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理解学生(三)

理解学生(三)

作者: 会宁248南有亮 | 来源:发表于2022-03-12 21:23 被阅读0次

树立向学生学习的教育理念
我们鼓励教师去理解学生,不仅仅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智慧,可以了解他们的精神生活,其实这样的过程,也恰恰是教师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世界上有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非常推崇儿童,他们欣赏儿童的自然、率真,欣赏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比如,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就曾说:“小孩子是再大无比的发明家……倘使您能完全回答小孩子的问题,便取得一百个博士的头衔也不多。”蒙台利梭甚至提出“儿童是成人之父”的观念。可见,在儿童身上、在学生身上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特性。
对于教师来说,当代的青少年学生有许多优势,比如,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思维敏捷,能够快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等,这一切也让学生“反哺”教师成为可能。如果教师不能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固执地追求所谓的“威信”,就有可能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会与时代脱节。

相关文章

  • 理解学生(三)

    树立向学生学习的教育理念我们鼓励教师去理解学生,不仅仅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智慧,可以了解他们的精神...

  • 倍数教后记

    三年级学生初次解除倍数,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新课授课时,我采用了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倍数的概念,学生对...

  • 理解学生(六)

    作业形式要有灵活性, 应各具情态作业形式可灵活多样,不应仅仅局限于书面作业,多样化的、各具情态的作业,既能充分调动...

  • 理解学生(四)

    理解学生对教师的期待如同每一位教师期待自己的学生成长、成才一样,每一位学生同样也会对自己的老师抱有期待心理。这种期...

  • 理解学生(一)

    理解学生独特性的前提是要意识到学生的“未成熟性”。启蒙思想家卢梭曾告诫教师,要把儿童当人看待,认为儿童是未成熟者,...

  • 理解学生(五)

    强调作业质量 统筹安排控制数量教师不能随意粗放地布置作业,应精心设计作业,懂得每项作业的目的。不仅如此,布置作业还...

  • 理解学生(二)

    承认和尊重学生的权益我们常常说要实现师生的平等,而实现平等最基础的条件就是尊重学生的权益。比如,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

  • 理解学生(七)

    从教育理念上看,教师与学生应当心心相印,在心灵上“零距离”这样的零距离,让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走进学...

  • 尊重理解学生

  • 理解学生(一)

    进入真实的教学中,很多老师面临的情况是,布置了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都无法按照预期完成。由于任务太过复杂,学生和家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解学生(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yl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