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黄巾起义,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张角。
当年,正当汉灵帝还在为选太子发愁,不知道自己死后让谁继承自己的江山的时候,有人想替他“决定”了。
第一个跳出来的是许生,他在句章这个地方聚众起义,由于汉灵帝的昏庸统治,老百姓深处水深火热之中,所以短短一段时间,跟随许生一起造反的民众就有一万多人。
但是太过招摇,犯了当年陈胜吴广的错误——操之过急,过早称帝,他称自己为“阳明皇帝”,与朝廷对立,果不其然,这股起义的火苗还没烧旺,就被朝廷灭了……
虽然这次农民起义持续时间短并且以失败告终,但是给后人留下了火种,让后来人能够有所借鉴。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96700/5e7c19d3fa91c07b.jpg)
后来人当中,最有“创业”头脑的,当属张角。
在三国历史中,张角刚刚出场时也不过是个熟读经书的书生而已,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到中央去谋一份差事,要真是如此,恐怕东汉的这场黄巾风暴就不会那么早刮来。
现实中也正如我们所知,汉灵帝的腐败,让张角彻底失去了希望。
所以他就下定决心:你让我找不到工作,那我就自己创业当老板,然后兼并你,吃掉你,你让我颓废是吧,那我就让你彻底报废。
于是说干就干,张角的创业故事就要开始了。
此处插一段,张角之所以敢有这样的“痴心妄想”,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有了理论依据和坚实靠背,而这两样东西都离不开一个人——白胡子老头于吉,于吉给了他一本书《太平清领书》,于是举一反三,自己创立了一个门派:太平道,而其根本来源是黄老思想,也就是道家思想,那个“黄”字不过是为了树立权威而已——作用和“吃饱了以后就不会饿。——鲁迅”的作用一样。
有了理论基础以后,张角就打算出道了,于是叫上自己的两个兄弟做自己的“经纪人”,以黄老思想做为宗教信仰,自立为“大贤良师”,立志要把太平道发扬光大。
要说张角出身平寒吧,也饱读诗书,等到打算“创业”的时候,发现他还真是不简单的一人。
有了初步构想之后,张角吸取了前人的失败教训,并不急于立刻谋反,而是静下心来,细细地做了一番策划,并执行得还不错。
而他的这创业书,非常精细和完整,要拿到今天来比一比,也绝对是一份优秀的营销策划案。
甚至,当下很多企业虚心下来,好好研究研究这份企划书也是绝对受益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96700/e95cf2da2e6b181d.jpg)
那他的这份策划案又是如何规划的呢?
第一,加强宣传,开拓市场。
当时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于是张角利用天下瘟疫横行的时局,充分应用太平道的医术特长免费为穷苦老百姓医诊。
在那个时候,生病治不好,那么只有死路一条了,而此时出现了一个救死扶伤的好人,重点是不要钱,还给你饭吃,大家当然选择跟着他干。
这种宣传方式极为有效,人民很喜欢,太平道短时间内得到了大量粉丝支持,随着跟随者越来越多,他们迅速开阔了大半个中国的市场。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96700/350d67c611e7039f.jpg)
第二,划分区域,开连锁店。
我们都知道,当公司壮大起来之后,不可能还挤在狭小的一间房子里,而是拓展分公司,把公司开成连锁店,把小公司开成大公司。这一点,几千年前的张角就掌握了。
当时因为太平道的信徒粉丝太多了,短短几个月,人数一下就窜到几十万人,战线太长了不好管理。如果不对人员细化管理和有效组织那必定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前人吃过的亏可不能再吃了。所以张角根据实际情况分设了三十六坊每一坊设一名渠帅管理和宣传。划分区域,分工管理,效率十分高,成效十分明显。
第三,发展企业文化,让员工拥有归属感。
每一个企业,都应该讲究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十分重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载体,文化能让个国家个民族充满凝聚力和自豪感,这也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
这一点,不论是在企业或是团队,亦或是其他领域都是相通的。
而在黄巾起义的企划书中,张角就很重视这一点,即:以道教思想为宣传主题,对广大信徒进行思想控制,就像各个公司的企业宣传文化一样,统一思想同一目标,齐头并进,一路向前。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96700/ab1134e0fac59d87.jpg)
第四,统一服饰,营造特色。
在茫茫的创业海洋中,如何才能保持竞争力呢?
——如果别人卖什么你就卖什么,那将很难有出头的日子。
即:拥有特色——是十分重要的一点,这能让你的公司更具有竞争力,这一点,早被一千多年前的张角给算到了。
——他捻指一算:刘汉集团是火命,按五行来看什么克火呀当然土呀,土是什么颜色呀!黄色呀!于是将自己的军队颜色打扮成黄色,每个人都带上黄巾,于是人们都称之为:黄巾军。如此一来,不但赋予了自家士兵一种神秘的使命感,同时一下子分清了敌我之间的颜色。
第五, 统一口号,有纲有领。
有了公司,加强了宣传,统一了服饰,也营造了自己的文化氛围,说到底,还是差那么一点儿。
差一句口号,各位看官可别小看了这口号的威力,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每支队伍都有自己的口号——或是篮球队,或是社团,亦或是公司企业,一句口号,能让一个团队有纲领,有纪律,当那一声声口号喊出来的时候,那种气势,是很难阻挡的。
黄巾起义这家“公司”也不列为,张角想了一个十六字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句话说出来简单好记而且还朗朗上口老百姓容易理解。重点是句句真理,句句说在心坎。
所谓“苍天”,就是汉朝廷,“黄天”,说的是自己的这帮人,这两句都是在做铺垫,“岁在甲子”这是暗号——甲子年起义,“天下大吉”则是一个总结,蛊惑百姓:起义后,天下就是一片安庆吉祥的景象啦……
还有关键的一点——也是最不可控的因素:运气。
这在我们创业开公司,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时候,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张角一开始就占到了,这运气就是汉廷政府的放纵。
早知道,张角之所以能发展成这么大一个黄巾集团,可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通过一日又一日的人脉积攒,最后才形成的质变。
既然非一日之功,那么朝廷居然不知道这事儿?
怎么可能,朝廷早就看在眼里了,甚至有人提议趁早宰了“它”,但汉灵帝不这么觉得——张角这是在救死扶伤,传道受业解惑,有什么不好,反倒要拿国库里的钱财去搅和,难道不知道俺最爱的就是钱儿吗?活着不好吗?打什么仗。
于是这给了张角和黄巾军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逆境中不断强大的机会。
如此一来,那真是万事俱备,连东风都不欠啦……
于是张角掀起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 形式组织的民变——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是“掀起了全民下海创业开公司的热潮”——虽然后来倒下了,但千千万万支反抗队伍站出来了。
当然,成也运气,是败也运气。要是张角和他的团队就这么好运气下去,那么后来的天下姓什么还真是有待商榷。
坏就坏在,起义之前,有人叛变了——起义前一个月,一名叫做唐周的门徒告密,供出京师的内应马元义,马元义被车裂,官兵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信徒,株连千余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张角。由于事出突然,张角被迫提前一个月在二月发难,史称黄巾起义或黄巾之乱,这场开天辟地的大起义就此轰轰烈烈地兴起了,但由于太过招摇,最后在汉军的围剿下又很快消失不见了。
黄巾起义,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其留给人们很多宝贵的东西,当然,其中最打动我的——是张角那份几近完美的创业企划书。
来自微信公众号:赵庆招写字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