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当需要解决问题时,我需要了解真实的客观世界,用理性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当面对人际关系时,我需要了解对方的主观世界,用感性思维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
2.阿德勒的“目的论”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举个例子:当我认为童年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伤害时,我可能一直走不出童年的阴影从而一直萎靡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是因为我自己赋予了之前的经历是一种伤害这样的目的,导致了我接下来的生活状态。
3.阿德勒认为: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人最宝贵的品质是:勇气。
4.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并且,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
为了让自己能够独自面对生活的一些困难,我需要劝好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自己有个交代。
5.“不想成功”
因为懒。
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
6.阿德勒心理学提出关于人的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点。
我该有的行为和心理目标。
7.人一切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一切,无一例外。而且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分清课题很重要。
8.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
需要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能管理好的只有自己这个课题,对于别人的课题不要干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