与别人聊什么;本在另一个城市,更不用想着我路上会不会碰到谁,要去和谁打招呼,如何回应,要去拜访谁等等。无论走到哪,你要面对的都只是陌生,每一个转角都是全方位的惊喜,而让这自由更进一步的是,一切陌生,都几乎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只需做一个观察者就好,就如一个穿梭着的幽灵,无人可见,却窥视着一切。
想到这里,顺着高架桥的转角走过去,就看到了充满异国风情的建筑的一角,正打算快步走过去看看,一转身,一片豁然开朗,惊喜这就来了。
诧异,惊慌,急着翻出手机查看地图,我对自己的方向感一直是极有信心的,没想到竟搞混了方向。
转角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本来紧凑排列在眼前的建筑物一下子被拉远了,变成了江对岸看着我的风景。一个意外,竟走到了松花江畔。平复了一下心情,转过身开始打量本来作为主角的天主教堂,天色近晚,教堂的建塔,数米高的雪白雕像,竟有几分古堡的意味,相反的是,旁晚的神殿,在没有余晖洒落的地方,反而又几分阴森,可在这沿江大道的一角,四周并无别的建筑物铺垫,这个邻域内就已经是异国了。
不过现在哪还有欣赏建筑物的心情,岂能让一旁绵延的松花江等候。穿过车流快步的走到江边,放眼望去,江水一路横到夕阳下,穿过一座座横跨上百米的桥梁,滔滔江水,浮光跃金,涌动着这座城市的活力。
等等!不对!这……松花江水!为什么在流动!?
这一下,大脑突然一片空白,刚刚还在感叹江水的连绵,缺忽略了最重要的现象,最基本的自然常识,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能让水在零下二十度的天气里继续奔腾!
那还顾得上什么寒冷,大步沿着楼梯跑下,去近距离见证这个绵延在吉林的奇迹。
江水沿岸出分明有着结冰的痕迹,可自然定律只在松花江延伸了十几厘米,仿佛就遇到了天然的屏障,变被江水忽略不计。水剔透的不像样子,就像汇集起来的晨露,又或是洁白冰雪冻成的水晶……水晶……冰雪?松花江的南源,是长白山的天池!在我面前流动的,本就是世界最纯净之物的化身。川流不息的松花江,是在高傲的向这极寒的天气做着反抗,不着不是反抗,这是主动掀起的革命!源于冰雪,却不甘禁锢,哪有什么低头的趋势,分明实要这寒冷抬不起头!
突然,眼前灯光一闪,刚刚与我隔海相望的一排排建筑亮起了灯,一眼望去,江上的桥按着顺序一座座的点亮。猛然的从恢宏气势一下子优雅了起来,本以为见过上海外滩的夜景,其他的便无力争辉,可谁知,松花江,他何须与人争辉?
顺着江水走势,江边有一条一眼看不到头的木质栈道,很是素雅,走上去嘎吱嘎吱的,,感觉应是在更儒雅一些的河边才有的,在这里……好像有点不合礼制。
正好,为我这个经历的多重刺激的旅者,提供了一次悔过的机会,让我好好的,慢慢的,在这里多看看吧。
我见松江,松江见我?怕不如是吧~
############
这两天心情不好,写文章却有点渐入佳境的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