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以下的经历?
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你曾学习过时间管理的课程,也曾按计划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但还是无法过上自己心目中的快乐、高效的生活。
你尝试过好多次减肥,可每次坚持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体重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生活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不顺心的事情,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事关系,令你很是抓狂。
如何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过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呢?
遵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的七个习惯,你便可以找到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享誉全球的史蒂芬·柯维博士,他被誉为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人类潜能导师”、“最具有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
他曾经指导过数位美国总统,全球各行各业的精英都深受其思想的启发。
史蒂芬·柯维在工作中发现很多人都在与自己的内心斗争,期望能过上高效而协调的生活。
于是,他梳理了高效人士的几个准则,花了三十年的时间,将其整合分析,实践、传授,最后,提炼、完善,形成了这本书。
这本书自1989年出版以来,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长达30年,影响着数亿人打造卓有成效的人生。
与以往的成功论书籍不同,这本书讲述的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
书中的准则其实广为人知,那么,这本书还有什么看点呢?
史蒂芬·柯维在书中运用了许多实例,给我们提出了“七个习惯”的建议,同时,给出了“付诸行动”的方案,书中每个章节都列出了实践训练题。
这更像是一本行动指南书。跟着史蒂芬·柯维的思维走,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01 改变自我思维
回到开头的场景,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总感觉到各种不顺心呢?
史蒂芬·柯维给我们分享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
他有一个儿子学习成绩很差,打棒球时,笨手笨脚,常遭受别人的嘲笑。
史蒂芬·柯维夫妇一直鼓励着儿子,只要儿子稍有进步,他们便大加赞扬。当有人嘲笑儿子时,他们便斥责他,试图保护儿子免受嘲笑。
然而,不管史蒂芬·柯维夫妇付出多大的努力,儿子还是无法改变这种现状,甚至,对自己彻底失去信心。
史蒂芬·柯维夫妇心急如焚,他们没想到所做的一切,反而伤害了儿子的自尊心。
后来,史蒂芬·柯维认识到问题出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上。
经过反省,史蒂芬·柯维才察觉到自己言不由衷,表面上鼓励、肯定儿子,内心深处却觉得儿子确实能力有所缺陷。
他们所谓的关爱行动,其实是告诉儿子:“你不行,你需要父母的保护。”
反省过后,史蒂芬·柯维夫妇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不再拿儿子与别人比较,不再给儿子施加压力。
而是心平气和地欣赏儿子的优点,相信他自己能应对各种挑战,也不急于保护他免受外界的嘲笑。
结果,他们的儿子渐渐有了自信,也开始肯定了自我的价值。最终,实现了自我突破,在各个方面表现得相当出色。
在孩子的教育上,很多时候,我们不自不觉地要求孩子按照我们设定的轨迹走。
当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时,我们便觉得孩子有问题,带着担心的眼光看待孩子,试图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孩子。
结果,却起着反效果,孩子更走向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方向。
史蒂芬·柯维说:“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只有改变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让生活顺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
02打造平衡效能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故事,有一农夫在鹅圈里发现了一个金蛋,刚开始,他以为是别人恶作剧,要将其扔掉。
后来,经验证,这个金蛋是纯金的,农夫很是高兴。农夫每天到鹅圈里捡金蛋,幻想着自己成为大富翁。
但一天天捡,贪婪的农夫觉得太慢了。于是,他将鹅杀死,期望能拿出所有的金蛋,一夜致富。
谁知打开一看,鹅肚子里没有金蛋。结果,鹅死掉了,农夫再也得不到金蛋。
史蒂芬·柯维通过这个故事,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效能”定义。效能就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金蛋便是产出,而鹅便是产能。急功近利,结果什么都没能得到。
这个观念与林伟贤老师的Money & You课程精髓不谋而合。金蛋就是钱,鹅就是你的内心。
仅仅拥有财富,而你的精神世界匮乏,那么,你仅仅是属于富中之贫。如果精神世界贫穷到走向极端,即品德败坏,最终将会沦为穷中之贫。
曾看过多部警示片,很多人曾经名利双收,但不满足于现状,于是,伸出贪婪的双手。
最终,锒铛入狱,看着四周空荡荡的墙,与家人隔离,流下了悔恨的眼泪,心想着:“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这就是典型的产出、产能失衡的例子,为了能得到更多的金蛋,结果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
当然,仅有少部分人会落到如此的下场。我们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容易陷入失衡的状态。
比如,为了完成工作而熬夜,第二天身体不适,工作与健康出现失衡的状态。
其实,我们早点睡觉,第二天早起,更能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但事业心重的人,往往觉得工作没完成,就睡不着觉,而让自己逐步走向失衡的状态。
又比如,开了间公司,但总是找不到令你满意的员工,总觉得员工不称职。
其实,是你总以金蛋的思维对待员工,期望员工多为你工作,而没有考虑如何激发员工的热情和潜能。
正如史蒂芬·柯维所说,产出与产能平衡是人生的灯塔。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只有时常注意这种平衡,才能走向富中之富的幸福人生。
03 掌控七个习惯逻辑关系
基于思维模式和效能模式,史蒂芬·柯维梳理出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
初稿完成后,史蒂芬·柯维察觉七个习惯的顺序搞错了,他思考了一番,按照人类成熟程度的逻辑,重新书写。
这七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纵效、不断更新。
史蒂芬·柯维认为七个习惯的顺序很重要,只有打造个人领域的好习惯,才能获得公众领域的成功。
就像前面所举的例子,个人品德败坏,就算与众人打交道的习惯养成了,最终也会化为乌有。
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是打造个人领域的好习惯,也是锤炼自我素质,让自己由内到外发生改变的秘诀。
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纵效是打造公众领域成功的好习惯。
在运用这三个习惯前,要先审视一下自己的动机,只有动机对了,这三个好习惯才能真正的助你走向成功之道。
最后一个好习惯“不断更新”,是让你持续进步的秘诀。
就如同我们开车,一味的前行,却没发现车没油了,最终,不得不将车停在半路。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油,你才能走得更远。
史蒂芬·柯维建议在阅读此书时,改以老师的角色阅读此书。
看完此书,在48小时之内复述或分享此书,将会加深对书知识的理解。同时,会有意外的收获,你会发现在分享时,你的心态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写到最后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值得我们细细回味,更需要我们用行动去践行。
几个月前,我听到别人介绍这本书,觉得值得一看,便购买囤在家中,一直没打开看。
最近翻开一看,很是后悔,后悔我怎么不早点阅读此书,或许我的人生将会早点发生改变。
如果你也购买了此书,一定要及时并经常阅读。
让我们一起翻开此书,遵循书中的行动指南,践行每一个习惯,实现由内向外真正的改变!
齐帆齐2021年9月年度写作品牌IP特训营第35篇,2731字数,共累积48916字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