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为自己单纯的想法笑了好长时间。因为我把自己走路赶去上班比作小本经营者的“出摊”。看来,这就是我的智商,这就是我,一个无法写出更好文章的简作者。
山东煎饼摊是在每天早上六点钟就推到固定位置。但在这之前呢,老板和他母亲分明做了揉面团、炊糯米饭、切蔬菜、配制调料等一应工作,然后再加上白淅淅的甜奶、酸奶和吸管、食品薄膜袋等小杂碎儿,在货架上一 一码齐,而他的妻子早在前一个晚上就煎好了葱花饼,一大早又去带饼油条店领回足够多的油条。而我呢,恐怕是在走路时看看路旁的梧桐与樟树,最多是绿篱和盛放的月季花,然后想回头望望板着一张青脸的金华北山,借机与在运动建材上晨练的老乡说说话,然后走进辅楼,趟过地下室乘电梯上楼。捕风捉影,只看半个景、只说半句话,撂下物体和路人在那里发呆:这是一个什么人?究竟想干什么?早上神神道道的。保卫人员就这么认为。
那坐在办公室里,应该属于“出摊”了吧。我想,所有在这栋楼上班的机关工作人员应该是,我的同事当然也是,但我还不是,因为我比别人早到了两个小时,要干私活,这私活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日更。
即使写日更也不算是“出摊”啊,因为“食材”还没有配齐和码齐,也有可能食材配齐和码齐了,但还缺少粘合剂。这粘合剂是水配制的,也是思想和情绪。任何一个步骤缺少都不行。不然,提供给简友的一定是断章、半成品甚至是次品。
有简友会问?难道你每天日更,不怕有朝一日把题材写光吗?我想题材有的是,只是有时候还真找不到粘合剂,最好是出自自然的粘合剂,那种超黏性的化工类型的粘合剂,好是好,就是让文字密密缝缝,透不过气来。如果我说这“粘合剂是可以制造的”,简友也许会不相信,但在自己几次实践过以后,我就慢慢相信了。这就是一定的时间里想对的问题。
在这个时间里,你可以浏览报纸和闲书,但肯定不能打开电视机,电视机就是手机一样的东西,要么需化较长的时间去了解一本剧、一件生命攸关的事,要么就是信息过于碎片化,不利于大脑集中思考。看看简友的文章倒是一个很好的主意,翻翻自己的“私密文章”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也不能用时太久了。当一个“山高水长”、“风生水起”的字眼出现之后,你最好去想想它的背景是什么?老天它老人家究竟出于什么动机?人又会怎么想?会做出什么反应?这样一沉缅,画面就有了,情节也有了,思绪也有了。然后边走边想,千万不要停顿,生活中的往事就会丰满它甚至缔造它。这时候,也难免会有眼前发生的东西来缭乱它、刺激它,甚至来破坏它、淹没它。有时候一定程度的缭乱和刺激、破坏和淹没,反而会使文章的主题立起来,文章的内容也丰满起来。这是不是《诗经》所能教给我们的“比兴”手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可以端端正正地坐下来码字。一如今早的日更,一如我熟知的“出摊”。
出摊,是简文写了之后的公开发表。文字好坏,只有简友说了算。
陈水河整理于2022年7月13日早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