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5日5:20,李咏去世。
和所有不幸离世的名人一样,紧接着,各大社交媒体又是一波霸屏,人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哀悼”。
最后,在一封“李咏写给妻女的信”中,再次不约而同达成一种共同的珍贵感悟: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且行且珍惜。
在为这个现实中重复了无数遍的故事画上了一个句号后,人们匆匆散去,又照常不变的继续忙着各自的事情去了,仿佛一切都没发生,当涟漪再次回归平静,了无痕迹。
人们等待着下一个“李咏”的再次出现,再次哀悼,再次感悟,再次平静,就像一种仪式,不约而同,却井然有序。
我想,倘若人们真的能从别人的不幸中学到什么,从而让自己的生活发生些积极的变化,这绝对是一件幸事,可惜,事实并不是这样,人们的“珍惜”只是用来说的。
人们普遍有一种“幻觉”:
如果我目前很好,那么,那些不幸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意外都是别人的。
比如,疾病突然降临,事业突然破产,婚姻突遭重创等等。人就是这样的矛盾体:一方面,相信生活无常,世事难料,另一方面,又觉得那不可能是自己。为什么呢?表面看,原因也简单:存在侥幸心理。可是,再往下看,往深了看,不难发现,真相是:恐惧。
不敢面对的恐惧是人们自欺欺人,不断自我慰藉的更深层次原因。
很少有人深入的想过,李咏的不幸若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会是什么样子?一切将会是什么样子?
虽然这个念头可能在很多人脑海曾一闪而过,但却被人们以更快的速度瞬间掐灭,因为太可怕了,就连单纯的想想都怕,不想了,不能再想了,不敢再想了。于是乎,当有一天,不幸真的突然到来,人们便完全傻眼了,接下来的情景更不难想象。
但现实就是现实,它不会因为你不相信就不会发生,更不会因为你不敢面对就对你网开一面。意外和不幸,某种意义上,具有随机性,随机性的意思就是说,它有一天也可能降临到我们头上,这和我们看到的降临到别人头上完全没有任何两样。
那该怎么办呢?怎么面对生活的无常,命运的捉弄呢?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当意外降临时,最先奔溃的是最乐观的人。
这也好理解,最乐观的人,心里落差最大,感受到的打击最大,伤害自然也最深。但再仔细琢磨下,更接近现实的说法可能是这样的:
最先奔溃的,是那些没有做最坏心理准备的盲目的乐观者。
如果我们真的相信“自己的人生无常","自己的世事难料",进而做好准备,至少是心理准备,那我们就再也不会是那个被命运伤害最深的人了。
而这种思想就是斯多葛思想,来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思想流派——斯多葛学派。
这个学派有两点重要的思想,对于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有重大的借鉴意义,首先,它认为,
人们必须考虑到事情的最坏结果,任何结果的发生都是理性的,也必须理性接受。
也就是,我们必须实事求是的看待所有的事情,而不是要求它符合自己的期待,尽量头脑清晰的评估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便承受任何打击。
所以,我们平日里不妨对很多重要的事情,做下最坏的设想,想象下,如果有一天我们所有珍视的一切,如,生命,事业,爱情,婚姻,家庭等等都失去时,我们应该怎么面对,怎么看待,怎么办。
反复的想,反复的想,反复的想。
之后,我们可能会惊奇的发现,对很多东西,我们不再那么害怕了,对很多本难以接受的结果也都能更坦然的面对了。这大概就是哲人们所说的“向死而生”。我们正在不断逼近一种前人所终生期盼到达的境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美国哲学教授马西莫·皮柳奇对此有个很直观的说法,“有好事发生,自然高兴,但不沉溺其中;有坏事出现,也坦然接受。你会心平气和,以一定的抽离感审视自己的生活”。为此,他还出版了一本书—《如何成为斯多葛》。
其次,斯多葛思想认为,
所有的事情都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部分。对于不可控的部分,我们大可置之不理,对于可控的部分,我们必须积极行动。
比如,
改变不了考试失败的事实,但我们可以更加努力学习以迎接下一次考试更好的发挥。
改变不了工作上重大失误的事实,但我们可以吸取教训下次交出一份更好的成绩。
改变不了婚姻失败的事实,但我们可以趁机努力成长以配得上下一个更好的伴侣。
这一点,霍利德有精辟的解说,
“将可控范围内外的事物加以区分,我们就可以更潜心投入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
总之,总是接受事实,总是更积极的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只有真正的改变,我们才能真正的变得更好。
永远做最坏的设想,专注能改变的,尽最大的努力,并坦然接受任何结果。
这大概就是斯多葛给我们指明的如何面对人生起伏过好这一生最大的启示了。
突然想起,06年韩雪在ted演讲上所做的演讲—《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她说,
“我是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永远做最好的准备,接受最坏的结果。”
细细想来,这种朴素的思想,真是一种伟大的洞见。
人生苦难重重,变化无常,怎么样,
不妨,做个斯多葛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