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分重养生

作者: 人在异乡 | 来源:发表于2023-03-05 09:34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今日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时间通常为每年的公历3月5日前后。

“蛰”就是藏的意思,惊蛰的意思是指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万物复苏。

春季的惊蛰时节,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时期。

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时至春分,阴阳各半,虽然日照时数明显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变化依然频繁,气温波动往往较大,外邪容易入侵人体而致病。

惊蛰时节,人体的阳气尤其肝阳上升,阴血则常偏于不足。同时气血向外运行的过程易引动旧疾,心脑血管疾病、肝病、皮肤病、精神类疾病均易复发。

根据惊蛰节气自然界气候特点,养生应注意平衡阴阳、益肺健脾疏肝、适度运动。

1.起居、饮食养生

应坚持“夜卧早起”的起居原则,但作息时间宜大致相当,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防寒保暖,减少出入公共场所,加强室内卫生和通风,尤其应做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预防。

运动可选踏青、慢跑、放风筝等较和缓的类型,或可选择易筋经和太极拳等动静结合的传统运动养生法,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

调节饮食,保阴潜阳。食物忌偏热偏寒,宜选清淡之品合理搭配,培阴以固阳,如春笋、大蒜、大葱、菠菜、芦荟、水萝卜、芹菜、马兰头、荠菜等。若温风过暖,亦可少量食梨。

2.脏腑、情志养生

惊蛰时节脏腑养生的关键在于平衡阴阳。春阳升发,肝阳易亢,应保持精神愉悦,使肝气顺达。

日常生活应时时忌怒,避免肝气太盛,有利于避免高血压、精神疾病、肝病等旧疾复发;肝气旺易克脾土,故须注重健脾助运。

此外,尽管此时自然界雨量渐增,但大部分地区气候仍较为干燥,所以调养脏腑还应兼顾润肺。

3.中药、经络养生

此时可选用健脾润肺、清火解毒功效的中药,比如黄芪、党参、山药、白扁豆、石斛、麦冬、沙参、天冬、野菊花、金银花等,用于烹制药膳或代茶饮用。

春季易疲惫犯困,适当的头部按摩可以醒脑、舒缓情绪,按揉合谷、太冲等穴位,可以缓解情绪压力。

相关文章

  • 惊蛰时分

    惊蛰时分, 天地生发,万物始荣。 夜卧早行,广步于庭, 君子缓行,以便生志……”

  • 惊蛰养生

    春季养生之道应遵循自然界养 「生」 之规律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春季对...

  • 惊蛰之梦醒时分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突如其来的一场春雨,夹杂着阵阵雷鸣,这江南的温度瞬...

  • 早餐周五十四

    24节气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之前跟大家分享了大寒,立春的养生饮食,今天给大家介绍下惊蛰节气养生小常识。惊蛰...

  • 惊蛰养生汤

    惊蛰节气到了一声惊雷,唤醒大地上蛰伏了一整个冬季的生灵,它们都在这个节气里都抖擞精神,重复新生。这是好的、坏的细菌...

  • 惊蛰养生篇

  • 惊蛰时节养生

    惊蛰时节, 天气干燥, 肝阳气涨。 吃梨清热毒, 润喉化痰; 补血清热, 鸭血性寒。 蛋白质钙, 氨基酸铁, 补气...

  • 养生小知识 惊蛰养生

    惊蛰养生:生活起居 穿衣:要以“捂”为主,注意保暖,特别是膝关节不能受凉。 饮食:应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

  • 惊蛰节气如何养生?

    3月5日是惊蛰节气。惊蛰之后,春回大地,天气渐暖,各种春季疾病开始盛行。惊蛰养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保证良好的...

  • 二月春柳(绝句三首)

    七绝·细雨惊蛰 惊蛰时分细雨绵,山如浅黛柳如烟。 林中布谷声声唱,唤醒农人早作田。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惊蛰时分重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uu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