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壹心理课程整理加工)
学习心理学的第一个目的是自我成长,或者说疗愈,或者说是心理觉察更加细腻,让我们能够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所以这一单元我们放在自我成长上。
有人曾经问过麦克.怀特,你怎么界定叙事疗法。麦克.怀特说这大概是一种生活哲学吧。这个回答乍一听是一个不太严肃的回答,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精准的定位。因为叙事与其说是一种技术,不如说是一种学习这个技术的人准备以什么样的担当或者什么样的定位去安排自己的人生。所以第一部分,我先讲叙事的生活哲学和文化蕴意。
我先借助一些非心理学的术语跟大家讲,也许会清晰一些。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叙事、开放
当我们说叙事是一种生活哲学的时候,它的第一个贡献就是让我们去看破一些成见,就是社会上到处都在传播的一些社会话语,叫social discourse。看破这些社会话语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我们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东西。现在在互联网上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键盘侠,很有观点、也很有情绪,好像也很过瘾,但实际上他讲的很多观点多数经不起推敲,因为他批判的对象,他掌握的信息量是不够的。即便在互联网之前,总会有一些大家口耳相传的一些成见。这些成见是什么,是一个层面;这些成见对你意味着什么,这是另外一个层面。叙事疗法面对的是第二个层面。
当你看破很多成见之后,你可能就会觉得生活轻松很多,不是非得背负着很多东西。再举一个例子,就是讲这个孝的问题。有个教授讲,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孝,从精神分析角度讲是特别坏的东西,这是一个要去思考的问题,话又说回来,孝就一定是好的东西吗?叙事疗法是不是主张孝呢?不是。叙事疗法不主张任何东西,而是主张去了解任何东西,不是主张坚持什么东西。那叙事疗法就什么也不坚持吗?不对,叙事疗法还会坚持的,就是坚持要去了解。你要去了解,如果你不了解,就看不破。如果你去了解《孝经》啊,孝的传统啊,而不光是限定在《二十四孝》之类的东西,你对孝会有另外一种判断,不是一个简单的好或者不好就能完成的。
所以人类的故事性或者人类生活的故事性的好处就是什么,它会保持那种复杂性,当你看到很多东西背后都是有故事的,就不会轻飘飘的说这是好的或者不好的,对的或者错的,就像小时候看电影非得说这是个好人还是坏人,不是那么简单。生活本来就是足够复杂,复杂到,复杂到是由各种故事的交叉构成,而不是由一个单一的清晰的判断构成的。当我们关注人的故事性的时候,我们就不会轻易的用一个标签去看一个人。当我们不去标签化看一个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变了。比如说,你回家看着你的太太或者先生,你本来觉得他是一个坏人,也会发现他好像也有值得让你回忆的一些温暖的做法。话又说回来,你特别理想化的一个什么大师,一个领导或者一个什么人,你觉得他好得不得了,当你看破这种执着,你就会发现他也是人,他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这时你的心态就会平和很多。
所以从生活哲学的角度讲,看破就可以让你放下很多东西,放下那些执念,就非得怎样、非要获得什么东西啊之类的。比如说要挣到多少钱才觉得自己是成功的。看破看破,那个破是通过看来完成的。你要带着那种关照的心,去觉察、去了解,去获得相关的信息。我们做咨询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是去关他的心。就是你放空自己,让他足够放松地去呈现与他那个问题相关的生命史,他成长过程当中的一些故事,那些故事本身就会让你看破。当我做咨询的时候,来访者的长相什么的可能让我很不喜欢他,这个时候,我就提醒自己等等看,等到他讲生命故事,讲讲之后,我就忘记了他长什么样子,只记得他的那鲜活的故事。为什么会这样,他的样子让我想起了我的很多生命中所经历的事、认识的人,我把他和那些人的边界模糊掉了。当他的生命故事呈现出来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就可以放下我过往的这些记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你碰到一个人长得像你原来认识的一个人,而你讨厌那个人,你会隐隐约约讨厌你面前的这个人。这个时候,你怎么放得下,那就等等,如果你很讨厌他,就是执着或者落在了一个假想里边,这个人就是那个人,而你在理智上知道他不是的。可是有的人的生活哲学是这样,一旦有一种不愉快,就会找各种证据去证明他就是坏、他的性格和我原来认识的那个人一样。那这样你就麻烦了,你就走不出来这个像。所以就要学会去放下。
当你放下对过去的执念,此刻才是全新的。叙事疗法就是教我们去看每一个故事的这种鲜活性。当你能放下这些东西的时候,你所体验到的那种自在感,那真的是很美好的。哪一天你体会到那种,每一个人好像你感觉都是一个新人,每一次见你都觉得是一个新人,你就会感觉快乐很多。比如说回家看到你的太太或者先生,你不老记着过去你跟他吵架的那些东西,而是,哦今天又见面了,和以前又不一样了好像。你看他今天的不一样在哪里。其实很多人特别是亲密关系,他根本不是生活在当下,而是生活在过去的那些记忆里边,这样当然不是鲜活的对不对。
叙事的态度是一定要记得,此刻他在演绎一个新的故事。叙事的生活态度就是这样。就是每一次见面都是在开显或者建构一个新的故事出来。这种做法基本上就是那种随缘任运的那种态度。就是发生了高兴或者不高兴,都是可以的,允许自己高兴、也允许自己不高兴,也允许自己很无聊,没事的时候自己在一个角落里边坐着不动,我就要无聊一会儿啊,这是叙事的一种态度。下次你就可以跟别人讲,我那会儿很无聊,我就坐在一个咖啡馆无聊了一会儿,那不也挺好的吗?如果你不允许自己无聊,你就没有这个谈话的内容了。所以随缘就是这个样子,碰上什么都好。当然这好像有点鸡汤式的说法,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是的,前提是你要看得破放得下,你放不下就不会感觉到一切事最好的安排,你就觉得一切都不大符合你想要的安排,那就觉得不高兴。
我有一段时间觉得心想事成,我想要的事情刚刚就发生了,后来想根本不是,是发生了,我发现我想要。我想要就发生了,这是自恋型人格障碍,但是发生了我想要那叫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发生的时候就发生了。有时候有些事情的发生好像是设计好了,是满足你的心理需求的,如果从潜意识的角度分析,不是它在满足我,是我的潜意识作成这样。生活中有时候看上去发生了不是你想要的,但是你要沉下心来想想看,好像这个时候需要发生点这样的事情,不一定都是坏事。如果你特别顺,特别讨厌不顺的事发生,有时候发生了不顺的事情,你觉得是自己不想要的,可是等多少年回过头来看看,也许会觉得幸亏发生了那么一点不顺的事情,要不然都不知道自己膨胀到什么样子。有时候顺和不顺不是一个绝对的好或者坏的东西。
所以它都是叙事当中的一个环节。当我们看到我们的生命故事就是这样逐渐的展开我们可以有点负责任地去建构我们自己的故事。这样的话,我们这种开放的态度就建立起来了。就是我们明天发生什么,我们都怀着一种期待,一种欣赏去等待。就像我们做咨询的时候,来访者接下来说什么,都可以。有一次,一个来访者特别好玩,他是一个很有名的大学的模式生,他不愿意写毕业论文,他说,李老师,你不用跟我做咨询了,就声色严厉地跟我说不要再做咨询了,赶紧回去写论文,论文都写不完你都毕不了业。然后我就声色严厉地跟他说,你还在浪费时间做咨询、赶紧回去写论文,你论文写完了你就没有问题了。然后他叹了口气,唉,这才是对的。我当时想他是在教我怎么做咨询,还是在叫我扮演一个他内心的权威去满足她被批评的快感。他跟我讲,上大学之前,他爸爸老批评他,他上大学之后他爸爸就不批评他了,而且他读的大学又很好,老师们好像也很温柔,没有什么人批评他,他写不出来论文,老师也说不要紧张啊、不要担心,他其实很担心,很希望有人像高中老师那样劈头盖脸说他一顿,就是没有人肯这么做,甚至他跟别的老师说,别的老师也说没关系,可以推迟毕业,然后他就绝望了,他就鼓起勇气让我去说这个话。他可能也没想到我会这么做,我就这么做了。他竟然还觉得挺有趣的,因为那个时候他既是在故事里边又是在故事外边,因为他在编一个故事,而且让我陪他编完这个故事。所以那个事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给自己演一场戏,把自己逗得很快乐,我们完全可以给自己编一个故事,让我们按照这个脚本去演出来。大家如果看过后现代的一些电影,你会发现电影的结构里面,就会把作者、读者、演员混在一起,你会看到作者在这个里边写一本书,外边一边演,这就是典型的后现代的那种,就是他甚至会觉得演得不好,我要换一个写法、换一个方向,那这个电影就按照另一个方向又演了一段。人生就有点像这样,我们每段时间都在勾勒一个自己的故事,当这个故事不让自己满意,我们就换个勾勒的方向。问题是有点人勾勒了一个故事,他喜欢得不得了,他沉浸在他的故事里边不肯换方向,就像一个作者他写不下去了,下一章不知道怎么提笔,然后就在那里憋着,而不是去换一个方向。其实心理治疗有点像帮助一个作者看到一种新的可能,然后写出一个新的故事来。那这就对了。
好了,在这种态度或者哲学的指导之下,我们怎么去做自我成长的一些修炼。修,就是修正;炼,就是精准或者精纯化就是refine。我们有的时候能够看到我们故事结构里边的问题,可是竟然觉得自己拿它没有办法。有的来访者在咨询室里跟你说,我知道我有这个问题,可是我有什么办法呢,难道我还可以怎么样嘛。其实后面讲的就是他的办法,但是他就会觉得那不是办法,那这个地方就是他知道,但是他不修也不炼。有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但是因为我们不肯去修正我们过往的模式又不肯去让我们所知道的这种新的模式精准化、精炼化,最后就起不到作用,起不到心灵成长的作用。所以,一定要记得,如果我们学了一个疗法,或者学的理念或者学了技术,我们不去把它在生活当中去使用,就好比你在医院里边让医生给你开了药方,你没有抓药,你就回家了。医生问你为什么没好,你说,我这有药方啊,这个回答是苍白的,你知道怎样做就会好,但是你不那么做它也不会好。你必须把你学到的东西落实到生活当中去,你才会好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