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爱宋史
《王全斌伐蜀》1“蜡丸书信”

《王全斌伐蜀》1“蜡丸书信”

作者: 麻雀爱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7-28 18:30 被阅读9次

第一章  蜡丸书信

公元964年,北宋乾德二年,冬季,十月的一天,汴京皇宫内一室(或一殿)内,宋太祖赵匡胤(38岁)正展开一纸帛书阅读着,前面桌案上放着被打开的一颗蜡丸。帛书的内容如下:

“早年我曾奉上书信,远路送给你,详细叙述了我赤诚的心意。我们友情相投,已经形成了盟约。等到传来你吊民伐罪的佳讯,我作为你的盟友感到高兴。不久便会在褒、汉增驻军队,只等白色军旗渡过黄河,我就派前锋出境响应。”

读完书信,赵匡胤大喜,说:“这下我西征师出有名了!”

在赵匡胤读信时,下面还跪着一个人,就是他把这封信送给宋太祖的。他是赵彦韬,兴州(今陕西略阳)人,当时是后蜀兴州义军的副校官。

为了说明白上面那个情景以及书信的内容,这里插一件不久前在后蜀发生的事:

山南节度判官张廷伟劝说知枢密院事王昭远道:“您一向没有功勋业绩,突然官至枢密使高位,不自己建立大功,用什么去应付别人的议论?不如和并门交通友好,让他们发兵南下,我们从黄花、子午谷出兵接应他们,使得中原里外受敌,那么关右地区就可以用安抚而占有了。”王昭远认为他的话对,就鼓动后蜀后主孟昶,派遣孙遇、赵彦韬、杨蠲等人携带着藏有帛书的蜡丸,秘密出行送给北汉睿宗刘钧,说已经在褒州、汉州增加兵力,约北汉军队渡过黄河共同举兵。孙遇,是兴国军讨击使。

谁知在孙遇等人路过汴京时,赵彦韬却暗中偷了书信,献给了太祖赵匡胤。在赵匡胤读信的那会儿,孙遇和杨蠲估计还蒙在鼓里呢。

我们可以想象下,当宋朝的兵士如神兵天降,将孙遇和杨蠲五花大绑时,他们是多么惊讶!或许他们会争辩说,自己只是过路的商人,从来奉公守法,不明白犯了什么罪。我们还可以想象一下,当他们得知被自己的同行者出卖了的时候,心里会是什么滋味。不过,赵匡胤赦免了他们,让他们和赵彦韬一起说明后蜀的山川形势、防卫部署、道路远近,并画成图呈上。物尽其用,是白手起家者的必备品质。

赵匡胤

目录

第一章 蜡丸书信

第二章 出征

第三章 抵御

第四章 在兴州

第五章 在夔州

第六章 在利州

第七章 太子出征

第八章 攻克剑门

第九章 举国投降

第十章 功德圆满 尽情享乐

第十一章 官逼民反 四面楚歌

第十二章 讨平叛乱

相关文章

  • 《王全斌伐蜀》1“蜡丸书信”

    第一章 蜡丸书信 公元964年,北宋乾德二年,冬季,十月的一天,汴京皇宫内一室(或一殿)内,宋太祖赵匡胤(38岁)...

  • 《王全斌伐蜀》3“抵御”

    第三章 抵御 本章开头先介绍一下后蜀的建立,以及和中原的关系。 在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庄宗李存勖派皇子魏...

  • 《王全斌伐蜀》2“出征”

    第二章 出征 因为赵匡胤早就在盘算吞没后蜀,所以时机一旦成熟,就很快行动起来了。 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初二,...

  • 《王全斌伐蜀》4 “在兴州”

    第四章 在兴州 北宋凤州路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王全斌,率领禁军两万、州军一万,从凤州出发进入蜀地。凤州,就是现在的陕...

  • 《王全斌伐蜀》5“在夔州”

    第五章 在夔州 北宋归州路的行军路线为:从归州出发,沿长江逆流而上,经夔州(重庆奉节)、开州(重庆市开州区)、万州...

  • [碎语杂记]资治通鉴之司马错论伐蜀

    继续闲读资治通鉴。司马错论伐蜀的故事,实际是司马错和张仪辩论伐蜀还是伐韩的故事,是秦惠王治国理政的故事。周慎靓王五...

  • 名将传奇——曹彬

    01 宋乾德二年(964年)冬,宋太祖赵匡胤命王全斌、崔彦进等攻后蜀,曹彬为偏师都监。攻蜀进展顺利,六十六天后,蜀...

  • 笔记-资治通鉴-卷三,周纪三,慎靓王/赧王上-5

    1.内容 ①慎靓王 孟子评魏襄王,苏秦死,张仪说魏背纵约,司马错请秦惠王伐蜀,燕相子之擅权 ②赧王上 燕乱,齐伐之...

  • 阅《司马错论伐蜀》战国策

    可鉴者:1.背景:秦王欲趁蜀内乱而伐蜀,韩国兴兵来犯,秦王举棋不定,此文就伐蜀和伐韩双方唇交舌辨,一击中害。 2....

  • 战国策―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原文】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全斌伐蜀》1“蜡丸书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em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