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才身心俱疲地告别了议论文,就又惴惴不安地走进小说单元的学习,带领一众语文能力参差不齐的弟子,开始了全新的跋涉。
1
首先以检查周末作业的活动,启动了对新课的学习。
《故乡》一课,周末刚刚布置过缩写的作业。从小说人物、小说情节的提炼,到遴选出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再到用简洁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几番读寻标划,几番概括展示,几番点拨教导,不得不慨叹,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概括能力着实艰难。
理清内容,划分结构,再次加深对准确概括的理解。
学生较轻松地明白了全文以什么为顺序,以谁为线索来组织行文。并以“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为提示,较快地划分出了三个部分,明确了各部分相关的主要内容。
第三个环节,围绕故乡之变展开深入学习。
能够揭示并概括文章的一个词应该是哪一个呢?几经启发,终有学生答出——“变”。那么故乡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结合文章用一张示意图说说这些变化。
实际上这个问题,既在进一步巩固学生概括文本的能力,又引入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结合新教参的答案提示:故乡的变化分为环境的变化和人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就是,现在“没有一些活力”,曾经是美丽的乡村;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闰土与杨二嫂的变化,一个由小英雄变成木偶人,一个由豆腐西施变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
以上变化就属于故乡的变化。
2
但让我深刻感受到的是,《故乡》课后问题也在变化。
课后习题,之前淡化环境的变化,重点突出人物的变化。记忆深刻的一道课后习题就是要求用表格的形式,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对我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上找出这些变化。因为题干要求已经相当明确,过往的学生是拿起笔就可对号入座,寥寥几笔就标划出了相关内容。其实,学生深入的思维与概括总结能力训练并不到位。
改变后的问法,就需要学生,由本溯源,由浅及深,深入阅读,深入寻找。
如说故乡环境的变化,对于如今的故乡,学生可以轻松找到第二自然段,回故乡初见故乡的萧索景象,并能体悟、读出“我”内心的伤感与悲凉。适时复习回顾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并引向作文指导。
曾经的故乡是怎样的呢?找到相关语段或词句,概括出你的认知。两轮提问,学生才基本找齐当年故乡的相关段落。这是美丽的故乡,它是如何美丽的呢?那些词语使你感受到了昔日故乡的美丽呢?
只有聚焦到“月夜刺猹”,才能深刻理解儿时故乡的美丽。那就是:深蓝的天空,一轮金黄的圆月,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一位少年,手捏一柄钢叉,用力向一只猹尽力刺去.......
昔日故乡的美丽,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刻在了“我”的脑海深处,指名学生读文,感受这种美丽。
如此分析、学习,学生的读悟深刻了,思维与概括能力,切实得到锻炼。那些几年前,就高高在上的,新时代学生核心素养下的重思维能力的训练,终算是在此时此刻,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
3
学习重点——探讨故乡人的变化,要求学生遵循如此方法,自己学习,自主探究。那就是弄清楚故乡的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地方你看到了这些变化?文章是如何展现这些变化?
第二课时,课堂计划交给学生,希望会有精彩的呈现。
第一课时毕,有感而发,写了上面一些话,很是自得。止笔之际,内心忽又惊悚起来,对于那个似乎即将可以实现的精彩愿景的奢望,一下子又昏暗、飘渺起来。这是怎样的一届学生啊?这是一节课需要老师不停提示做笔记的学生........是一首古诗背上一个早上,尚不能成诵的九年级学生啊!
4
改变就有希望,哪怕一点一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