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园诗话》辩误(1)

《随园诗话》辩误(1)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4-04-02 21:07 被阅读0次

【原书卷一·五】

落第诗,唐人极多。本朝程鱼门云:“也应有泪流知己,只觉无颜对俗人。”陈梅岑云:“得原有命他休问,壮不如人后可知。”家香亭云:“共说文章原有价,若论侥幸岂无人?”又云:“愁看僮仆凄凉色,怕读亲朋慰藉书。”王菊庄云:“亲朋共怅登程日,乡里先传下第名。”皆可与唐人颉颃。然读姚武功云:“须凿燕然山上石,《登科记》里是闲名。”则爽然若失矣。读唐青臣云:“不第远归来,妻子色不喜。黄犬恰有情,当门卧摇尾。”则吃吃笑不休矣!其他如:“不辞更写公卿卷,恰是难修骨肉书。”“失意雅不惬,见花如见仇。路逢白面郎,醉簪花满头。”“枉坐公车行万里,譬如闲看华山来。”“乡连南渡思菰米,泪滴东风避杏花。”俱妙。

【辩误】

原书标点“唐青臣”用了人名号,但历代诗人中未见其人。所引的诗“不第远归来,妻子色不喜。黄犬恰有情,当门卧摇尾。”与唐代诗人潘图的作品《末秋到家》内容基本雷同:“归来无所利,骨肉亦不喜。黄犬却有情,当门卧摇尾。”另,该条诗话上文已经引用了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从行文惯例而言,下面的引文也应该是唐代作品才合适。故此,笔者认为,原书标点错误了,将“唐朝”的“唐”字理解为姓氏了。但不知袁枚为何将“潘图”错讹成了“青臣”。

相关文章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明清之际人物Ⅱ陈长卿——刻书家

    1、《随园诗话》记载 2、刘理保《古代刻书家陈长卿小考》 3、释今身《送陈长卿还闽》 1、《随园诗话》记载 陈长卿...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随园诗话(1)

    《湖上》湖中的云朵笼罩着岸边的树木,山雨下来像烟雾一样。《过陕》人家都在山腰上挖土成穴而居,车马都从屋上面过往...

  • 徐州竹林寺独臂韦驮菩萨传奇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襄勤伯鄂公容安,好吟诗,如有宿悟。《竹林寺》云:“初地相逢人似...

  • 读一条120字的诗话,8个人物5个典故,累!(上)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7) 《随园诗话》原文:李尚书雍熙学道,散遣歌姬。王西樵责以诗云:“听歌曾入忘忧界,不应忽缚...

  •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1)

    浅析《随园诗话》里的两副菜圃对联 《随园诗话》卷一载: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 ...

  • 随园诗话

    余十二岁,受王交河先生兰生知,入学;十五岁,受李安溪先生清植知,补增;十九岁,受帅兰皋先生念祖知,食饩。感知己之恩...

  • 随园札记•序

    《随园诗话》是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随园诗话》所论及的,从诗人的...

  • 硬读《随园诗话》(1)

    为了强迫自己好好读书,不再是随手一翻、随手一丢,今天报名参加了《简书》日更计划。希望用这样的方法来改掉以前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园诗话》辩误(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gw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