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今生读已迟

作者: 爱读书的喵123 | 来源:发表于2017-05-23 12:59 被阅读0次

袁枚曾说:书到今生读已迟。

 早晨赶早去崇德楼取东西时,偶然看到每间教室里都有着斑驳的人影。或模拟讲课,或练习书法,或静静的看书,又或者安静的伏案写笔记。本想拍下些照片插入文中的,又生怕打扰这些一丝不苟正在前行的人,所以,此文并无图片,若是想看看真假,早或晚便去看看,拟如他们就在这文章里动态的长存。我想说的是,他们可能并不聪明,却一直在努力。

 这不禁让我想到一宗佛教故事,讲李源本为官宦人家子弟,祖业凋零后便将家产捐于寺院,剃度为佛徒。寺院住持圆泽禅师睿智通达,与李源相交甚深,于是两人常彻夜阔谈,颇为深交。一天二人相约出行游玩,李源执着于走水路,圆泽禅师无奈从之。路遇一妇人身重提水,圆泽禅师突然涕零而下。原来他本应是这个妇人的儿子,结果不愿舍弃红尘遂不投胎,于是妇人怀孕三年依旧没有生育。圆泽禅师知此为命,终摆脱不掉,于是自愿结尘,入世为俗。并与李源相约日后必聚,勿怠此情。圆泽盾世后果真成了妇人儿子,并如期与李源相见,只是他知尘缘未尽,不与深交,再约他时。斗转星移,时光为烬,李源又受朝廷录用,他却推掉官职,入寺修行,等待圆泽回来。这便是三生石名字的由来,是寄托历史长河里人们对情意思念留恋的精神凭借。又想到《浮生六记》里的一段话“来世卿当做男,我为女子相从”来世之说是早早存在于人们内心的一种认同。

 且不问我们有没有来生,今世的你可执着于某一事物道不尽流年深浅,今生的你可又迷茫无助至今话不完伤情苦难?可否在优秀人面前自卑无奈,庸庸碌碌一生混完,在命尽之时哀叹生命太短,等不及努力也追不上带着天赋之人的步伐?那么,倘若给你三世呢?倘若你的今生以后还有千千万万次轮回在等你,每一世,都这样碌碌无为,看不透世间薄凉吗?

 近几日确是常常失眠,开始是思不透这“书到今生读已迟”的意义,又寡居于佛理与重生说。我非信佛之人,这短短一句话却着实敲疼了我。我们生于宇宙一个轮回百转的点,开始都是一个仅有生命存在的生物,那么这知识,这相貌,这身边的一切,可否是那个一开始就懂思考,肯努力的人用他的一生一世,一砖一瓦,一执一念铸就的呢?那么,我们此生的意义何在,还是执着于是非对错,成败与否吗,还用在乎这混沌之中的痛与伤吗?若是如此,便不用了吧,你只需要在此世的此刻的此时,守住你内心最美丽且动人的精魂,那是美得,受人欣赏且不断积累的,它不会因为此生给了你一个丑陋又蠢笨的皮囊而停止生长,它怕的,是你将这精魂弄得杂乱无章,不知所踪,生生世世,永远脱不开襁褓的,永远被遗忘忽略甚至根本没生成的,一个糊涂又庸碌的灵魂。

 那天,路过人工湖旁边的小路时,一个执着于花落瞬间的拍摄者,正趴在石坛旁边静静等待。可能,他不是一个有名的摄影家,也许只是鸿德一个普普通通的摄影爱好者,可此时,他的精魂正在成长,也许,带着这种喜欢,会一生一世推动他走向摄影巅峰。

 早晚执着于练习书法的姑娘,可能字不是很好看,也许那只是因为写的不好而在加班,可是,她的精魂是美得,也许带着这种态度和信念,她终将写出一手漂亮的字,终将在哪一领域将成功的意义展现的淋漓尽致。

 每天忙于某一领域的老师们,可能这种精魂已经深植于内心,不管换了哪一届,哪一世,他们依旧会心有所持,不负众望。

 奔跑在路上的骚年们,哪怕“书到今生读已迟”是一句被历史漏掉的妄语,哪怕我们本无精魂只一世生命。那么,我们留给后代的,亦不该是愚尸躺叠,阻之前行。至少,积累些可以遗传的东西吧,帮助他走的比你更远。

 我说:路在今生行正好,你说呢?

相关文章

  • 野风札记

    书到今生读已迟。

  • 书到今生读已迟

  • 书到今生读已迟

    主讲:杨钧岚 宋代黄庭坚中进士后,就被朝廷任命为芜湖地方的知州,那时他才二十六岁。 有一天午睡时,他做了一个梦,梦...

  • 书到今生读已迟

    袁枚曾说:书到今生读已迟。 早晨赶早去崇德楼取东西时,偶然看到每间教室里都有着斑驳的人影。或模拟讲课,或练习书法,...

  • 书到今生读已迟

    林清玄有篇短文《嘴里芹菜的香味》,抄录于下: 谈过轮回,我再说一个故事,这是和苏东坡齐名的大诗人黄山谷的亲身经历。...

  • 《感悟》

    学识本是前世事,书到今生读已迟。 莫负闲时读诗书,许你来生见智慧。

  • 南怀瑾老师讲述:书到今生读已迟

    小时候长辈就说读书要入藏。后来学佛了才理解到,是要读入阿赖耶识,藏识。你能入藏的话,不但一辈子不忘记,下辈子也不会...

  • 关于记忆之读书《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我们这一代从记事起,读书成了第一要务,似乎也成了一等的苦差事。虽然没有头悬梁锥刺股,但是,三...

  • 分享:写作语言的技巧

    古人讲“书到今生读已迟”,讲的是“天赋”。天赋当然需要,但文字的能力是可以练习的。而其实,文字也如功夫,有“幼功”...

  • 读书给我带来了什么?

    苏东坡说:书到今生读已迟。我上学晚,读书就更晚。从小学到初中,由于条件有限,除了课本和小人书外,几乎没有其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到今生读已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gw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