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土
多伦多依安大略湖而建,是个美丽的城市。多伦多的电视塔(CN TOWER)是城市的地标,因其曾是世界最高的建筑体而出名,可说是多伦多的形象大使,大部分来玩的游客都知道要去看电视塔。但有个隐形地标,却不大为人知。它就是哈里斯自来水厂,多伦多的四个 水厂之一,也是最大最宏伟的一个。不要说外地游客,大部分居民可能都不知道这个地方。不过在多伦多摄影界,大部分摄影师知道它,是拍婚纱的首选之地。
它不大为人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政府并不宣传它。不宣传则是为了公共安全的缘故。
它并不难找,位于主干道之一的维多利亚公园大道(Victoria Park Avenue)的最南端。我工作的水厂是湖心岛水厂,不过也经常会到这个水厂来参加培训或开会,跟厂里的大部分人都熟。 有朋友或亲人来多伦多,我都会带他们去哈里斯水厂周边逛逛。
虽然政府不宣传,但也不把它用铁丝网围起来,也没配固定的保安人员看护。整个水厂的厂区是对外开放的,附近的居民喜欢在厂区里晨跑、散步或遛狗。不过建筑的内部并不对外开放。水厂主控室的同事经常会看到有市民或游客从大门的玻璃往内窥探。好在每年5月的一个周末,水厂的内部也会向公众开放,让好奇的人们得以参观水厂的大部分角落,也可以向水厂的员工问他们想问的任何问题,并能得到耐心而专业的回答。
哈里斯水厂始建于1930年,于1941年完工,建筑的风格为古典欧式范,号称“净化之宫”。如宫殿般的建筑面向安大略湖建于一个山坡上,很有君临天下的气势。
刚进入厂区,会见到一大片比足球场还大的绿地。那绿地底下是水厂的重要设施之一,沉淀池(过滤前的工序)。哈里斯水厂的设计者出于节省建筑占地面积和美感方面的考虑,很多设施都是设计在地下的。
沉淀池和过滤车间(关土摄)顺便科普下自来水是怎么炼成的。
采用传统工艺的自来水厂的处理水的工序主要有:从水源抽水,絮凝剂添加(使水中的微颗粒粘结成粗颗粒),沉淀,过滤,加氯消毒,储水池,供水。说通俗点,自来水处理就是要把水中的脏东西除掉,使其看起来透明美观,然后再加微量的氯(或其他消毒方法)除去人眼看不见的病菌,这样人喝了不会生病。
再往前走,是哈里斯水厂最美的建筑。这建筑其实是过滤车间,里面有四十个过滤床,负责水处理的最重要的净化工序。水在过滤之后,要加氯消毒,消毒池建在过滤器的下部。
从过滤车间的正面看,像是一个长长的对称的城堡。城堡的正中间的城楼有个拱形大门。城楼有四层,内有主控室和实验室。城楼的两边各有二十个过滤床。进入大门,上个楼梯,会看到一条长长的高高的拱形走廊,走廊地板是大理石铺的。如果走廊两边挂上画,你可能会以为到了巴黎卢浮宫画廊呢。当然是没有画的,走廊两侧是玻璃,透过玻璃可以看到辛勤工作中的过滤床。
过滤车间正面(关土摄)过滤车间内部走廊,两侧是过滤床(同事李哥摄)
出了过滤车间,往坡下走,可以走S形的车道,或者操近路走坡上的楼梯。走到最底部,是水厂的另两个建筑。靠湖的建筑是水泵车间。内有原水泵和供水泵。一个负责从湖里抽水,一个负责把处理好的水送往居民区。
水泵车间的对面建筑里是维修车间和行政管理办公区。水泵车间的南边有观景平台。在那里,清晨可看日出,傍晚可看日落,白天则可观远处的白帆。逢重大节日,附近的公园有放烟花,观景平台是看烟花最好的地方。因为如果去公园看,人非常多,车也没地方停。
水泵车间和办公楼(同事李哥摄)观景台的西面有楼梯通到湖边的沙滩。沙滩很长,有两三公里,沙滩的南侧是湖,北侧建有一溜的别墅。慢慢地沿岸往西边走,听着湖用波浪发来的问候,呼吸着清新贻人的空气,欣赏着两边的风景,偶尔跟对面走来的人相视而笑,什么忧愁就都一扫而光。
有到多伦多来,一定要来这个神秘的“城堡”来看看,相信你不会失望。
哦,关于自来水处理或哈里斯水厂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湖边的沙滩(关土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