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微博终于被开刀了,热搜下线整改一星期。
网友纷纷用计数的方式,悼念这突如其来的分别。悼词的主要内容在于,不知道去哪里吃瓜,不知道有哪些瓜可以吃。




这种肉眼可见的焦虑感,挺滑稽。
微博作为国内最大社交平台,渐渐沦为娱乐圈明星刷流量的工具。
打开热搜,我们常常会发现哭笑不得的词条“XX眼妆”,“XXX哭了”,“XXX笑了”,“XXX和XX互撕”,“XX抽烟”。
难道娱乐到底的精神就是无聊致死?

更无聊的是,有这么多鲜活的人因为看不见这些而沮丧。
八舌君今天尝试讨论一下微博热搜的“四大害处”,请多多指教。
买热搜
如果把“热搜”看做是微博内部的搜索引擎。那么在资本时代,资本方砸钱买热搜,平台方赚场地费,本是一宗最正常的买卖。
问题是吃相。
七八十线的小明星,为了红,砸钱买热搜,可内容大多是没营养的自拍,炒CP。

然后在生态残酷的娱乐圈里,没作品的人看到别人上热搜,那叫一个着急,也砸钱买。
形成了一个坑害观众的闭环。
谁钱多,谁曝光率高—>谁曝光率高,谁商业价值高—>谁商业价值高,投资方就看中谁—>资方看中谁,谁就钱多。
周而复始。

新浪微博一看这么多金主人傻钱多,来者不拒。
导致实时热搜榜,排名前50里只有5条左右的民生新闻。
这到底是新浪微博,还是娱乐杂谈?
吃相难看不是罪过,但说一句助纣为虐也不为过。
撤热搜
你们可能会问,这不是和第一条相反吗?怎么也不对。
就是不对。
很多明星,机构的负面新闻,一经爆出,可以说是吃瓜群众的狂欢。
这些凭“真本事”上的热搜,反而会由于事故方有钱有势,强行用手段将搜索词条撤下热搜。

比如当时薛之谦被李雨桐发文吊打的时候,热搜上是看不到“薛之谦”的。
这是不是正义举动,大家心中自然有数。
从媒体的角度来说,公正公开的报道事件,是底限。

微博这种欲盖弥彰的行为,挺缺德。
任何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都在无限接近灭亡,万一哪天微博真的被玩死了,墓志铭刻的难道是:实时热搜?
网络暴力
从“热搜”这个词本身来看,就有放大镜的功能。所有在热搜上的事情和当事人,都会被放大,并且快速传递到用户终端。
问题是,传递渠道的过滤手段不足。
我们受到热搜的波及,再回馈于热搜,效率满分,真实性和责任感零分。
比如轰动一时的“江歌案”,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时候,众多揣摩和杜撰的报道,被归入热搜,为舆论推波助澜。
我记得一开始大家都是包含悲愤和泪水去支持江歌母亲的。
但是热搜过了之后呢?请问当时在死刑请愿上签名的正义之士,有多久没有关注这件事情?又有多少人,变成了在江歌母亲微博下进行人身攻击的无耻之徒?

说到网络暴力,还想提一下当年“乔**”事件。
网络人士对于死因的无端臆测,完全没有尊重可言。
以前大家看纸质杂志,都是纸媒,口口相传,很难传到当事人那里。
如今有了热搜,直接更粗暴,当事人不知道我是谁,我却有机会把评论展示给当事人看。
人人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去直接点评某个事件,甚至不需要了解事件的根本,就指指点点,导致什么结果无所谓。

疏离朋友
当初大家注册微博,动机是什么?
微博的页面更简单,可以直接关注明星偶像,可以偷偷去看暗恋对象,并且没有像人人网和开心网那样有谁来浏览过的痕迹。

现在呢?
“热搜”的功能分散了我们对亲朋好友的关注,八卦和营销号变成微博主流。
离开“热搜”的这几天,如果你感觉无所适从,并不是坏事。
对此所产生的焦虑,正是提醒我们应该关注身边人身边事的信号。
时不时查看热搜,从而多一些茶余饭后的八卦谈资或许无伤大雅,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做法对我们充实精神世界没有帮助。
相比不断和朋友胡扯那些没营养的娱乐八卦,真真切切去关心朋友最近在忙活什么,显然是后者更酷。
热搜会回来的,但希望不要带走你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