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系列10
memory1.
最近一直都在读《思考快与慢》,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详细的思考过程。我们要启动系统二、即调取自己的理性思维的过程,首先要将相关的长时记忆知识提取到我们的暂存处理区,也叫大脑的工作区.从这个关系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想要提高理性思考的质量,必须有大量的长期记忆储备作为基础.
我相信很多人都在为增加自己的长时记忆储备做准备,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觉得自己读了很多书,看了很多文章,听了很多网课,就是记不住?原因是如果我们没有遵循大脑的偏好,我们很难记住大脑不喜欢的东西.
从外面进入大脑的知识,需要融会贯通,需要在用到它的时候把它提取出来,就一定需要将知识写入我们的长时记忆,那我们的大脑究竟有哪些偏好可以让我们更容易记住呢?
2.
大脑偏好形成系统的东西,喜欢有结构的东西,喜欢图像.
我们要将知识更快速的转入到长时记忆当中,就要遵循大脑的规律,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三种方法。
组块化
知识,一开始进入大脑中,一定是一个一个的单词.对词汇不同含义的解读,和我们对词汇间关系的理解,构成了我们的信念,也构成了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如果说在我们的长时记忆中,只是一个一个的词汇,它只是知识的碎片,将很难充分的被利用.因为这个世界是需要关系链接的,世界是一个词和一个词的组合结构.
真正的高手是如何做的呢?同一个词汇,在高手的眼里,它是一幅知识地图。通过这个词汇链接到很多其他相关词汇,每个词汇都起到链接作用,在不同的场景下会链接到不同的词汇,最终目的是用来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在本质上一幅幅知识地图就是一个组块.
上一篇文章讲了大脑习惯养成的神经通路,习惯养成形成的是一种心理表征结构,那么对词的理解其实最后也形成的是关于这个词汇的心理表征结构。
组块化能让知识在用到的时候,被快速的提取出来,并且组块化的知识是一系列知识的组合,并不是一个一个碎片.
举个组块化知识的例子:
这是易仁永澄老师的第一个描述
来自群聊信息再看一下这个描述:
来自群聊信息你觉得哪一个更容易记住呢?当要进行评判的时候,永澄老师关联了四个词汇“我判断”“原因分析”“判断原因”“我的建议”来进行描述.对学习者而言,第一种结构更容易被记住,并且这种组块化的表达方式会不会让你觉得非常高效和理性,一下子拉上去了好高的势能.
图像化
在我们儿时的世界里,我们的世界就是由一幅一幅图片组成的。我们一开始并不理解汉字的含义,也不知道眼中的世界可以用丰富的汉字去表达。我们只对图像比较敏感,用图像去认识周围的一切,所以天生我们就对图像有一种偏爱。
再举个孩子识字的例子,如果只是单纯的去教孩子认字,他可能很难去认识和记住这个汉字,但是如果我们在教汉字的同时配上关于这个汉字的图片,孩子们将能够很快的将图片和汉字对应起来,也更容易记住这个汉字.市面上有大量的关于儿童识字的软件都是基于这个原理所设计的。我们的大脑是十分喜欢图像的,那是带入基因里的偏爱。
随着我们认识越来越多的汉字,我们慢慢忘记了,大脑的这个图像偏爱,更多的用文字的东西来表达现实的世界,这反而却不利于我们的记忆。
在学习方面,根据我们的大脑喜欢图像,特别流行的是思维导图和手绘导图。当我们看到一幅图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更容易被刺激,知识就更容易走进我们的长时记忆。
栅格化
正常的大脑的记忆存储空间只有7±2个工作区间,也就是5-9个.超过9个任务,我们将无法处理.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处理的知识点超过7个,将很难记住和消化.
栅格化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最常用的是表格化,清单化.
项目管理就是用表格将要处理的项目分解跟进,做到全面协调,不遗漏.抓住影响项目的关键人,资源,时间可以高效的在特定的时间里完成尽可能高质量的任务,这就是高效能.
在<精英都是清单控>这本书里向我们详细的说明了清单对于生活高效的一种表达和诠释.很多做个人管理的达人,都是用清单这种方式来管理自已的一天工作和学习.
栅格化可以有效的平衡重点,让最重要的部分进入大脑,如果在栅格的过程中有效的配上合理的分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将知识写入长时记忆是需要方法的,今天你学会了吗?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http://fastslow.top/查看。
我是薇莉,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职业规划师.
如果你觉得我写的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让我们一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