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斯顿成了一朵巨大的火花,一切有机物一切能燃烧的东西都被大火吞没;德勒斯顿这时仿佛是一个月亮,除了矿物质外空空如也。”这是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在《五号屠场》里对于德勒斯顿大轰炸的描写。这个在二战末期遭遇了毁灭性打击的城市,曾经拥有德国最美的巴洛克建筑,但是上百架飞机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飞到德雷斯顿的天际线时,整座城市还沉浸在一片安详之中,剧院和影院照常营业。
德勒斯顿非重工业城市,远离轰炸范围比较安全,战事过程中一直被忽略,所以当3900吨炸弹被投下之后,这里成为了火焰冲天的人间地狱。连丘吉尔都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如果我们走的太远,是否也会成为禽兽?”德勒斯顿的大轰炸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一幕,不仅影响了中立国的态度,还让人们对盟国宣称的“绝对道德优越感”产生了怀疑。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战争罪行。
冯内古特在能他的小说里写出主人公在大轰炸中九死一生,又展开自由穿梭时空的冒险之旅,正是因为当时23岁的他正被囚禁在德勒斯顿的战俘营里,轰炸时他躲在了地下的储肉室,成为了七名幸存的美军战俘之一。后来他回忆道“我目睹过德勒斯顿的毁灭。我见过这座城市先前的模样,从空袭避难所出来以后,我又见识到了它被轰炸后的惨状,我的反应之一当然是笑,上帝知道,这是灵魂在寻找宽慰。”
读到这里想到以前听过一位老师讲的关于德累斯顿的音乐家们的故事。大轰炸之后满地狼藉,空袭造成3万多人死亡,在罹难者中包括11名德累斯顿十字男童合唱团的团员。但在空袭四个月后与德累斯顿男童合唱团同受重创的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由当时的音乐总监库特·斯特里格勒带领上演首场音乐会。
战后乐团首任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约瑟夫·凯尔柏特在同年7月16日指挥履新后首场音乐会演奏了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和第六、第七交响曲。男童合唱团尽管经历了失去11名团员的伤痛仍在1945年8月恢复了演出。是音乐为人们重新燃起了新生活的希望。想象那些在废墟上演出的场景,总让人感动不已。尽管这些资料因为年代久远而模糊斑驳,但穿透时空的灵性光辉。
在这些动人的记忆中,特别有一首歌写到了这座城市,这是莫尔斯伯格在1945年3月创作的悼念经文歌《如此孤独的城市》“这城市人来人往,却如此孤独,她的大门已经荒废。神圣的石头散落街角。他从天上掷下烈焰;穿透我的骨髓,使我下沉。这还是那个完美的城市?欢欣之所吗?……”虽然歌词无比忧伤,但想想一座有着如此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怎么会被毁灭,这样的城市又怎么会孤独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