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书后感
午夜降临前抵达

午夜降临前抵达

作者: 顾尘寰 | 来源:发表于2017-05-10 11:54 被阅读71次

初识刘子超,大概是在5年前,2012年的时候。
那时我大学毕业,刚开始使用豆瓣,国内的“旅行文学”尚处于一种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中。有不少人在豆瓣更新着自己的旅行见闻、游记,那时国人的旅行还不像现在这般繁盛,因为无法身临其境,所以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和笔触去感受这世界,因此,着实让一批旅行达人红了一段时间,出书立作。
那时尚年少的我,因为喜欢旅行,喜欢写作,也做过出书的梦,所以在豆瓣写作的泱泱大军中,自然也有我这渺小一员。不过,现实之所以被称呼为“现实”,往往是因为它会把你从“白日梦”里叫醒,告诉你,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那个迎风而上的“幸运儿”。毕竟,想要达成某件事,机遇和实力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大多数人往往是看到了机遇,却根本没有实力去抓住它,比如说,我。
所以,在豆瓣做的白日梦,最终被现实平静地戳破。所幸,倒也谈不上是一无所获,至少那时的我,记录下了,当年旅行的感受和心情,它们将会成为我此生最宝贵的财富。若是让现在的我再去叙写当年,我想,自己是写不出来的,因为,记忆早已经模糊不堪。

个人觉得,刘子超,应该是当年那批旅行达人中比较优秀的,因为直至现今,他依然在叙写,所以才会有刚读完的那本《午夜降临前抵达》。
坚持喜欢一件事情,并不容易,坚持做一件事情,更不容易,这些年,人来人往,一些当年红过的旅行达人,早已经不再旅行,也不再记叙旅行,转而去喜欢其他的事情,毕竟人生漫长,旅行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世界何其广阔,值得人专注于其中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说是初识,其实只是我单方面的知道刘子超而已,他是肯定不认识我的,而我作为其广大读者群中的一员,也就厚颜用了一把这个词。
如今再看刘子超的豆瓣,早些年他写过的那本《中欧列车》已经不知所踪,如今展示其中的,只有他这本最新的《午夜降临前抵达》,以及一些外国文学的译作。不知是否因为,现今的他觉得当年的文字略显稚嫩,所以才下架了这本游记,还是某些其他的原因,不过早些年没能去读他的《中欧列车》,也是有些遗憾了。

来说说,刘子超的这本《午夜降临前抵达》吧。
起初只看书名,我以为这是一本小说,而翻阅之后,才发觉它是一本旅行文学,但其中的文字细腻入微,字里行间的感悟与欧洲历史纠缠蔓延,颇具小说文字般的质感。所以,该说它是一本披着小说文字外壳的旅行随笔吗。
读这本书的时候,若是能对照一下欧洲地图,会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而这一点图书的编辑已经为我们想到了。尽管,对照着子超的旅行路线图,依然觉得满头雾水。
对欧洲历史最了解的年龄阶段,应该是高中读书那会儿,作为一个选修历史的文科生,世界史不通晓,也就不要谈什么高考了,直接卷铺盖回家就行了,毕竟在江苏,高考改革的结果,决定了如果选修课考不到等级B以上,也就没有机会读本科院校了。
虽然当年也算是历史小达人,但子超漫游在欧洲大陆上讲述到的那些历史,绝大多数都不是能在教科书上学到的。那些与红酒有关的城邦守卫战历史,那些关于维也纳和奥匈帝国的兴盛和衰亡,都是第一次知道,而类似于此的城邦历史和人物传记,几乎铺满了大半本书籍。难得的是,子超这样的叙述不会让人觉得反感,反而让人看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古老城邦,阅读时,一股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一直以来,最喜欢的旅行作者,只有阿Sam一个,如今应该再加上刘子超了。
他们两人的旅行和行文,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如果说阿Sam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吟游诗人,刘子超更像是一个博学的游历学者,阿Sam喜欢到处漂泊,然后吟诵着一处又一处的故事,他很少谈论异常沉重的话题,只为我们展示所到之处的前世今生,浪漫而又唯美。而子超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个城邦和一个个文人的现今和过往,讲述着那些辉煌的过去,惨淡的现在,抑或是不可预知的未来,厚重异常。
很难说,谁的风格更好,更让人喜欢,毕竟旅行原本就是一件异常私人的事情,每个人的旅行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风格,而在展示风格这一点上,我觉得阿Sam和刘子超都做到了极致。
两人唯一相通的地方,该是都喜欢喝酒,算得上是旅行到哪里,就喝到哪里。而喜好饮酒,该说是所有旅行者的通病吗。不过相比于阿Sam喝得随意洒脱,子超的喝酒就更显得专注一些,毕竟他对旅行所到之处的美酒,也都算得上是如数家珍了。

身为一个喜欢旅行的人,我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有机会能去到欧洲,毕竟去欧洲旅行算是一笔不小的花销了。就像是子超在本书最后所写的致谢那般,因为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他才能走得足够远,行得足够细致。
虽然旅行从来都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若是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那就真心不再简单了。
在《午夜降临前抵达》的路线图上,我知道那些国家,德国、波兰、意大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但我不知道那些城市,不知道德累斯顿、克拉科夫、布拉迪斯拉发、埃格尔、佩奇、的里雅斯特。
世界很大,世界史很厚重,偏居一隅虽好,但若有机会,还是要走出去,去亲眼目睹世界的广阔,去感受历史遗留下的气息。
世界上本没有历史,因为有了人,才有了历史,那是人类在时间里和世界上所留下的证明,证明那些过往岁月里的人们,曾经鲜活地生活过。
最后,套用刘子超在书里说过的一句话,来作为结束吧:旅行如同一种寻找,寻找逝去的、遗忘的事物,从而告诉自己世界上曾经有过美的东西存在。
愿你走遍世界各地,归来仍爱故乡自己。

相关文章

  • 午夜降临前抵达

    觉得应该写点什么了。那就写点吧。 这是我所有文章中最不负责任的开头了,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笑了,轻松的笑了。...

  • 午夜降临前抵达

    我读完《午夜降临前抵达》这本书的时候,到深圳不到一个月。三月份的深圳,时断时续了一周的春雨过后,傍晚,陡然间下起了...

  • 午夜降临前抵达

    初识刘子超,大概是在5年前,2012年的时候。那时我大学毕业,刚开始使用豆瓣,国内的“旅行文学”尚处于一种欣欣向荣...

  • 午夜降临前抵达

    一直很喜欢读关于旅行的书,如果作者的文笔优美那就更加完美。《午夜降临前抵达》是这样的作品,作者刘子超这些年一直在坚...

  • 午夜降临前抵达🚞

    “旅行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不是抵达,而是如何抵达。说到底,旅行或者人生,就是一次次解决如何抵达的生命过程。”疫情之年...

  • 午夜降临前抵达(二)

    “德勒斯顿成了一朵巨大的火花,一切有机物一切能燃烧的东西都被大火吞没;德勒斯顿这时仿佛是一个月亮,除了矿物质外空空...

  • 午夜降临前抵达(三)

    从德勒斯顿到捷克边境,只有30公里大巴悄无声息地驶入了另外一个国度。边境上没有检查站,疆域在这里似乎是消失的。在欧...

  • 午夜降临前抵达(四)

    作者的这次旅行主要交通工具是火车,在德国的时候他就买过一张火车通票,一个月内可以达成境内的所有火车,这是一种专门针...

  • 午夜降临前抵达(十五)

    在城市的边缘,土耳其人给埃格尔留下的最后纪念是一座土耳其浴室。一度残破不堪的遗址经过漫长的重建,现在与相邻的大主教...

  • 午夜降临前抵达(十四)

    冬天的欧洲白天太短,旅行常常要天没亮就起床。好在自驾游的计划比较散漫,加上冬天并非旅游旺季,不用提前订房也可以找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午夜降临前抵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aw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