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教育语文教育
课程•课标•课堂——听评《铁丝网上的小花》

课程•课标•课堂——听评《铁丝网上的小花》

作者: 93bd497780ed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08:19 被阅读191次

    《铁丝网上的小花》主题阅读课听课实录

                         记录:独思斋主

    1.介绍要推荐的书:出示相关于本书的评价,学生自主读。

    2.学生自己介绍预习所得,介绍相关时代背景。

    3.围绕“乐学单”自主质疑。

    (乐学单为自由书写,没有规定的模式与要求。)

    4.听文章配乐朗读,学生跟着自读。

    (文章的配乐朗读由师生自行朗读制作而成。)

    5.听完朗读后,学生概括书的主要内容。

    (师出示的是相关的连续的图片作为学生概括的引导。)

    6.生互相评价回答。

    7.小组合作,对自选主题进行细品。

    (师出示书的主题:为什么身为德国人的布兰奇却甘冒危险帮助集中营的犹太人。选择本组汇报小主题,先在小组中交流探讨,然后在全班交流分享展示。)

    8、小组汇报,同组可以互相补充。

    (1)从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入手;

    她纯真,善良……

    (2)从画面的内容入手。

    德意志标志与蝴蝶结的对比,凶恶与善良的对比……

    前有蝴蝶结与后没有蝴蝶结的对比,生命与死亡的对比……

    前19页是粉红色的裙子,后面是白色的裙子,幸福与痛苦的对比……

    (3)从写作人称的转换入手

    前16页是小女孩的视角,后面是妈妈的视角……

    (中间介绍二战时,有学生出示《世界二次大战史》

    9.教师出示背景,推深学生的阅读:

    在历时六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屠杀的犹太人总数达600万之多。

    ——接8环节(3)

    (4)从写景的角度入手

    10.教师出示文段,做对比朗读,直接读给在场的老师听。再次推深学生的阅读。

    冬天来临了。天空是灰色的。

    番红花终于从地下冒出了芽。河水上涨了,溢出了河岸。树木都变绿了,鸟儿落满了枝头。

    春天在歌唱。

    1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12、学生汇报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文字及画面内容。(在前面进行的是对文本的解读,对作者写作的解读,后面则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有力体现)

    13.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后进行推进阅读:出示三幅画面,质疑:(1)有没有关注孩子的表情与动作?

    (2)有没有关注色彩、明度与彩度的变化?

    (3)有没有关注构图与方向?

    14.师小结:全文28页没有一个字提到战争,但我们却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而且我们感受到了们对和平的希望及和平的到来。

    (师的小结再次把学生的阅读推向纵深,再次引领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

    15.学生再次细致解读文本与图画的相关内容。

    16.师提出文本主题:为什么一个德国小姑娘会帮助纳粹人?

    17、学生总结:人性、善良、纯洁、天真……

    18.学贵有疑:师出示图画对比,引领学生对比体会。

    挂在铁丝网上的滴下露珠的小花

    19.师再次出示相关背景资料,出示推荐本书的理由:

    这是本“让我们透过战争现象体味人性本真,分辨善与恶、美与丑;认识纯真善良爱心;感悟高尚美德;道德情操得以升华”。的好书

    20.读文章的最后一页:你对战争有什么样的新的认识?

    学生拓展汇报自己读过的关于战争的内容。

    21.本节课我们通过“猜一猜、读一读、问一问、议一议、悟一悟”的方法读了巜铁丝网上的小花》,对战争有了更深的认识。读过以下这些书,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22.推荐阅读五本书。

             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该怎样教?这已经成了困扰语文老师的大问题了。很多老师也在试图努力破解,然而收效却不是很明显。听了《铁丝网上的小花》,仿佛在黑暗里找到了一盏指路的明灯。要想破解这些难题,关键还是要准确把握课程、课标与课堂的内涵,实现课程、课标与课堂的有效对接。

    一、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

          课程到底是什么?先抛开教师们是否能准确说出概念不说,但就是平时的教学来说,在老师的眼里无非就是一本教科书,也就是说语文书就是老师心目中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是众多课程中的一个独立分支,它应该具有自身课程的特点,也应该坚持以本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语文学科知识的优先性。而语文课程的性质在《新课程标准》中也做出了明确的阐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铁丝网上的小花》一课的教学就是在教师自主挖掘语文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把绘本教学引入课堂,并与相应的单元语文教学点融合,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讨论、自我感悟、自我批注、各抒己见。而且学生的理解与表达真正实现了“个性化”。比如在理解主题时,有的孩子是从事件中看出小姑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孩子是从小姑娘带的粉红色的发夹看出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绘本中其他色彩都是灰色的;有的孩子则是从图意中看出来的。正是在这样一种完全的充分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并感受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学习了读书方法、写作方法、绘本的学习方法等,这不正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吗?课程看似是隐性的,而实际上它却存在于我们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关键是我们如何把课程的内容具体到每个教学环节之中。

    二、课程标准的准确解读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又是多元的。“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理念分解于目标中有了更具体的呈现,比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 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而课程目标如何与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具体的课时目标对接,这节课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与说明。在这节课上,执教者把五年级上册语文的单元目标“记人、记事”等具体拆解在课堂中。“让学生读绘本,概括全书主要内容”,“找出表现小姑娘特点的句子划出并批注”,“对自己最感兴趣的点发表看法”。这样课时教学目标就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目标,同时在这种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学会了“由总到分,由面及点,抓关键词感悟”的读书方法。这样通过一节又一节课的学习,学段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当听这节课时,我们已经很明晰地感觉到老师是如何将以上一段看似空洞的文字落到实处的。从一上课的自主阅读开始,老师就完全把课堂、把读书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再到学生的自主讨论、批注,及学生在课外所获得的相关背景知识的展示等。(具体细节见课堂实录)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拥有丰富生命感悟的人,往往更能为文学而感动,更能从文学中发现文学之美,更能受文学的感染从而在文学中调整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王尚文先生如是说。如果我们的语文课都能如《铁丝网上的小花》这节课一样,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挖掘整合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充分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相信我们的孩子就一定能在这样的学习中,在这样的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完成自己的语文学科的“硬任务”和“调整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这样一个软任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课标•课堂——听评《铁丝网上的小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tz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