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娴带着楚怀峰走了。他们什么时候走的?他们去了哪里?没人说得清。赵家人心照不宣的忽略了这件事。他们似乎在刻意的忘记这段故事。只有赵四海一瘸一拐出现在众人面前时,赵家人才会记起,某一年冬天有一对男女来过,多年后的秋天那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离开了。
驻村干部问赵四海,方娴人呢?赵四海不搭腔。问村里人,也没人搭理他们。最后,只好按失踪向上级报告。反革命家属,失踪便失踪了,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方娴走了,徐三杯来了。
徐三杯喜欢午后坐在南墙根晒太阳。他有文化,喜欢讲革命军人的战斗故事,乒乒乓乓的,听着过瘾。那段时间,南墙根总是围着一群人,等着徐三杯,听他讲故事。
如果他来慢了,有心急的孩子就去喊他,“徐老师,莫吃了,都等你呢。”
每次讲完,也总有孩子抱着板凳,亦步亦趋的问,“徐老师,后来怎么样了?”
有一天,赵松山看人走得差不多了,拉住徐三杯:“徐老师,罪不至极,祸不延至,是啥意思?”
徐三杯看着他,有些奇怪,笑着说:“松山,读了不少书嘛!原文应该是祸不延世,不是祸不延至。”
赵松山挠挠头:“我也是听人说的。”
“这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了十恶不赦的事情,他的后代也会遭受报应!”
赵松山回家告诉了赵四海。“莫要信这些鬼话,”赵四海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往后莫要去水库下网了,被公社发现,要挨批斗的。”
一语成谶。
那年夏天,赵松山被自己下的鱼网缠住,淹死在六湾水库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