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凌晨,忽然想起来我给桐宝起了头的那页字还没写,赶紧跟娃爸说了,娃爸说这会儿想起来还有啥用,等娃起床吃饭后就该上学走了。
我想想反正算是我给桐宝额外加的作业,老师让写的他已经写完了,就给娃爸说那就起床后把我起头的那几个字擦掉吧。然后接着睡了。
早上醒来我第一件事就是从书包里找出本子,擦掉字,然后做其他事。心里轻松的很,直到娃爸喊我起床,原来是我做梦了,梦里已经起床把字擦掉了,我这操心得有点搞笑了。
本来周五放学后,桐宝在门市把家庭作业都写完了,书包就没往家里拿。周六晚上爸爸下班回来顺便把书包带回来了,说当时桐宝写字时他在忙没有检查写字情况。
我一看桐宝写的那页字迹非常潦草,和平常写的字差距很大,很明显就是想快点写完应付事。于是重新起头让桐宝再写一页,但当时是晚上了没让他写,说第二天写好。结果周日热热闹闹带俩娃,我完全忘记了。
没写就没写吧,孩子贪玩,我也忘了监督,等着上学就干脆擦掉吧,平常管好桐宝写字就好了,这一次也不至于影响以后学习。
关于教育孩子,很多人会焦虑,觉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所以不自觉地针对学习采取高压政策。我也觉得孩子应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但是年龄还小时,偶尔一两次“不好”还是可以接受的。
事实上,3—6岁的孩子确实可以学习很多语言方面的知识了,包括识字,孩子记忆力很好的阶段。但是我没有教娃太多,平常只是巩固老师教过的内容,不想让娃有心理负担,觉得学习是负累,这样以后容易厌学。
周六晚上桐宝背诵弟子规,背出来好多,这是我不知道他会的,原来在学校老师每次教几句,要求会背。
我就趁机告诉他弟子规就是小朋友要遵守的生活规则,然后给他讲每一句对应的意思,比如“便溺回,辄净手”意思就是上完厕所要洗手;“冠必正,纽必结”意思是衣服帽子穿戴整齐,把扣子扣好,就是要求保持衣帽整齐干净,个人形象好……
中间桐宝被识字书吸引要去读字,不想再听我讲了,我觉得他三心二意沉不住气,就有点生气。娃爸说我:“你给他讲那么深的东西干啥,他会背就行了。”我正在气头上,反击他:“会背不知道啥意思学了有啥用?这都是跟日常生活相关联的,给他讲讲他就能学以致用了。”结果娃爸又说:“娃还小先会背就行,老师就只让背。你讲那些我都不知道,所以讲了娃也记不住,以后他长大了再学自然就知道了。”
本来就有点生气,被娃爸又气到了,是谁老说让我好好教儿子们学习培养成才的?是谁自知自己文化程度低说要让孩子懂更多的?这会自己没知识也能拿来当作不教娃的例证了?
最后就是我和娃爸气鼓鼓地背对背睡觉,谁也不理谁了。关于教育理念不和,还真是普遍现象。
教育孩子,任何别人的成功事迹都不可复制,只能继续摸索适合自家娃的方式。路漫漫,任重道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