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生O型血,性格外向,话挺多,同学同事亲友聚会时他会滔滔不绝,但他会说不会部表情严肃,更无幽默感。
但是他说小时候很会说笑话,他的姐妹会被他说得捂着肚子直不起腰。虽然我们相信他不会说谎,但真的是无法想象。儿子说:“生下来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我说:“我还不是一样从未见过!”。我说:“你象当年说得姐妹笑得直不起腰那样也引我们笑笑,那怕只有一次呢”,他说:“人的性格是会改变的,说不出来了”。
我也沒有什么幽默感,以前我觉得好玩好笑的事时,会对同事家人说:“我讲一个笑话给你们听”,但总是满怀信心兴高彩烈地开始,逐渐象一个泄了气的皮球,草草收场,因为听的人要么一脸芒然,要么抿着嘴那神情告诉我:一点不好笑!从此我不再试着说笑话了。
我儿子却性格开朗且幽默,空下来他会说故事,那幽默的神情、生动的描绘使我们忍不住从心底发出笑声!
我说:“我们二人都不幽默,你怎么会幽默的呢?”儿子说:“象外公呀!”
儿子3岁至5岁在我父母那儿,他说外公童心未眠,每天象孩子那样笑着,用一根手指拉着小孩去买东西,并且抿着嘴努力忍住笑的样子,不说话也使人开心极了。儿子说:“外公知识面广会说很多故事、外公朋友多人来人往很热闹、外公童心未泯不象家长象朋友……”。儿子说这段时间很开心,对性格的形成很有关系。
儿子的话引起我对自已童年记忆:父亲在我2岁时离开婺源来上海,我直11岁才来上海。但父亲离开前的日子我还依稀记得,最深刻的印象是骑在父亲肩上,他边走边吟诗,一次他读了上句,有时叉神了,我居然接了下句。父亲一愣,然后爆发出大笑……
我记不住父亲长相,只记得是白衬衫灰西裤黑皮带,我只到他膝盖高,用手去抓他皮带也抓不住。我每天都在父亲身边转,至今还记得我有发自丹田的笑,那笑真是 全身通畅舒服极了。
一天父亲为我买了二件特殊玩具:一个是和我一般高的小五斗橱,鲜红色,他说你的衣服以后就放在这里,另一个是一只小竹椅,那天哥哥姐姐及家中其他人都把我和这二件玩具围在中间,我还记得父亲的满脸笑容手拿毛笔,他说:“你们说写什么?”太祖母说写葭湄仂,父亲就立即写上去,又问还写什么?哥姐说写葭湄妹,父亲兴高彩烈切说好我写,写完又问还写什么?亲戚说写葭湄姑,母亲说过些时候她要做姐姐了,写葭湄姐,父亲自始至终兴高彩烈,自始至终不时开杯大笑,我不知道不理解胡里胡涂跟着转来转去,但那情景一直在记忆中。
但几天后一个清晨,我醒后照常到前堂找父亲,沒有,到父母房间,仍沒有,我哭了。太祖母说:“你睡得真沉,你爹爹三次走到城门口又转回来看你”。我不知父母哥姐去了那里。
8年后,我10岁时跟同乡来上海,我不认识父母只是在人群中找高大身材穿白衬衣灰西裤黑皮带的人,父母也不认识我,看到10来岁女孩就喊我名字……
我告別了同乡,跟着父母回家,我看到人行道地上排列整齐的凹形图案,对比婺源的青石板,问:“这一个个小坑怎么弄上去的?”,父亲如同当年,先一楞,后大笑,抿嘴说:“高跟鞋跟踩的!”
我不相信:“这么长的路怎么踩得过来?”,父亲说:“大家排着队踩!”。我说你骗我!母亲说:“要好好告诉她一些上海的知识才是”。父亲调皮地笑个不停。母亲边走边说人行道、横道线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之后每逢过马路,父亲只伸一个指头让我握着,并抿着嘴,极力忍住笑,那神情仿佛说:“你那么小只配拉我一根指头……”
多年后我儿子在外公那儿也是这样过马路,说到这里儿子总忍不住要笑……
童心、知识、阅历等构成父亲幽默的源泉。
父亲给我儿子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留下如何幽默地生活的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