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df3138f2c981a6cf.jpg)
流浪型人格的母亲具备的特点是
时常强调自己的牺牲与付出,自我剥夺以获取同情和关怀。
无助与绝望,缺乏自我价值感,低自尊,觉得自己是无能的伴侣,母亲,员工,对自己严苛,容易自我怨恨,内疚和羞愧。
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在放纵与忽略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在与男性的关系中,给予太多,付出太快,特别渴望被爱。
容易陷入深度抑郁,极其害怕被抛弃和拒绝,被焦虑感包裹,同时偏执,多疑。
认为美好的事物都不长久,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好的东西。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ba3dd59846d325ff.jpg)
流浪型母亲经常给孩子灌输的信条是,生活太艰难了!
她们忍受生活,而不是享受生活。孩子会继承这种绝望,成年后,有强迫性自负或者不健康依赖。
流浪型母亲的女儿也很容易成为流浪型边缘人格。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51e5f6de65ab15b8.jpg)
边缘型母亲还容易把自己混乱的思维投射到孩子身上,公然指责孩子:你有病!或者你疯了!
但是同时对孩子存在过份控制欲,不断阻止孩子的独立。孩子越独立,产生的冲突就越多。
流浪型母亲很多是童年被虐待或者被忽视的牺牲者,或者在情感上收到诋毁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8ba9a55c32dae53a.jpg)
边缘型人格存在于各个社会阶层和知识层次,有的强烈,有的不明显。
但是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可以减少孩子的创伤
1 允许孩子表达他们强烈的情绪,避免孩子压抑自己的感受。要能识别孩子的悲伤,否则就会酝酿成一座潜在的火山。
2 得到抱持。被安全的,充满爱意的臂膀环绕,拥有完整,连续的养育环境。
3 得到镜映。(在家长眼中看到自己积极的形象)
4 得到疏解(被安抚,消除疑虑并且得到保护)
5 孩子有时想得到一些控制感(表达自己的需求并能得到一些符合预期的反馈)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410183accd8ee07c.jpg)
孩子进入青春期,会有一个开始发现自我和强调个体独立存在的需求。不再像小时候一样黏人了。特别是对异性父母,会有一个疏离期。
可是,依然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增进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比如,共同读一本书,散步的时候讨论。
睡前的拥抱,坐在他床边聊聊天,给他贴个缓解视疲劳的眼膜。
最近,儿子鼻子上起个青春痘,有时间的话,我会让他躺好了,一边给他做个彻底的面部清洁和护理,一边愉快的聊天,也都很开心。
他上完课的课间,也会让他出来喝杯特意为他泡的花茶,吃点水果。
他会欢快的跑出来,说,宝宝认真上课了!快夸我!抱一抱。我会很开心,站起来,认真的拥抱他。
孩子长大的过程是个渐行渐远的过程,而影响他心理复原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让他们确信自己是被爱着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4dae88365bd4095a.jpg)
每个母亲都不完美,但是我们都知道爱的定义
爱是耐心,是善意,爱是不嫉妒,不自夸,爱是不傲慢,不粗鲁,爱是不急躁,不怨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