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医学生到一名医生,我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堪比高考的期末考试还是永远都不可能背完书,今年对于我来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因为家里人生病,让我对于医院、医生、医疗环境、人性化服务等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因为历经的医生、病人家属、旁观者等角色的转换。
首先,就拿医生来说,每天相伴的只有写不完的病历、家属的质疑、医院的各种会议以及医保的种种限制,每一种对我来说都让我如履薄冰,每一步都不敢走错,病历是医疗文件,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必须得一丝不苟的对待,因为这个同样也和金钱相挂钩,并且一旦出了问题,就不止是扣钱的问题。家属的询问,一个病人会有好几个家属,遇到理解的和开明的家属还好些,有些问题交代一遍就可以很好的配合,同样也有可能遇到一些不讲道理的家属,遇到我们第一句就是:“我们交了钱,怎么还是这样,病情没有丝毫的好转……”。医院的各种会议,也得参加,不管有用没用,因为你不参加,就没有观众,临床的劳累去参加会议只能是当做度假了,抓紧时间睡一觉,因为会议结束还是会有很多活需要干。同样有时候看着上级医师,为了病人的病情和医保的限制,总是斗智智勇,心里难免有些失落,有些药明明对于病情有帮助,但是医保限制了,有些药作用一般,但是医保不限制,对于这些问题,只希望合级机构能够听听一线大夫的心声。
就目前的医疗环境来说,省级优秀医院,人满为患,有时候为了挂一个号,真的得付出很多,省级普通医院,病人也不多,有时候为了有更多的病人,就去采取一些其他的方法(此处略去一些字儿)。就这些优秀的省级医院,对于患者的态度真的不敢恭维,今年家里有人住院,在监护室外面很多人只能是席地而坐,手术室外也有这样的情况,具体的大家遇到了就会明白。有很多从下面来的患者,为了了解病情或者是接受更好的治疗,从地方来到这里,如果没有号或者遇上主任下班,有时候就得浪费一周时间。我国现在巨大的人口基数,给我国的医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有些病真的可以在地方看,但是一些关系户仗着是这个主任或者某位院长的亲戚就可以任我行了,真的希望把最好的治疗给最需要的人,同样也要相信基层的医生!
同样我也想要说的是,医生并不是万能的,所有的病人所交的住院费是交给医院的,不是交给大夫的,现在有很多人把就医当做是一种消费,花了钱就必须要明显的效果或者是百分之百的康复,如果说医疗变成了消费,这个社会会变成怎么样?富人有钱,就可以享受最高水平的医疗,没有钱的人就只能享受廉价的医疗,你们觉得这样的社会是是怎样的?大家要认可国家的现行的分级诊疗制度,因为这样的初衷真的为了大多数的利益。
未来的路依旧很长,医疗环境的改善需要长期的努力,这份努力我希望是来自我们所有的人,包括政府、社会团体、医务工作者、患者等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19158434/841fb4f78b7d370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