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意:
林放问什么是礼仪制度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礼,与其一味的寻求奢侈,不如节俭些;办理丧事,与其在仪式上办理得妥帖,不如内心真正悲伤。”
延续上一章的问题,礼的内在表现形式,本章做了进一步的诠释,强调内容大于形式的道理。礼的本质是反映人的内在情感与美德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因此,不必一味地铺张浪费只为了面子好看,节俭才是根本。丧事不用安排得细致周全,真心的哀悼就已经很好了。
大道至简,真诚才是礼最本质的表现,遵从内心,宁俭,宁戚,明白奢华不如简单简约的道理,明了细致的安排不如真心诚意的悲伤更能愐怀故人。俭朴与态度,遵照这两个原则,其实无论贵贱贫富,都可以做到礼节上的要求,关键在于尊重的态度。反过来讲,就是礼是适用于所有人的。
在人际关系中,做到尊重对方,和平相处,就是符合于礼的。但如果是一方刻意欺侮、炫耀、看不起另一方,那么就是不合乎礼仪的要求的。越是大人物,越平易近人,越有大胸怀,越懂得礼的内涵与本质。
因而钱穆评曰:礼有内心,有外物,有文有质。内心为质为本,外物为文为末。林放殆鉴于世之为礼者,竞务虚文,灭实质,故问礼之本。然礼贵得中,本末兼尽。
而对于这位鲁人林放的问题,因为抓住了问题的核心,而且清楚明白地问出来,孔子也很高兴面对这样的问题,可见圣人遇到了对脾气的问题,问到自己心里的问题,语气里还是表现兴奋的,“大哉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