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教育语文名师原文本研读语文教育
缰绳在握任马奔——读《人文•语感•对话》

缰绳在握任马奔——读《人文•语感•对话》

作者: 93bd497780ed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07:09 被阅读285次

            推荐给年轻教师的书,作为他们的导师,我也得先读。很认真地在读王尚文先生的《人文•语感•对话》一书,虽然只读到第一部分,但是书的内容已经深深吸引了我。当读完后,心中已升颇多感概。

          从第一部分的标题《紧紧抓住语文教育的缰绳》开始,就吸引着我去读、去体味、去深思:如果语文是一匹自由狂奔的马,那什么才是它的缰绳呢?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该怎样驾驭这匹烈马呢?

            “我觉得我们小学语文要减轻负担,明确任务,把六年的时间集中在两件事上,一件是培养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一件是3500个常用汉字做到三会。”既简单又朴实的一句话,我却感到它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语文教育的精髓。读到此处,忍不住出声多读了几遍。为什么一个看似如此简单的语文教学的标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却这么难完成呢?

          读着读着,不由想起最近刚听过的一节一年级上册的语文课《雪孩子》。这节课老师大致是这样上的:

        一上课,老师就说:“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好不好?”在学生还没有想好回答时,老师就以这种“讲故事”的形式把课文读完了;紧接着,老师抛出一个问题:“雪孩子到哪里去了?”让学生回答。然后就是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指导书写“瓜,衣,来”三个生字。乍一看,教学环节由课文的朗读到字词的认读,再到生字的书写,似乎没有太大的问题,然而细一想,就会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

          第一是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老师没有关注。

          对于一年级上期,已经在幼儿园至少有了三年学习经历的孩子来说,会写100个字,会认400个字似乎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是针对性更强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事了。因为学习习惯直接关乎着学生以后的学习效率。一上课,孩子们是不是已经做好了上课的准备,这对于语文课、对于所有的课都一样重要。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做好上课前的物质准备:这节课要用的课本、练习本、文具等是否已经整齐摆放到位,这样才不至于出现老师已经把这个故事讲完了,还有孩子没拿出书;老师已经开始指导写字了,有的孩子已经写了两三个字了,还有的孩子在书包里翻找作业本;有的孩 子拿出铅笔写字时,才发现铅笔尖断了……其次是做好精神上的准备:我要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了。如果这样做了,也不至于在老师指导“瓜、衣、来”的书写时问“撇”应该再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时,学生像猜谜语一样在回答。因为三个字都有撇,学生们根本不知道老师讲到哪个字了。在课堂上,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习惯的培养都应该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都比简单的知识教学更为重要。“专注地听、大声地说、有思考地读、认真地写”等习惯看似简单,然而真正要想做好,对于我们每个语文老师来说都会是一段艰难的路。

          第二是学生的读书能力的培养,老师没有关注。

          “读”是语文教学最古老,但是也是最实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朱熹作为一代学问大家就强调:“读书无甚巧妙,只是熟读”,熟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但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而这节课,对于刚接触课文的孩子来说,一节课没有让孩子读一遍课文,试想学生的读书能力怎么能提高。“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正是让学生自行在读与思的过程中往返,文本的内容才能渐渐转化为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因为语言学习的途径只有实践。在语文课中,老师也只有通过读这种“润物于无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内涵,真正激发学生的情感,一种出自文本但也是源于内心的情感。

          第三是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老师没有关注。

          在这节课中,老师也让学生以不同形式的读来认识生字,也在田字格里示范了本节课要写的三个字。然而对于汉字,这个特殊的语言符号系统,这样做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真正做到了“音、形、义、用”的有机结合,学生才真正是学会了一个字。而目前我们的汉字教学还仅仅停留在会读、会写,至多是会组词的肤浅阶段,没有把汉字的语用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

            强渡“汉界楚河”,在王尚文先生的眼里,三千常用汉字就是“汉界楚河”了,只有越过的人才能不被视做文盲。也因此,王先生才郑重提出了“识字,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这一掷地有声的观点。

            如果把识字作为语文教学的“汉界楚河”,那么孩子对汉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就应该是强度楚河汉界的决心了。要让孩子喜欢上语文,要让孩子感到语文是灵活的,灵动的,是有灵气的,而并非书上的白纸黑字。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语文课真的成了“语言文字”课:一面是老师针对课文的不停地咀嚼与讲解,一面是老老实实待在书上的黑白的文字。老师的语言里缺少了诗意流淌的生机,孩子们的眼睛里也没有了色彩斑斓的画面。老师反复强调的“要读出感情,要读出画面感”的落脚点又该停留在哪里呢?

            在我的印象中,语文不是这样的——语文有着春一样的生机,有着夏一样的热烈,有着秋一样的甜香,有着冬一样的沉静。总之语文应该是有声有色,有花有果的,它是一切灵动的生命的组合,而不仅仅是呆滞的文字。语文,它的每一句话都应该能在我们的耳边萦绕,每一个字都能在我们的眼前跳跃。我觉得这才是我想要的语文。

            语文,它不应该是孤立静止的,它应该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气魄。当一个“日”字出现我们眼前时,它不能是一个简单的黑白色的方块,而应是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或是半面羞红的斜阳;应是“夸父追日”中的目标与精神,或是“后羿射日”中能力与奉献;也可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空旷与雄浑,或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灿烂与娇艳……当一个优美动听的神话故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等于“日”融为一体时,我们的语文自然就鲜活起来了。是我们的语文课依然是被老师统治着,老师完全按着自己的想法,这还是好的;或者完全按着从教参书或者网上看到的教学程序推进教学,很少关注孩子们学习的兴趣、状态,关注孩子们的所想和生发。一节课下来,课堂氛围机械而沉闷,孩子们的思维被禁锢着。老师还总说学生笨。还有更为可怕的就是“学习别人”了。在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下照搬照抄其他学校或者其他人的教学经验,开展所谓的特色教学,让孩子飞一样的追逐我们的脚步,结果可想而知。慢慢的,语文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那骑在马背上的孩子们呢?

          看看我们的语文课堂,再用心品品王先生的一些朴实的语文教学观点:“识字,树起中国人的脊梁”,“当然,我们可以一个字一个字地学,更要通过好的优秀的经典的文学作品或者其他作品来学,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这两条路同事并进,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语文教学的缰绳究竟是什么呢?相信王先生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如果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在每节课前都这样轻声地问自己,在自己的每节课上都紧紧抓住缰绳不放,我们的课一定不会“坠马而伤”,也更不会让我们的孩子“坠下语文之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后窗:这本书是我们编辑部出版的😊☕️
        93bd497780ed:@后窗 谢谢😜!
        后窗:@独思斋主 题目里两个标点符号主要修改☕
        93bd497780ed:@后窗 嗯,很赞的一本书!

      本文标题:缰绳在握任马奔——读《人文•语感•对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lp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