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哲思
《天黑以后》观后感

《天黑以后》观后感

作者: 陈戈多 | 来源:发表于2019-05-15 06:10 被阅读0次

    可能因为是在这个时间看完了这本书,所以我会说这一定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书。迷之自信的影响。至于影响究竟是什么嘛,等我落实行动以后再说。(说来也好笑,这本书是我上个月书香节为了凑单盲买的,因为之前看到喜欢的公众号的招聘海报,里面的要求之一就是看过村上春树的书,于是我就很好奇他的书了。再加上我经常熬夜,我喜欢黑夜,我觉得只有在黑夜我才真的属于我自己,所以因为这个名字就买了。)

    作者将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早上六点这七个小时所发生的事情写成了这部小说,光凭这一点我就要感叹n句牛逼了。因为这一点,我们也可以想象这部小说的描写究竟有多细腻。网上说这是村上的风格,我第一次看他的书,看到那些细腻的描写时还是不由自主感叹:这个人得有多么细心才会写出这样的文字呢?

    将一些古往今来一直存在的人类的困惑以及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各色各样的问题,融合到各个人物之间的谈话讨论中慢慢道来,我觉得这是这本书最牛逼的一个地方。独白很普通,对话却特别有深意,让人感觉每一个人物的身体里都住着一个残缺的自己。

    1,人生选择

    高桥给玛丽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那是一个关于三兄弟人生选择的故事,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就算是亲兄弟,也会长成完全不同的人。

    我开头只觉得这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只是高桥和玛丽在闲谈,但是到了后半部分才突然意识到那是作者从开头就埋下的伏笔,因为后半部分主要讲到了家庭关系,玛丽和姐姐各种各样的不同。这个时候我就又在感叹作者牛逼了,我读过最牛逼的伏笔。

    关于人生选择这一点,我想把那个19岁中国少女的故事也归类到这里。玛丽和那个中国少女都是19岁,我现在也正好19岁,所以我对那个中国少女印象深刻,对玛丽感到亲切。

    19岁的中国少女不知道为何去到了日本卖淫,或许是生活所迫或许是单纯被骗,总之那肯定不是她内心想做的事情。玛丽后来和高桥说,她很想和那个女孩做朋友,因为她觉得她们一定能够成为好朋友。但是玛丽望而却步,始终没有尝试去接近中国女孩。

    玛丽是个读书人,中国女孩是卖淫的。并不是说歧视,而是当两个人的追求不同时,就算双方对对方有再强的吸引,她们的价值观始终会有很大的偏差。所以才会有很多人说,三观决定能不能做朋友。

    有时候觉得这样的事情挺无奈的,因为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朋友,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很吸引自己的人,但是却因为一些外界因素不得不停止接近的脚步。近在眼前却不得不选择远离,然后继续自己孤独的人生。

    2,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大概是2019年大家都提得很多的一个词语,可能因为一些影视剧的影响,从《都挺好》到最近上映的电影《何以为家》,让原生家庭成了一个热词。

    高桥的原生家庭几乎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但高桥是个非常积极乐观的人,所以我还挺喜欢这个人物。再加上他很喜欢说话,所以我还挺喜欢的,因为我喜欢听故事。

    高桥说过一句话,让我想起了特别难过的事情。高桥说:“一个人一生中只要做过一次孤儿,那他到死都是孤儿。”

    我看书时觉得高桥已经很惨了,但当我会想起我家的各种事情时,当我回顾起我的童年时,我突然发现在我生活中、我的家人里,有一个比高桥还要惨的人,那个人就是我的弟弟,一个从来不叫我姐姐的弟弟。(我家是大家庭,各种各样的事情超级复杂,我觉得我家各种事情可以写好几部小说了)

    那是一个小我一岁的弟弟。在我小堂弟出生以前,他是我唯一的弟弟。但他从来不在我家出现。

    我的二伯、他的父亲失踪了快15.年了。我都不好意思说他有父亲。几年前二伯打过电话回家,但最近几年又没了联系,他也没有告诉过我们他的电话号码。但或许,没联系的这几年已经死了也说不定。

    这15年间。有人说二伯犯了法,坐了牢;有人说二伯得罪了人,被黑社会割了耳朵;有人说二伯榜上了打款,被人包养……从小到大我听过各种版本,但我对那些全部全部噗之以鼻,我只觉得我弟很可怜。

    他的亲生母亲整日打牌。我爸尽力帮助着他,给他弄了一个贫困户,每个月有几百块钱,但一般急用才给他。但有好几次把钱给他之后,钱全被他妈给输了。

    他有一个很疼他的外婆,小学四年级以前他都和外婆住在一起。但那一年的冬天,他外婆死了。

    我们去参加他外婆的葬礼,他饿着肚子,妈妈去厨房打了一碗饭叫他吃,我正好在他对面吃饭。妈妈说:“这是姐姐。”

    他从不叫我姐姐,也从不叫我妈婶婶。需要找我爸要钱时会叫叔叔。

    后来听小姑说,每次在赶集在镇的街上看到他,他就开心地叫姑妈,然后说:“我想买那一把玩具枪,你可以给我买吗?”

    15岁初中毕业之后,出去打工了。

    过年回家和我爸去银行取钱,我爸说那是你弟弟的钱,他家房子塌了,新建了一栋,这是政府补贴的。

    我弟还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因为参加殴打事件进过少管所,没几天有人托关系把他保出来了。19岁没结婚,好像和一个17岁的女孩已经生了孩子。

    我小时候在奶奶的房间烤火、往炭盆里烤橘子时,见过他一次,长得很凶,似乎还和我们抢烤橘子吃。那天,是他刚被保出来。

    今年,我要20岁了,我弟也要19岁了。有时我会害怕。

    我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他了,只是有时放假回家了会从我爸嘴里听说他的一些事情。只是每次想到这个就觉得很难过,因为小时候奶奶还在的时候,奶奶经常抱着我们喂我们吃饭,我和弟弟是吃同一碗饭长大的。那已经是2003年的事情了,我记事早,家里过去各种好的不好的我都记得。或许那个时候我弟叫过我姐姐,但是唯独对这个又印象模糊。

    而我当我想起这些时,我可以说这个世界上很多很多悲伤的故事不止是故事,绝大部分是真的有在发生过的。另外的大部分人,真的算是很幸福了。

    我的家庭比较特殊,是复合家庭。我和我姐姐是同母异父,但是我家非常非常幸福,我爸对我姐、我姐对我都很好。我爸和我妈是很美好很努力的人,竭尽全力把最好的给我们。我对这一点一直觉得很幸运。

    这是我最近时常感叹自己很幸福的原因之一,因为我学会了真正的知足。

    3,家庭关系

    在玛丽的记忆中,她与姐姐从来都是保持距离的。爱丽长得漂亮从小到大被人追捧,自己相貌平平只能拼命努力学习。她觉得她的爸爸妈妈也不在意自己,我无法准确地说出玛丽的父母到底是一种。但是我始终相信,她们的父母一定也是爱着玛丽的,只是用错了方式,所以玛丽可能感受不到。

    玛丽和爱丽的关系很奇怪,明明是一对亲姐妹,但是从小就保持着距离。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亲情关系应该还不少,但实际上双方都不曾真正讨厌对方,只是因为某些因素所以一直不太亲密。

    玛丽问高桥:“可是,在保持恰当距离的同时,人和人是可以维持亲密关系的吧?”
    高桥这样回答她:“当然可以做到。不过,一个人以为是恰当的距离,在另一个看来却有点长,这样的情况只怕也有。”

    你所认为的一切都是你所认为的,你的想法皆来自于你的主观。

    玛丽在结尾与姐姐拥抱时,我被那一段感动了。我懂玛丽流泪的原因,因为玛丽到最后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与姐姐的关系原本可以一直就很亲密的,却因为心里的一些芥蒂与姐姐保持距离。当她看到“不正常”的姐姐时,她有愧疚,她大概觉得导致姐姐“不正常”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

    好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当一件事情是理所当然就会发生的时,我们并不会感到难过,因为原本就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当一件事情是意外时,人们就会觉得不可思议觉得难过觉得遗憾,因为自己完全没有准备好。

    比如,如果今天天气预报说要下雨,并且真的下雨了,我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我可以接受;但是如果原本天气预报说天晴,我出门正好没带伞又正好下了雨,那我肯定要骂这个老天太任性才能解气。

    比如,你和一个你很喜欢的女孩恋爱了,你们的关系一直很好,你甚至做好了和她结婚的准备,你们计划过无数次未来,但是有一天她突然离开了你,那你肯定会很难过。可是如果一开始女孩就说我随时可能离开你,你仍然会难过,但那些难过一定不会像前者那样强烈。

    所以我很喜欢在微博看到的一句话是——“做好了孤独终老的准备,其他的权当是赚到了。 ”

    4,每个人的秘密

    书衣上印着这样一段话:“归根结底,主题是在讲述每个人怀有的秘密,不能诉说的秘密,不能谈论到秘密……那种怀有不能谈论秘密的悲哀,他人无法拭去,能做到的唯有悄悄坐在一旁。这才是村上春树独特的主题、旋律与哲学。”

    性格孤傲但讨喜的玛丽、原生家庭悲惨但极其阳光的高桥、19岁在日本卖淫的中国少女、漂亮高傲却沉睡两个月的姐姐、情人旅馆的经理  退役运动员小薰、在全国大逃亡的情人旅馆服务员蟋蟀……

    这一个个极具特点的角色构成了这本书的独特。

    但是每个人都像配角,每个人又都像故事的主角。大概是因为每个人的故事都太特别。

    说到底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个独是“独一无二”的独。再平凡的人都有独一无二的特别的故事或心情。

    朋友称我为收音机,因为我喜欢听各种各样的故事。只要别人愿意说,我就会愿意听。当然,必须是我不反感的东西。

    以前很多人跟我说“你是懂我的”,我以前也觉得我怎么会明白那么多人的心思呢,我以为是因为我和别人像。后来突然发现,只不过是因为我愿意倾听而已。

    任何人只要愿意与另一个人说些什么话,那这两个人基本都会有达成共识的地方,这就造成了“其实你很懂我”的假象,而实际上真正懂自己的人少之又少。

    我遇到过的诉说者大部分只停留一夜,所以我和那些人也不存在“越了解越不了解”这件事,于是我在别人心里大部分时候是一个“我们有点像”的形象。

    我问陌生人,为什么你愿意将这样隐私的东西告诉我。很多人说因为我们不认识所以才愿意都和你说。

    一方面我不会泄露秘密,一方面我对这个人的认识是不会带着主观意识评判的。

    这是大部分人愿意和陌生人诉说心事的原因。也是高桥和玛丽能够一直聊天、小薰愿意告诉玛丽她的过去过去、蟋蟀和玛丽讲起自己的秘密……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所以我还是总在玛丽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们都不反感别人和自己讲故事,并且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顺便说一说自己藏在黑暗中的心事。


    真的太会写了,对环境对各种细节的描写、善用形象生动比喻……我是目瞪口呆的,原谅我不会表达。

    “深吸一口气,让新鲜空气充满肺叶。”

    “他的双肩偶尔伴随着呼吸悄然起伏,就像清晨在波澜不惊的水面上飘荡的一叶无人小舟。”

    “但很喜欢旧唱片套的气味,还有唱针落在盘面上的吱吱声。”

    “我们均以相同的速度,被运向时间的下游。”

    “就和小学生暑假作业里写的牵牛花观察日记一样。”

    “那大约是意识的胎动。”

    “思维的波浪起伏摇曳。”

    “然而传入耳中的只有连绵不断的沉默的回音。”

    “被吸入四壁的沉默与霉菌的气味,向她也向我们暗示着这时间的流逝。”

    “黄色旅游鞋踏在枯叶上发出干燥的声音。”

    ……

    读完这些,我再一次深刻反醒我要更加认真地观察世界、感受生活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黑以后》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qu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