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耳顺

作者: River吕小布 | 来源:发表于2020-04-20 17:27 被阅读0次

    孔子年过古稀,在60岁的时候,他一直在为着他的政治理想而奔波着。

    以前他路过一处土地,土地上有一名隐士,那个隐世对孔子劝说:“凤凰!凤凰,为什么道德衰弱了?以前的事情不可以改变,算了算了,已如今的天下,现在连当官都十分危险了。”

    那个隐世说的其实十分正确,以自身利益来说,避世是最好的选择,乱世中官场是最可怕的地方,吞人不吐骨头,礼乐道德崩坏,以前的也改不了,在这样的现在避世才是最好的选择,明哲保身。

    那时的孔子经过很多的磨难,而且他也认知到了,很难做到,可他又为什么没有避世呢?孔子他的才华永目共赌,那个影视也十分的惋惜,他认可孔子,但是认为孔子的时机不对,于是此时他就需要选择了,到底是明哲保身呢?还是会泽天下?最后孔子它遵从了本心,遵从他所谓的天道。,这是他选择的道路。

    子路与孔子走散了,这时他碰到了两个隐士一个叫长沮另一个叫桀溺,于是子路问路,可这时他们两人反而问他是不是跟孔子是的弟子?子路回答是,这时他们两人又说孔子已经知道路该怎么走了,这句话咋听起来令人莫名其妙,于是孔子连忙问他们两人此话何意?他们两人说,你是孔门的弟子吧?此时天下大乱,就如同天灾一样,不可阻止,没人可以改变,居然无法改变,那为什么还要改变呢?很明显的无为思想,说完就继续发呆去,子路最后找到了孔子,还把这句话给孔子说了,孔子回答,我们是群居的社会,不与鸟兽同居,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跟你做这样周游列国。这是很典型的有为思想。

    有为无为有什么区别?一个修内身,一个修外,一个认为天不可逆,要顺天,看淡一切,一个认为天下太平才是最重要的,要惠泽天下,两个完全相反的思想,但又有异曲同工之处。长沮桀溺,两人明显是道家思想,而孔子呢?是儒家思想,这是什么证明的呢?最后那一句,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跟你做这样周游列国这是最好的证据。

    这一天子路又再一次跟不上孔子了!遇见了一位荷莜丈人,于是问你看见我加老师了么?那个荷莜丈人,说我在这里耕地,哪个是你夫子呀?子路跑了半天,再一次追到了孔子,把这事跟孔子说了,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此时孔子赶紧跑过去,想找那个隐士,可是隐士早都走了,而这是孔子说,唉,我早都知道我的道行不通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心中的执念推行道义。

    孔子他明白理解隐士们的追求,但孔子他并没有做出改变,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他只会一直坚持下去。

    其实在那个时期的孔门就已经给别人一种十分深刻的印象,那种印象就是明明知道会失败,但还一直坚持,而且这种想法波及甚广,连个守门人都知道,或许已经成为了饭后谈资。

    那时的孔子能理解别人话所讲的意思,能够理解。,但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没有去实施,还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这就是耳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耳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xj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