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石,九嶷山第二高峰,海拔1882米。相传为舜葬之所,谷称舜公石。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考察过这座山,弄清楚了三分石是潇水、岿水、沱水的分水处,三水均下注湘江,纠正了当时三分石下水“一出广东,一出广西,一下九嶷”的错误。三分石三石矗立,为九嶷山难得的一处风景名胜,但因山势险绝,极少有人能登上峰顶,当年徐霞客也仅登上山腰;而峰顶常有浮云缭绕,很难看清其真面目。为一睹三分石的真颜, 四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摄友们一同从零陵出发,踏上了攀登“三分石”的霞客之行。
汽车开进宁远后,为第二天的登山赶早,我们决定夜宿舜帝庙周围的乡镇。一路上,我们为巍巍九嶷“十里画廊”的醉美风光所吸引,走走停停中,爬上老乡家的屋顶、爬上长满荆蕀的山林,记录着沿途秀美耸翠的山林。到达舜帝庙时,天已黑尽,我们找了家小旅馆,几碟农家菜、几壶红薯酒,聊着这大好资源如何开发,不知不觉,醉倒在了大山的魅影里。
第二天清晨,天气依然晴好,我们在镇上吃完早餐,每人带了两个水煮蛋向着目标进发。一路上,山道蜿蜒,溪流叮当,三分石鼎立山巅的雄姿随着山道的盘旋时隐时现,像从白云深处钻出来的三根玉笋,两侧为绝壁,中间若如两尊并立的大佛,直入云天、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神圣的佛光。在老乡的指引下,我们沿着河道走到了路的尽头,三分石依旧耸立在群山的环抱中,遥不可及,东面的涯壁上,风化雕琢的印迹如若天书,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舜冢“铜碑”。筑坝的老乡们见我们到来,直称我们运气好,说平时三分石浮云缭绕、常年难见真容,而今日它那高耸蓝天的雄姿,清晰如洗,犹在眼前。
在向老乡们打听到上山的路径后,我们背着行囊、涉过小溪,向着群山环抱中目的地进发。山道的沿途,到处是游人丢弃的充饥包装物,但每每登上一处艰险的绝壁,人迹便越来越少。我们在披荆斩棘中走走停停,体力超常透支,水喝干了,蛋吃完了,但身在深山老林中,我们摸不清三分石的方向,好不容易登上一个山巅,三分石依旧在群山中遥露着它雄伟的峰顶,真是“看到屋,走到哭”,所幸的是,深山密林中时而传来山泉的叮当声,对于饥渴的我们,那是前行中最好的动力。在拐杖及毅力的支撑中,我们一路攀爬了三个半小时后,终于登上了紧挨着三分石的最后一个山巅。
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几近巅狂,三分石三巨石并峙,鼎立山巅的全貌尽现在眼前,它那高耸蓝天的雄姿神奇而神圣,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拜倒在了它的跟前。在举头凝望中,我深深感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再遥看对面的香炉峰,我想,三分石传说为舜的“天葬之所”,是人们心目中一个永久的祭坛,这种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神话实是神来之笔。 以三分石为背景,完成摄影创作后,我们穿过芧草丛,从山巅下到山谷,开始向着三分石的绝壁攀爬。当攀缘到三分石山顶的巨石下,预计已达到了徐霞客考查的高度后,转首回望,绝壁的险境已超出了我们的心理极限,我们死死地抓住绝壁上的灌木丛,身体尽力地贴着崖壁,双腿颤栗着一步一步沿路下移。
当年徐霞客在绝壁中找到了“五涧纵横交会一处”的三分石分水岭,但对我们来说,绝壁上的水滴汇于何处早已无暇顾及。退回到山谷,我们的双腿依然不住的颤栗着,但内心却无比地兴奋,因为我们体验到了徐霞客探索这座神秘大山的艰辛,领略了三分石山崖绝壁处美不胜收的九嶷风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