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要让喜欢搬着小马扎听课的好学生们失望了,本文不是技术贴,而是一个文字工作者随性的瞎BB。
瞎BB也得从例句说起。
The Seller shall pay to the tax authority any tax that would be payable uponthe full payment of the earnout payment to the Seller.
原翻译:卖方应向税务机关缴纳应就卖方支付的全额对赌价款缴纳的税收。
修改后:卖方应向税务机关缴纳应就向卖方支付的全额对赌价款缴纳的税收。
语言分析略去不表。常识告诉我们,并购交易中,付钱的肯定是买方,卖方怎么可能是付款主体?
或许你可以解释说,我只不过是漏掉了一个“向”字嘛。没错,这次的确“只不过”漏掉一个“向”字,好像距离真理只有一字之遥了。可是我知道,这一步够走几年的。因为这种状态下是很难完全避免低级错误的。下次漏掉的可能是一个“从”字,下下次还可能漏掉“于”字或者其他什么字,出错只是时间问题。
用常识根本说不通的翻译,却在实践中屡见不鲜。这种惨痛的状况,原因通常有二:或者深思游离,或者殚精竭虑。神思游离的自己去面壁,我们只分析殚精竭虑。
审阅稿件的时候,经常有这样一种感觉流经我:认真过度的紧张。打开文件,关闭,再打开,再关闭。越紧张,越用力,越失败,意志顽强,屡败屡战,仍然挂一漏万。
我不想去责怪紧张,紧张某种程度上来自责任感。然而不得不说,做翻译的时候,除去知识和经验层面的硬技能,个人的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争的事实是,紧张会锁死灵感和常识的流入。紧紧锁死的理性思维里挤出的文字,绝不会灵动。没有灵动的文字里,人就成了符号和规则的奴隶。
想起电影《黑天鹅》。女主Nina可是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每个动作都教科书般标准。然而,Thomas会对她咆哮:“Lose yourself!”动作越标准,灵动和魅力似乎就越是离她而去。绝对控制下的呈现,即便没有错误,也称不上美好。在运筹帷幄的基础上偶尔随心所欲,你的文字会更加灵动。
我们可爱的小朋友问我,你怎么看懂写得一塌糊涂的原文呢?我的解释是,你只需要让自己理解得更深入一些。比如开车。刚学会的时候,你因为紧张只能看到眼前三五米,当然不能判断路要前往什么方向。但是如果你能放松自己抬起头,看到前面五十、一百米甚至更远,自然知道方向。你的所有注意力都在每个字上,所以原文只要有坑就往里掉,哪能进入深层理解?
即便在要求万无一失的工作环境中,也不要把自己和语言工作本真的快乐割裂开来。有些时候,你需要做的只是放松,给自己一点空间,让灵性流动起来,让常识进入视野,让自己能看到一幅更大的画面。理性得不出的答案,语感知道,常识知道。苦苦追求得不到的效果,放松状态下或许会自然来到。
把我很喜欢的那句《黑天鹅》台词送给所有喜欢翻译的人。愿你们在文字的世界里跟随内心,找到快乐。
Perfection is not just about control. It is also about letting go. Surprise yourself so you can surprise the audienc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