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01

《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01

作者: 和弦夜光杯 | 来源:发表于2023-10-21 00:22 被阅读0次

    作者:张笑恒

    十行采集:第一课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

    1.“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一个人不俗气很难,能够脱离了俗气,就是不俗,不俗就是神仙。菩萨则牺牲自我,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说,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是佛,是菩萨,也就是觉悟有情。”

    2.《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菩萨来到人间,并不是因为贪爱,而是为了慈悲众生,为了让众生舍弃贪爱。……把小我的贪欲扩大了就是慈悲。……菩萨是因慈悲而有情。”

    4.“最坏的人,也曾做过许多好事,而且不会永远坏;好人也曾做过许多坏事,将来也不一定会好。……这绝对不是混沌,也不是不知好坏,而是要将我们无始以来的偏私差别之见,以一视同仁的平等观念罢了!”

    5.“心怀天下苍生,时时克制世间名、利、情的袭扰,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勤奋精进追求真理,修得的无穷的智慧以慈悲善良的胸怀普度众生,引导大家脱离人生为名利无休止争斗的苦海……”这就是佛的境界。

    6.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7.“妇人之仁”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慈悲。俗话说貌由心生,心存善念,我们也会渐渐变得慈眉善目、面貌和蔼。

    8.同情弱者是天下最高的学问。

    佛陀怜悯一切众生,以清净心、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即是大慈悲心。弱者很多,能帮一个是一个。

    9.佛陀在《涅槃经》中说:“若于一众生,不生嗔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

    “布施必须是把自己的并且自己也需要的东西施于他人,才会有布施的果报。

    10.佛祖说:“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六样东西:颜施、言施、心施、眼施、座施、身施。”

    11.“义所当为”,人生就应该这样做。利人、助人、慈悲,这样不停地布施,他所得的福德果报就会大得像虚空一样不可思量。

    12.助人,除了要帮助他们解脱困境,还帮扶他们的心灵,这才是“我佛慈悲”的深切含义。

    一行精华:

    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

    同情弱者是天下最高的学问。

    颜施、言施、心施、眼施、座施、身施。

    触动,反思,改变:

    想要自我修炼,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现状是可以改变的。没有这样的认知,自然就不可能有进步。这一步,是移除自我中心思维的关键一步。

    当我们把心理锚点从自己身上移开之后,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他人的苦与乐,这也是我理解的“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的深层含义。

    经常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切换思维视角,一方面,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察觉自己的认知盲区;另一方面,也能给予他人真正的平等与尊重。

    相比原来的固执己见,放下自我中心,就如同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一切人和事都会显现出不一样的模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pc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