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这本书是媳妇从单位拿回来的。她单位老板经常买一些书让员工看,比较注重从思想层面提升大家的个人素质。
媳妇拿回来的书,她自己看的很少,远不如我看的多,但是我也不是什么都看。比如这本《断舍离》,其实一看题目,对里面的内容也就基本了解了,不过就是生活中自我管理的一方面,不要局限在整理房间,重要的是整理生活方式。媳妇大概是看了这本书,说是挺不错,让我也看看。我翻开看了看,没有花太多时间时间在上面,也没看完,就放下了。按照《断舍离》的是否有用为标准,我不应该看完。因为里面说的跟我看了题目以后得到的结论,没有什么差别,再看下去对我已经没用了。
自负点说,这本书是不错,但是它也只能面向那些没什么知识的家庭妇女,比如我岳母(不识字的文盲),如果把这些讲给她听听,应该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其实在看到这本书之前,因为如何处理家里的一些杂物,我就给岳母讲过类似的道理,她老人家似懂非懂。
按照我的逻辑,这样肤浅的理论,是不可能进入专家法眼的。然而我错了。清华教授宁向东,鼎鼎大名的管理学专家,居然在他的管理学课程中,专门用了一节课来介绍这本书。当然,宁教授介绍这本书,也是有感而发,绝不是为了介绍而介绍。教授说,他并不认为《断舍离》作者山下英子多有学问,但是也不能说这本书一无是处,其中的一些道理还有很有借鉴意义的,所以认真读了一遍。当然,读的态度是“俯视的”,是需要“耐心的”。
通过阅读《断舍离》得到的最重要的收获,是看待事物视角的变化,要从“他人视角”转化为“自我视角”,一件物品是否有价值,只出现在购买的过程,一旦买来变成了自己的,那么它是否有用才是以后对它的最根本关照。购买的时候,是从价值角度来思考的,属于他人视角。但是买了以后,就要转变成自我视角,关注它的功用。如果有一天发现它对自己没用了,那么勇敢的“断”,大胆的“舍”,就成了正确的选择。
这是物质层面的解读。
毕竟一个人能否拥有自己期望的清爽生活,更多的要靠精神层面的自我修炼。所以说培养“断舍离”的精神追求,更具有现实意义。就拿我看这本书来说,看了一小半就不再看下去,这是需要一点勇气的,这个勇气本身,恰好来自《断舍离》这本书提供的精神养料。因为再看下去已经得不到更多的知识了,它所提供的精神内涵“技止此耳”。在一件事临近成功的时候,发现对自己没用了,然后勇敢舍弃,这需要绝大的智慧,而这个智慧,就是断舍离。比如在简书上日更,后来我想,难道自己来简书写文字是为了日更吗?于是我主动终止了日更。想写的时候就写,不想写的时候就不要写,不能为了日更而写作,这才符合写作的真谛——最起码我是这么看的。按照我的看法,日更没有任何意义,那么就要坚决“断”,坚决“舍”,坚决“离”。
精神层面的收获,才是学习《断舍离》内涵的关键。如果仅仅停留在怎么研究布置房间,那不是我的风格(恐怕也不是作者的本意)。
宁教授当然更不会停留在那个层面,他谈了物质,谈了精神,最后跟他讲解的管理学结合起来,提出他自己的看法。这是关于“失败管理”的内容。有些失败是永远不可避免的,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应该用怎样的策略?保持怎样的心态?采取哪些行动?这些,都可以从断舍离这三个字找到答案。
电视剧《潜伏》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我想,这就是对断舍离的精准理解与实践。人生过程,实际上就是连续的取舍,什么当取,什么当舍,考验的是人生智慧,也决定了一个人的终身成就。
写到这里,似乎应该结束这篇文章,不过,我至少还有三点需要说明的事情。
第一,就是我对《断舍离》这本书,没有任何的偏见与不恭。要是真的觉得这本书不好,我根本就不会花这么多功夫写下这篇文字。虽然前面我流露出来的评价不高,其实那是站在较高的角度来观察得到的看法。宁教授说采取了俯视的姿势,我也同意这样的做法。但是这本书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发行量,有那么多人推荐阅读,其实自有合理的道理。如果没有读过这本书,我真心建议读一读,但是不要花太多时间,因为虽然书挺厚,但是作者仅仅是在反复说明一个问题。如果读着读着发现明白了作者想表达的那个道理,就不需要继续读下去了——我就是这么干的。
第二,实际上读了也白读,我这么说并不矛盾。因为断舍离本身,是以非常主观的评判标准作为依据的。而这个主观性,人人不同,所以执行起来,有很大的困难。所谓的知易行难,就是这个道理。比如一件玩具,孩子三岁时候买的,现在孩子六岁了,不喜欢玩了,应该怎么办?如果是我,就认为没用了,可以给别人或者直接扔掉。但是我媳妇不这么看,她说,说不定哪天孩子想起来还要玩呢。再说,就算孩子不玩了,等孩子舅舅的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可以给他——那时候孩子舅舅刚生小孩。您看,同一件事上我跟媳妇就有了不同的看法,这断舍离就没法办了。
当然,尽管存在这么多的主观性,也不能说那本书所传递的道理是错误的。只是每个人在按照这个道理行动时,因为个人评判标准的不一样,结果不同罢了。但是那个断舍离的精气神,没有错。
第三,是需要向宁教授学习的地方。那样大的学者,见了断舍离这样的书,还能够耐心读一遍,这种学习的态度,非常让我尊敬,也让我在钦佩之余心向往之。其实,越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越懂得如何学习别人的长处。这个不断学习的思路,自己是明白的,可是,具体如何才能通过不断学习让自己不断进步,自己还是差太远。别的不说,就是看书的速度,自己就有问题。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如何才能高效学习,是值得认真研究改进的。
写到这里,似乎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也就到了“断舍离”的时候,停下来,点击发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