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了不起的我》笔记

《了不起的我》笔记

作者: 解梦者HK | 来源:发表于2020-08-12 20:45 被阅读0次

第一章 开启行为的改变

1.1 改变之路:每个人都有选择

  从困难转变为找方法,最关键的一步是意识到:关于改变,你其实一直都有选择。把对选择的控制权拿回到自己手中,这是开始发展与改变自我的前提。
  人们之所以感觉没有选择,常常引起的原因有两个:
   1>误以为只有按照理想状况作出选择,才算有选择;如果选项不够好,那就是没有选择。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因为:选择要基于当前的现实,而不是头脑中的理想。我们要选择的,不是未来的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
   2>不愿意承担对自己的责任。人们习惯将一件事用对错来评判,在选择这件事上也是。当觉得没有选择时,是把自己放到了受害者的位置上, 并借此把责任推卸给假想中的施害者,以此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改变对任何人都一样,需要巨大的勇气,但只有勇气还不够,还需要自我反省的能力。

1.2 改变的本质:创造新经验

  我们的身体里有两个自我:感性的自我和理性的自我。情感想一头大象,理智像骑象人。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动力
  大象有三个特点:
   1>力量大,一旦被激发,理智很难控制它。
   2>受情感驱动。
   3>被强化了的经验支配。
  我们过去经历带来的好处称为经验的好处,对要改变的未来中的好处称为期待的好处。在面临选择时,大象常常选择经验的好处,因为经验的好处和我们的行为可以互相强化。

1.3 心理舒适区:摆脱旧经验

  改变的本质,其实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替代旧经验,把新经验转化为新的习惯。创造新经验需要通过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并切身体验到它。根据切身体验的经验,信息浓度是非常高的,这跟听来、看来的道理很不一样。如果只有想象中的期待,而没有新行为带来的新经验,改变就很难发生。
  旧经验根深蒂固最重要的心理机制是:心理舒适区。
  心理舒适区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此处的应对方式有两层含义:
   1>行为上的应对,就是对具体事情的反应。
   2>内心情绪上的应对。
  心理舒适区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控制感,这种控制感由熟悉的应对方式引起
  在心理舒适区中,人们不是根据现在的生活去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而会根据熟悉的应对方式来构建现在的生活。
  要改变, 可以遵循四个原则:检验人生假设、小步子原理、培养环境场、情感触动

1.4 改变原则一:检验人生假设

  在每一个不肯改变的背后常常有个假设。要看清这个假设,可以通过三个问题来寻找:
   1>那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能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2>如果做不一样的行为,最担心别人会怎么会怎么对我们?
   3>为什么阻碍改变的行为带来的好处是必需的,如果没有这些好处,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要推翻这些阻碍自己改变的假设,需要明白的是:如果我们觉得一件东西很重要,就要自己去争取,而不是在背后抱怨。哪怕时间很紧张,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只有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东西,别人才会认真对待你。在背后抱怨,等于把责任推卸给了别人

1.5 改变原则二:小步子原理

  简单来说,小步子原理就是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通过不断获得小的成功来积累经验的好处,从而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心理动力。
  用奇迹提问找到一个小小的改变,并让它实现,这个策略就叫小步子原理。改变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和心中的大象正面对抗,而是需要绕开它的防御机制。
  小步子原理不是一个让我们获得最终成功的策略,而是一个让我们有所行动的策略。它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它的核心思想是:努力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事情,并接纳你不能控制的事情。如果你需要有最终成功的承诺,才能去做一件事,那你已经陷入了让自己无法行动和改变的思维模式。而小步子原理的核心,是让你专注到当下能做的事情上。至于这个事情能不能带来想要的结果,这不是你能控制的,也不需要你去控制。

1.6 改变原则三:培养环境场

  这一步的目的是将新的经验凝固成长久的习惯,不再退回到盛满诱惑的心理舒适区。
  生活中的乐趣可以简单分为两种:消费型快乐和创造型快乐。在消费型快乐里,我们消费的是别人创造的产品,满足的是表面的感官刺激和生物性需要。而在创造型快乐里,我们在创造自己的产品,在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型快乐是骑象人热衷的理智的快乐,而消费型快乐是大象热衷的感官的快乐。
  所谓“场”,就是我们心中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比如图书馆、自习室是和工作相联系的,而家、宿舍是和休息娱乐相关的。
  身边场的第一个来源是别人在这个空间的行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如果在一个空间里,别人都在埋头工作,这个环节自然会暗示你也要努力工作;身边场的第二个来源,是我们以前在某个空间的行为。所以综合而言,场并不玄虚,它就是一个人在一个空间做事的习惯。

1.7 改变原则四:情感触动:改变最重要的动力

  有这样一句话: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代表理智的骑象人和代表情感的大象各有主张,而大象里力量要大得多。
  改变需要情感的触动。如果没有情感认同,就不会有改变发生。大象既容易被焦虑、恐惧这类消极情感触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这类积极情感触动。
  因为大象常常最先被内疚、自责等消极情绪触动,由此产生了吸烟、过度进食、拖延等行为来应对焦虑和压力。所以越是自责,一个人越容易放纵自己,陷入“放纵-自责-更严重放纵”的恶行循环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发现自己不满足对自己的要求时,是对自己的厌恶,还是爱和期待,只有后一种,才是能够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也就是说,不要轻易去否定、厌恶自己,而应该用包容、理解的心态去对待自己

1.8 改变真的有效吗

  在追求改变的背后,隐藏这一个重要的心理状态:对现在自己的不满。
  接纳自我其实不是追求而是舍弃,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第二章 推动思维的进化

  要实现自我发展、成为了不起的自己,除了要开启行为的改变,还需要推动思维的进化。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从保守僵化变得灵活而有弹性的过程。保守僵化的思维趋向控制和静止、害怕和挑战、维护虚假的自我形象,灵活而有弹性的思维趋向可能和变化、用于尝试和挑战、促进自我不断进化。

2.1 心智模式: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如果把人比作一部复杂的机器,把行为看作这部机器输出的结果的话,心智模式就是驱动机器的底层程序。有种观点是:一件事会怎样影响我们,并不取决于这件事本身是怎么样的,而取决于我们是怎么看待它的。简而言之,心智模式,就是我们头脑中惯有的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心智模式的两个作用
   1>塑造我们的经验,影响我们的情绪
   2>引发行动
    情绪、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积极的思维往往会通过激发有效的行动,来验证它自身的正确性。如果你觉得一件事自己能应付,就会想各种方法,全力以赴。如果这件事做成了,就会加深“我能应付”的信念--这是一种积极的循环。反之,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到,可能会拖延、想退路、找借口。最后事情没完成,会加深“我做不到”的信念--这是一种消极的循环。
    人际交往也是如此。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很好,就会主动接近他,了解他,最后发现他真的不错。反之,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很差,就会挑剔他、排斥他,最后发现这个人确实不行。
  根据能否促进我们跟世界的积极互动,心智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式,另一类是消极的防御型心智模式。前者会引发探索和变化,后者会引发防御和静止。
  防御型心智模式有三种典型表现:僵化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

2.2 僵化型思维:活在别人的评价中

  挫折让我们难受,我们需要时间和空间去处理自己的情绪,可是,生活和工作并不会因此停止,接下来,要怎么做,才是更重要的问题。
  僵化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重要区别,就是让事情“就此停止”,还是“更进一步”。
  一个有僵化型思维的人,在面对挑战时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会烦心困难的任务会证明自己的能力不够。而一个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欢迎挑战,他会把挑战当做能力成长的机会。
  僵化型思维的人觉得努力是一件可耻的事,如果需要努力才能做成一件事,说明自己能力不够。而成长型思维的人以努力为荣,他们觉得努力能够激发能力。
  面对批评,僵化型思维的人更容易把批评当做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容易把批评当做帮助自己改进的反馈
  看到别人成功时,僵化型思维的人会把它看作自己的失败,因为别人做到了而自己没做到,说明自己不行。而成长型思维的人会从别人的成功中学习,吸取别人的经验,使之能称为自己经验的一部分。
  僵化型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防御心态。有僵化型思维的人,会把注意力从关注怎么做事转移到关注怎么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上去,这很容易妨碍我们的进步和学习。

2.3 对世界的应该思维:消极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应该思维作为第二种典型的防御型心智模式,它的本质在于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反而试图让真实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和沮丧。
  应该型思维分为两种: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对自己的应该思维,这里先介绍第一种: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
  应该思维和愿望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容忍现实和愿望不一致。
  “必须”和“应该思维”总是相伴相生。“必须”意味着,只能是这个结果。当结果不符合预期时,人们就会陷入严重的焦虑。应该思维和愿望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当我们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是愿望的主人,支配着愿望;可是当我们陷入应该思维时,应该思维变成支配我们的主人,我们只能服从于应该思维背后的规则,失去了自主性。
  首先,当一个人说“自己一定要做到”的时候,他并不是说自己一定能做成这件事,而是想表明他有投入和奉献的决心。其次,如果一个人把决心看成愿望,而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事,会让他做事更有灵活性。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

2.4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我们为何无法接纳自己

  身边那些真正努力的人,往往心里有一个想实现的目标,但他们并不那么关心自己努力不努力这件事。他们会把所有注意力放到做事上,只想把事情做成。这时候,努力是一种自主自发的状态,是创造活动产生的副产品
  一旦某个行为不是出于自发的,而是产生某个“我应该如此”的观点,它就可能变成一种强迫性质的自我要求,就会逐渐偏离事情本身。努力会变成对努力的模仿,爱情会变成对爱情的模仿,感动也会变成对感动的模仿
  应该思维不仅会阻碍我们形成和表达真情实感,让我们的行为偏离事情本身,变成一种模;它还会影响我们的思维,造成思维上的非黑即白。
  那么,我们应该跳出“应该思维”呢?简单来说,就是找回自己的感觉,能够意识到外在的规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并做出自己的选择。

2.5 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绝对化思维是除了僵化型思维和应该思维之外的第三种防御型心智模式。
  绝对化思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工作压力会让我们觉得,再努力都赶不上进度,干脆破罐子破摔了;失败让我们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任何回避行为和抑郁情绪背后,都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影子在。
  绝对化思维,是对伤害的抽象化。
  对挫折的绝对化,是绝对化思维的本质,绝对化思维从三个方向对挫折做了绝对化加工---永久化、普遍化、人格化。
  永久化就是在时间维度上让我们觉得某(常常是会产生负面情绪的)件事会一直发生。时间上的永久化也体现在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和判断上,让我们对自己的评价过低。永久化也体现在对他人的判断上,让我们对他人的判断产生偏差。
  绝对化思维的另一种加工方式是普遍化。所谓普遍化,比如:从一段爱情不靠谱,就觉得所有的爱情都不靠谱;从有人对外不公平,就觉得世界对我不公平;从一家公司的工作不好,就觉得所有公司的工作都不好。
  所谓人格化,就是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因为某个特定的人而发生的。
  总的来说,绝对化思维的最大问题,是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我们不敢接触显示,从而失去了从生活中获得疗愈的机会
  僵化型思维,防御的是我们内心完美自我的形象;应该思维,防御的是我们内心已有的原则;绝对化思维,防御的是可能产生的伤害。这三种思维通常是同时出现的。他们的核心特点,就是用抽象的思维方式,阻止我们跟现实发生联系,并让我们与世界的互动逐渐停止。
  防御型心智模式是把人生看作一个有限游戏,把一时的挫折当做最终的结果,因而想尽办法避免失败或犯错。可我们的人生更像一个无限游戏,错误和挫折并不是游戏的终点,而是游戏的一部分。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游戏还是在继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暂时的挫折和失败中总结经验,重整心态,再次出发

2.6 创造性思维:找到持续行动的张力

  防御型心智模式会让人无法与现实有效互动,从而失去了成长的机会。与此相反,成长型心智模式则推动人们不断创造,与现实发生互动,从而实现心智的自我进化。
  成长型心智模式有三种方法:目标导向的创造性思维、思考行动的控制的两分法,以及直面现实的近的思维
  现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一条河要流动起来,需要三个条件:河流源头到终点的落差产生的张力、控制河流走向的河道和不断补充的源头活水。如果没有落差,河水就会停止流动;如果没有河道,喝水就会失去方向;如果没有源头活水,河水很快就会枯竭。映射到心智模式也是如此,河流的落差是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它推动人去行动;河道是行动的方法;源头活水就是与现实的接触。如果没有目标,就不会引发行动;如果没有方法,行动就会变得盲目无效;如果没有与现实的接触,思维就会变成头脑中僵化的规则,不会有什么发展。
  要找到持续的张力,就要找到一个热爱的、想去实现的目标,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环境能够提供什么,想办法弥补目标和显示之间的鸿沟。

2.7 控制的两分法:把目标变成行动

  创造性思维能创造张力,可是让思维这条河流持续流动,光有张力还不够,因为并不是所有张力都能变成真正的行动力。
  有这样一句俗语“上帝啊,请赐予我勇气,让我改变能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胸怀,让我接纳不能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分辨这两者”。其实,这也是控制的两分法的一种描述: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的烦恼是来源于妄图控制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却不能对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行使控制权。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想锻炼身体,可以控制自己是否早起、晚上是否去散步,还可以控制自己的饮食。可是我们大多时候不愿意控制这些,因为这些事看起来太微小了,不能马上改变结局,我们宁可由着性子去想那些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
  所以,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一步,是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对于没办法完全控制的事情,可以使用控制二分法的第二步: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制作成计划,努力把它它做好。如果把事情背后可控的部分找出来,并做成计划,我们就不会陷入焦虑的虚无当中,因为我们一直有事可做。
  人有这样的习惯,在思考一件事时,会考虑这件事重不重要,而不是思考这件事能不能控制。这种思考方式,会把他们的目光引到对最终结果的担忧上,而不是此刻的行动上
  其实僵化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的问题在于,没有好好区分哪些是我们能控制的,进而失去了行动的能力。比如,僵化型思维就把注意力放在了不能控制的聪明上,而没有放在我们能控制的努力上;应该思维是试图用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去控制世界、自己和他人,如果我们控制不了,就会变得焦虑、沮丧或怨恨;绝对化思维先用绝对化的要求把我们的控制范围无限扩大,又让我们因为受到挫折,放弃自己能够控制的因素。

2.8 近的思维:如何走出焦虑

  一条河流要流动起来,有三个条件:张力、河道和源头活水。创造性思维可以制造张力,控制的两分法可以让张力变成行动力。而找到河流行动的第三个条件---源头活水的方法,就是与现实的接触。
  所谓近的思维,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与它相对应的是远的思维,是指关注想象中的、抽象的、远的事情。这些事情是静止的、僵化的,是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与现实的情景无关。
  近的思维会不断跟现实接触,让现实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而远的思维只注重头脑中的规则,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拒绝改变。在某种意义上,僵化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都是远的思维方式。僵化型思维不看重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不看重我们付出的努力,而是评价我们这个人怎么样,聪明不聪明,是远的思维。应该思维只执着与头脑中原有的规则,而不关注正在发生的事情,也是远的思维。绝对化思维把意见现在发生的坏事,用永久化、普遍化和人格化的方式进行概括、推演,还是远的思维。正是这些思维比较远,所以很难带来改变。
  总的来说,远的思维容易限制我们的成长,如果固守远的思维,我们就看不到正在发生的事情,新的东西就不会进入头脑,我们的思维就不会发生变化。近的思维,会把我们待到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情里,而用远的思维去想一件事时,我们其实没在事情里面。
  掌握近的思维方式的三条原则:

  • 1、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
      描述性语言,就是不加评价,不用形容词,志勇动词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为什么要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呢?因为评价性语言已经用我们头脑中的观点、想法对信息进行了封装和加工,这样就很难看到事情原本的样子。
  • 2、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只有看到真实的问题所在,才能发现能够控制的部分,进而找到出路。
  • 3、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在用远的语言时,我们总是先判断一个事情的结果,评价一个件事有没有用,再决定要不要做。好像我们需要某种承诺,才能够有所行动。可是,很多时候,一件事有没有用在,只有做完才知道。如果我们不能投入做事,事情通常也做不成。大部分人希望先看见,才能相信。有时候,我们需要先相信、先投入,才能看见想看见的东西。如果我们一定要在头脑中与相处行动的结果,反而会失去行动的能力。

2.9 思维弹性:思维是怎样进化的

  禅宗有一种说法,可以用来形容思维的不同境界。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叫“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叫“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人的思维就是这样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再重新回归简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某件事的理解会呈现螺旋式的深入,最后简单地归纳出某件事情的本质。如果人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方式,也能以这种形式发展,就会具有一种弹性的思维。掌握这种思维的要诀跟倾听很像,就是不要太快确定自己知道的东西是什么,从而为探索其他的可能性留下空间。
  对于这三重境界,可以这样来理解:第一重境界就是把知识当做绝对真理来学习;第二重境界就是知道知识是有错的,所以批判它、排斥它;第三重境界就是重新学习知识,结合知识产生和应用的背景,既知道它有局限性,也知道它有用的地方在哪里
  每次学习新东西,都要努力把原有的东西放下。就算联系已有的知识,也要努力看到其中的差异,这种方式叫顺应。顺应其实就是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来适应新事物。
  顺应很痛苦,因为相比于固守某些绝对真理,我们的思维要经历太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可是,有弹性的思维会不断迎接这种不确定性,让它来改变我们自己。这样,思维才会发展得快,我们才会不断发现原来没有发现的东西。无论是知识演进、技能学习,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倾听和对话,都是如此。
  承认自己所知的是局部知识,对自己的无知保持敏感,给自己很多问题,而不是很多答案。这些问题会逼着你去探索、提体验、去发现新的东西。这样会经历很多痛苦,因为你发现烟油的东西总是不对的。可是你会一直进化,会变得有趣、深刻而复杂。
  在顺应的过程中,最大的发现是别人的想法。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知识、情感,所以每个人的想法都会千奇百怪。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心智的发展就和关系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认知的角度看,对新东西的开放代表着顺应的认知倾向。从关系的角度看,这可能代表着我们对其他人的态度,是爱、关心和认同。

第三章 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3.1 关系中的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思维进化的关键,是你需要知道,所有知识都是局部的知识。这不仅仅是简单罗列更多不同的东西,而是对同样的东西有更多更深的理解。
  当我们从个体的角度来思考自我时,我们会假设存在一个稳定的、独立于他人的自我,这个自我决定我们的想法和行为,构成我们的个性。但是,如果我们用关系的视角来思考,就会发现,关系对自我的影响远比“背景”要复杂和有力量的多。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很多时候就是在关系中被塑造的,就是适应关系的产物。并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每个关系中都有不同的自我。不是个性,而是我们所处的关系,决定我们的想法和行为。如果我们表现出我们不想要的行为,那不是我们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所处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关系中自我的四个层次:

  • 1、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
      比如在家庭中有家庭关系,在工作中有工作关系。
  • 2、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是不同的
  • 3、决定我们行为的是我们所处的关系,不是我们的个性
      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所谓的人格或个性,不过就是人在某一段特定关系中的行为、语言和情绪表达方式。是所处的关系,而不是个性,决定了人的行为。
  • 4、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我们思考问题的维度会发生重大变化
      从关系的视角来理解,每个人在不同关系中的自我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可以去不同的关系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你也不需要再给自己贴上一些个性标签,而是会去审视,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导致了现在的行为。同时,也不会轻易职责别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奇怪的个性,而会去理解什么样的关系让他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这既增加了自我发展的潜力,也扩展了改变的空间。

3.2 关系中的角色:解锁更多自我可能

  角色的本质,是人和人在关系中产生的一种行为期待,是关系里的人通过达成的隐形契约。
  当别人和我们说一件事时,他对我们是有角色期待的。这种角色期待提供了行为线索,让我们不自觉地顺应,做出符合别人期待的行为。
  调整角色的三个方法:
   1>首先,在回应对方前先想想,对方把我们放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上?我们是否接受这个位置和角色?
   2>其次,如果我们和别人相处时,感到一些不舒服,就要思考,说不是我们的位置或角色有问题。
   3>最后,如果我们对一个人有期待,不要在语言上要求他,而是要像我们期待他的样子那样对待他。当然,前提是我们要真诚地相信这个人有值得期待的一面。

3.3 关系中的语言:人际关系的密码

  前文说过,角色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期待。决定我们言行举止的,不是个性,而是我们在关系中的角色。
  人和人之间的互动,都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表面上,我们在讨论很多内容,其实重要的是,内容背后暗流涌动的关系。如果我们只顾着对表面的内容信息作出回应,看不到背后牵动我们情绪的关系信息,就会造成很多无解。可以说,关系的语言,就是说话者通过讨论的内容,来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能理解关系的语言,就掌握了理解人际关系的密码。
  关系的语言是对人不对事。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关系好了,什么事都可以谈;如果关系不好,谈什么事,其实都是在谈关系。谈论的内容是表,谈论双方的关系是里。
  一个经典的场景:情侣吵架。男人说“我错了”,女人说“你错在哪了”。从关系的角度来看,男人说“我错了”的时候,其实是在说“我不想跟你说了”;女人说“你错在哪了”,其实是在说“我不想你这么敷衍我”。在这个时候,沉默是不行的。从内容的沟通上看,沉默是没有内容的,从关系的沟通上看,沉默更多时候是在表达负面的敌对情绪。此时岔开话题也不行,因为在关系的沟通上,岔开话题其实还是在说“我不想听你说了,你说的话不重要”。
  那么如何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呢?有三点可以参考:
   1>只有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能解决关系问题的机会。
   2>在了解了关系的语言后,要学着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并从关系的角度来回应别人说的话。
   3>在讨论事情之前,要先考虑怎样才能在角色上达成共识。

3.4 关系的互补:系统如何塑造你我

  在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角色就像一个拼图,是他们把彼此塑造成现在的样子,共同完成系统这个大拼图。
  三种典型不健康的互补关系:
   1>在家里或团队里,一些人特别能干,另一些人特别不能干。
   2>系统通过把某个人变成一个有问题的人,来维持系统的平衡。
    有时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孩子,忽然就不想去上学了,或者沉迷网络游戏。表面上看,这是孩子自己的问题是她们抗压能力差,或者不听话。实际上,经常是父母之间关系不好,孩子忽然出现反常的问题。父母一着急,就不争吵了,开始为孩子奔波。如果他们的关系需要靠孩子出问题来维护,那孩子就很难好起来。
   3>角色错乱,即系统中的默写人承担了其他人该承担的角色,并把所有人都固定在错误的角色上,这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常常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
  互补关系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固定角色抹杀人更多的可能性。这会让关系中的每个人都失去改变和成长的机会,甚至就算想要改变,也总是无能为力。
  从系统的角度理解,改变不仅意味着改变某一个行为,更是从改变某个行为开始,重塑一个系统当有所改变时,系统会产生一定的混乱,你会遇到很多阻力。但是,这个系统最终会从混乱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一种有更多可能性的平衡,一种更利于系统中每个人自我发展的平衡。

3.5 不安全依恋:爱如何会变成牢笼

  既然自我不再是稳定的实体,而是关系的产物,那么自我发展的核心问题,就从一个孤立的个体如何创造新经验,转变成一个身处关系中的人如何构建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新关系。
  那么,什么样的关系最有利于自我发展?答案是一种自主性的、有选择的,但能对自我负责的关系。这样的关系有两个特征:第一:不会轻易被他人的情绪影响,能够自由地做出选择;第二:能够不断探索新的关系,能够发现更可能的自己,而不是被绑在某段关系或固定在某个角色中无法动弹
  在对孩子时,依恋是一个感情通道,它既能把安全感传递给孩子,也能把不安全感传递该孩子。这种不安全一脸在影响自我发展时,主要有三点:
   1>如果是父母的问题,尤其是母亲的烦恼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我们就很难再有好奇心去探索世界,也很难发展出自己的技能。
   2>如果因为不安全感而习惯去观察别人的情绪,我们会很容易对别人的情绪反应敏感,无论是家人还是同事。
   3>不安全的依恋会让我们和母亲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从而很难发展自我。
  越是不安,人越是会相互靠近。这样,孩子就会和母亲变得非常紧密,缺少自己成长的空间。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逐渐离家的过程。可是因为跟母亲过于紧密的关系,孩子会变得很难离家,去跟其他人建立友情和爱情。
  自我是在关系里出来的,如果没有更丰富的关系,我们就很难发展出更丰富的自我。同时,如果我们心里装着太多别人的感受,就很容易忽略自己的感觉、情绪、需要、欲望,会把他们当做不重要的东西。

3.6 关系的三角花:痛苦的“夹心人”

  比较稳定的关系往往都是三个人的,这是种常见的人际现象。两个人发生矛盾和分歧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冲突。如果有第三人存在,两个人会各自通过跟第三个人的联系,减弱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张力,三个人的关系就会重新变得平衡。
  所谓三角关系,就是当两个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其中一个人或两个人通过引入第三者,来消减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张力,淡化他们之间的矛盾,从而让关系变得更稳定
  三角化阻碍真实情感的表达,回来以下问题:

  • 1、容易让我们产生防御性的隔离
      被三角化的人可能会想,虽然我跟另外两个人没有矛盾,但他们利用我,把我卷入他们的矛盾当中,那我干脆离他们都远一点。可这并不是真的远离,而是为了回避矛盾,不得不压抑对矛盾双方的感情。这时候,被三角化的人开始疏远自己的真实情感。
  • 2、扭曲我们的情感
      在三角化关系里,如果我们要选择一边的话,就要顺从我们战边的那个人,压抑对另一个人的感情。这样一来,情感就不是我们自己的了,而被关系里的某一方给裹挟了,成了他的工具,这同样会让我们无法自由发展自己的情感。
  • 3、让我们感到内疚和自责
      被三角化的人会觉得,都是自己的错,是因为自己没做好,才导致另外两个人有矛盾。
      如果你是正在把别人三角化的一方,那么就要注意,不要把别人当做缓解矛盾的工具,有些冲突和矛盾需要你自己去好好面对。如果你是被三角化的一方,你需要重新回到关系,告别痛苦的“夹心人”角色。你可以跟关系中的每一方讲:我很想和你们保持好的关系,可是我不想卷入你们之间的战争,让我们回到单纯的、我和你之间的关系。记住,无论他们是怎么解决矛盾的,也无论你多么关系战争的双方,这都不是你的战争。

3.7 都是你的错:我们为何相互指责

  很多时候,人们会单纯地将错误推给被人。此时,我们应该用关系的思维看待责任问题,就是意识到:关系里人的行为是互相塑造的,根本没什么明确的因果,也没什么明确的对错。如果没了对错,那出了问题,要怎么办?可以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承担自己在关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管别人怎么样,也不管最终结果怎样。
  简而言之,用关系的角度看待的话,就是:关系里没有对错,也没有好人、坏人,只有相互影响。如果你一直在考虑对方应该怎么做,你就是在视图控制你控制不了的事情。
  回到自身,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责任,这是突破对错思维最直接的办法。因为你是系统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你有了改变,对方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3.8 都是我的错:我们为何会自责

  “都是你的错”是要求别人为我们的感受负责,逃避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责任;“都是我的错”是我们想要为别人的感受负责,承担我们不该承担的责任,令自己生活在不必要的内疚当中。
  往往内疚的情况下,有一种同情心,也有一个隐含的假设:觉得自己很重要,重要到能够影响朋友的决定,甚至能够为朋友的人生负责。
  我们需要承认和尊重彼此的独立性,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轻易越界。有时候我们需要承认自己的限度。不是我们的爱心不够,而是我们的能力不够。边界就在那里,很客观,我们只能承认和遵守。
  “都是你的错”,它的公积是向外的,指向别人的,引发的情绪是愤怒;而“都是我的错”,它的公积是向内的,指向自己的,引发的情绪是内疚、自责和抑郁。有时候,“都是你的错”和“都是我的错”是成对出现的。当“都是你的错”和“都是我的错”形成互补关系,关系的一方会变得越来越愤怒,另一方变得越来越抑郁。虽然关系里的两个人都不舒服,却常常无法改变。
  此时,需要认清自我和别人的边界。边界的含义是,即使是最亲近的人,我们都需要承认,我们是跟他们不同的人。有些困难,只能他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有些决定,只能他自己来做,无论他的决定在我们看来有多糟糕。因为,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如果你总是把关系的错误归给自己,经常觉得内疚和自责,那你也许应该提醒自己:这不是我的错。

3.9 关系的纠缠:亲密关系如何伤害他人

  在纠缠的关系中,因为对方太重要了,我们希望对方能想我们所想。如果对方想的跟我们不一样,这对我们就是一种伤害。如果对方有任何离开的举动,哪怕只是需要一个个人的空间喘口气,这都是对我们的背叛。
  关系的纠缠通常由两个特点:
   1>所有的纠缠都包含相互加强的循环。
   2>所有的纠缠都有形式上的对称。
  任何亲近的关系,家人、朋友、情侣、上下级,都可能出现这样的纠缠。这些关系的纠缠都是从对彼此很深的好感和很高的期待开始的。慢慢地,这种好感和期待就变成了对对方的要求,而对方并不总能满足要求。于是,两个人之间开始有怨气,互相指责。最后,一段良好的关系,因为考得太近,变成了相互的伤害。
  在关系的纠缠中,我们真正害怕的也许不是内疚,也不是失望,而是情感上的原理
  所有的纠缠,究其本质,就是我们既不承认对方跟我们有差异,也不远就此放手。既不愿意承认我们满足不了对方的期待,也不愿意承认对方满足不了我们的期待。拼了命想把对方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也因为改造失败而责怪对方不配合我们。
  我们要学会原谅,不是宽恕对方,而是给自己留空间,用来摆脱纠缠,发展自己。

3.10 课题分离:如何解决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烦恼的根源是: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这会让一个人很容易变得敏感内向,受他人情绪的影响,活在别人的评价和期待中。甚至把别人的期待变成自己的期待,把别人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而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就是越来越能分清楚别人的事和自己的事、别人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这种课题分离,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建立健康关系的基础
  用“课题分离”的思路来看人际关系的话,要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课题做好,而i只负责把你的课题做好。至于判断一件事是谁的课题,有一个简单的注重呢:看行动的直接后果是由谁来承担。谁承担直接后果,那就该谁负责。
  很多人际关系问题,都可以用课题分离的思路来解决,比如:
   1>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需要
    从课题分离的酵素思考,“表达需要”是我们自己的课题,而别人接收还是拒绝,那是他们的课题。我们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探测他人需要的敏感雷达,而看不到自己的需要
   2>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别人
    别人遇到困难,提出请求,那是别人的事;可是接受还是决绝,那是我们自己的事。不能因为自己拒绝起来有困难,就抱怨同事不该提请求。如果我们选择拒绝, 别人怎么评价,那是别人的事。它既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也不是我们能剥夺的。因此,别热怎么评价我们,不应该成为我们的行事准则。
   3>很多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尝试
    在害怕失败背后,很多人真正怕的是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害怕别人的评价。
  课题分离,就是人际关系中的控制的两分法。归根结底,每个人都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我们真的把自己的事情给做好了,把别人的事情留给别人操心,我们也许就不会担心别人的评价。哪些来自人际关系的烦恼和羁绊,就不会那么让我们困扰。

3.11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如何变得更成熟

  自我在人际关系中的发展,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他人阶段和独立阶段。只有进入独立阶段,我们在关系中才能自由。

  • 1、自我中心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自然地觉得世界和他人是围绕我们的需要来运转的,把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当作别人的需要和愿望,把自己关注的中心当作他人关注的中心。
      可是,我们会逐渐发现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其他人也有自己的需要、期待和意见,他们人并不总是关心我们,很多时候他们只关心自己。然后我们就会渐渐进入第二阶段。
  • 2、他人阶段
      这个阶段里,我们逐渐意识到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差异,并把这种差异理解成一种冲突,进而想要解决这种差异。这个阶段,有两个典型的标志:
       1>把自己放到被动的位置,让他人来决定我们的行为
        这个阶段的人往往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顺从,即为了别人委屈自己。我们会生活在被人的目光和期待中,觉得别人的评价、赞许、关系、愤怒都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们会因为没法满足别人的愿望而深深地内疚和自责,却忽视了自己的需要和价值。
        这种行为背后潜藏着一种隐秘的交易期待:如果我们特别听话,如果我顺从你,你就应该我需要的东西。有时,这种期待知识一厢情愿,当它没能实现时,我们就会选择另一种态度----反抗。可这种反抗只是另一种形式的顺从。因为它没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只能通过反抗别人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也就是说,无论顺从还是防抗,都是把我们自己放到一个被动的位置,并让他人来决定我们的行为
       2>难以容忍差异
        处于他人阶段的人,很难容忍自我和他人的差异。有时候我们会被别人影响,有时候我们想去影响他人、改造他人,让他们跟我们一样。
        越亲近的人,我们越难容忍他们跟我们的不同。可能是因为有时候我们需要通过确认自己和其他人一样,从而获取“我们是站在一起”,甚至“我们是一体的”的感觉,来消除孤独感。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这种差异威胁到自我,于是选择用否认、抹杀、攻击的方式来保卫自己。更多时候,我们是希望通过其他人为我们改变,来确认他们在乎我们、认同我们,进而确认我们在他人心中是重要的。这很容易造成关系的纠缠,让自我在过于紧密的关系中失去发展的空间。
  • 3、独立阶段
      我们有了自我负责的能力和容忍差异的能力以后,就不会在人际关系中轻易掉入顺从或反抗的陷阱,此时就会进入第三阶段-----独立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清什么是别人的课题,把自己和他人分开,还能够理解他人,同时尊重自己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行事准则,按自己的准则做事。

3.12 新关系:关系是怎样进化的

  独立是不是容易的事,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意味着孤独
  一个独立的人,是在心里上真正断乳的人。当他遇到麻烦或心情不好时,他不再对亲人、朋友、同时怀有“理所当然更”的期待。他可以求助,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别人帮不帮他,是别人的课题。从独立的那天开始,他就失去了抱怨的理由和资格。当然,他也不需要对别人的情绪怀有什么理所当然的责任,因为这是别人的课题。去掉了人与人之间习以为常的用控制和期待来维持联系的方式,一个独立的人怎么能不孤独呢?
  孤独,也许正是人生的某种真相。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人能完全理解另一个人,也没有人能完全为另一个人的生活负责。拥有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幻觉,没有人能拥有另一个人,我们只是在各自的旅程中相遇,彼此同行。这种相遇有长有短,最终我们还是会分开,各走各的路。
  也正是因为鄙人没有必要一定对我们好,才有了感恩的理由。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欺骗我们,才会有信任。正是因为我们能够离开,坚守才显得可贵。自由是美德的前提,所有人际关系中美好的东西,只有出于自愿的选择,才会变成一种美德
  独立不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隔离,这是因为,一个人信奉独立和自由,同时也相信人性的善。

第四章 走出人生的瓶颈

4.1 转折期:逆境也是新机会

  每个人都不是静止的,只有把自我放到改变的历程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与自我发展。这个改变的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需要经历很多跨越式的转变,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剧烈的变动和强烈的不安。
  一个人经历了沈阳的转折期,他又是如何度过这些转折期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有一个人,一生都发展平顺,从未经历过挣扎和难事,那这种平顺本身会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挫折,把他变成一个特别平面和肤浅的人。每一个转折期,都在更新我们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都在考验我们的意志和精神,都在给自我增添新的内容。
  自我的发展需要一些特别的张力,才能帮我们跨过某些阶段。而转折期就能提供这样的张力。所以人需要转折期。而怎么经历和度过转折期,也是自我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折期对自我发展有两个意义:

  • 1、更新我们对自我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用各种固定的个性标签来形容自己,比如敏感、内向、自卑等,这是一种静止的视角。而发展的视角,就是意识到人是会变化的。在转变的不同阶段,人的心理状态并不一样。
  • 2、更新我们对自我发展的理解
      用经验的视角看, 自我发展是通过新行为创造新经验的过程;用思维进化的视角看,自我发展是通过接触现实创造新思维的过程;用关系的视角看,自我发展是通过分清“你的”和“我的”来构建关系的过程。  用变化的角度看,自我发展是通过自我的打碎和重构,从旧阶段过渡到新阶段的过程。这个阶段的变化,常常孕育着新经验、新思维、新关系的产生,它是转变的综合,常常伴随着更剧烈的情绪波动,会持续更长的时间。它不是一种发展的量变,而是一种发展的质变
      转变的本质,不是外在的新旧更替,而是内在自我的重构。如果我们顺利地度过了这个阶段,完成了自我的重构,我们心里就会生出一些深沉的智慧,我们会对自己有更多了解,会理顺和自己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坚定而无所畏惧。

4.2 结束:如何脱离旧自我

  转变需要三个阶段:结束----迷茫----重生。自我发展是需要空间的。就像装修一间房子,需要先把旧家具搬出去,才能把新家具搬进来。同样我们只有先结束、先放弃,才能为新的发展腾出空间。
  现实中,很多人对结束存在着多种误解:
   1>误认为结束是一种终结的形式,一种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在转变的历程中,结束不仅不是最终的结果,相反, 它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
   2>容易把结束当作一种应该排除的意外,觉得不是事物正常发展的轨道。事实上,它就包含在自我发展的历程中,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
   3>容易把结束等同于错误。结束并不是修正错误(容易造成埋怨过去行为的情况),而是我们顺应变化的一种形式。结束是以往一段生活的终结,但不是生活本身的终结,它只是我们顺应变化的过程和必经之路。
  结束带来的脱离有三个含义:环境的脱离、身份的脱离和目标的脱离。

  • 1、环境的脱离
      结束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离开熟悉的环境和关系。我们的言行举止是由我们所在的关系和环境决定的,关系和环境规定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所以,当转变发生的时候,我们要先脱离原先的关系和环境,重新思考自己。
      如果在一个环境或一段关系里,你经常感到疲惫、沮丧,甚至绝望,让你不敢想自己的未来,那也许就是需要转变的信号
  • 2、身份的脱离
      当我们脱离了原有的环境和关系时,我们其实也脱离了这个环境和关系附带的角色和身份。身份是什么?它是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也是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是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上,我们和他人达成的共识。这个身份的意义是稳固的,它既限制了我们,也给了我们足够的安全感。
      当我们脱离原有的关系和情境时,对身份产生困惑是很普遍的现象。结束时,脱离的身份越是接近自我定义的核心身份,转变带来的痛苦就越是强烈。
  • 3、目标的脱离
      人是根据目标来组织生活的。目标有我们过去的投入,也有我们对未来的期待。可以说,目标界定了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界定了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当我们选择结束的时候,常常意味着,我们同时放弃了曾经坚持的目标。
      可是换个角度思考,目标在组织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会让我们的思维变的狭窄,让我们只看到和目标相关的部分,甚至让我们没法思考目标本身是不是值得的。
      如果以目标为标准来思考,脱离目标也许意味着失败。可是,我们获得了一个机会,去重新思考生活中有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其实没那么重要,我们可以重新寻找一个更有价值、让我们更快乐的目标,这对自我发展至关重要。

4.3 迷茫:如何孕育新自我

  迷茫源于意义感的缺失。意义感有两个重要来源,一个是目标感,人是通过有价值的目标把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连起来的。如果没有目标,工作和生活都会变成一种凑合的状态,这时候,人就会变得空虚、缺少力量。另一个是人际关系。事实上,人的意义感是在关系中编织出来的。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很孤独,缺少亲密关系,不知道谁真的在乎我们,我们又真的在乎谁,我们同样会觉得空虚和无聊。
  结束的后面会紧跟着一段迷茫的时期,是因为我们跟原来的关系、原先的身份、原来的目标脱离的时候,我们就暂时失去了产生意义感的土壤。旧的生活已经过去了,而新的生活还没有到来。我们被留在意义感的真空里,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会去到哪里。
  迷茫期像一个特别的容器,不过这个容器装的不是空间,而是一个特定的人生阶段,在这个容器里,我们需要整理过去,孕育未来。在迷茫期,人们容易产生三种典型心理:

  • 1、试图回到过去
      这种回到过去不是行动上的,而是心理上的,我们会以各种方式跟过去建立联系。结束常常意味着损失,而损失常常会带来巨大的痛苦。如果痛苦进一步加剧,我们不仅会把现在跟过去比较,还会有一种想回到过去的反应。
      产生这种想法,不是因为我们的心理素质差,而是大脑面对结束和迷茫的方式如此,大脑会本能地抗拒变化。迷茫期是痛苦的,所以我们会逃离迷茫,回去。可是当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回不去的时候,我们会有第二种反应。
  • 2、想要尽快结束迷茫,到达未来
      转变有它自己的节奏,就像没法略过冬天去经历春天一样,如果你急着让自己更积极、更充满自信,反而会打破转变的节奏。这段时间,也许你可以允许自己难过,允许自己无所事事。
  • 3、敏感
      这种敏感不是我们常说的性格上的敏感,或者对人际关系的敏感,而是对美、对超越日常的精神生活、对灵性的敏感。
      迷茫期,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发生,却是十分重要的一段时期,旧的意义被慢慢清理掉,新的意义正慢慢长出来。就像萧索的冬天在积蓄春天的力量,迷茫期也在积蓄重生的力量,有无相生,如果说迷茫期是“无”的话,“无”里面有一种张力,蕴含着“有”。

4.4 重生:如何重建全新的自我

  重生的两个要素:

  • 1、偶然和意外
      重生依靠的是生命本身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常常会在生活中遭遇限制和挑战的时候迸发出来,它会和生活现实结合,让我们的人生产生一些奇妙的变化。
  • 2、另起炉灶
      我们需要跟原先的目标分离干净,既不是想着避开原先的伤痛,也不是想着去弥补损失。重生需要一种容纳变化的能力,也需要我们有放下原先经历的能力。有时候,只有承认损失,我们才能真正放下,重新开始。
      有时候,结束就是结束,如果我们一直惦记着弥补存世,就没有办法真的结束,重新开始。有时候,我们得学着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趴下,承认失败,才会发现,原来可以换个地方重新来过。放弃并不比坚持容易,它同样需要勇气。有勇气接受损失;有勇气放下旧的,开始新的;有勇气放下熟悉的,尝试不熟悉的;有勇气放弃更容易的,选择艰难的。
      重生是心理结构的重组过程。在结束阶段,我们从原先的环境、身份和目标中脱离;在迷茫阶段,我们会跟更深更广的精神领域建立联系。而在重生阶段,我们获得一个新的目标、新的认知结构、新的意义感。相比于原先的认知结构,新的认知结构会变得更有智慧、更能容纳损失和变动,也更能适应新的现实。
      重生也是自我重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我们自己身上原本存在着很多个自我,其中某个最重要的自我因为自身的限制被剥离了,而另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自我成长了起来。最开始,也许我们只是把最后一个自我当作爱好,当作繁杂人生中一块小小的自留地来培养。但在转变期,因为后一个自我更符合我们内心的价值观,也符合外界环境的需要,忽然有一天,它就变成了我们的主要身份。
      同时,重生是人生重组的过程。我们人生中辅修的东西已经在变动中脱离了,而人生中有活力的部分被保留了下来,并进一步扩大。我们有了新的身份、新的事业、新的自我,我们重新出发,编的更加灵活和坚韧,直到下一次转变到来。
      生命总是会为自己寻找出路,无论前面的阻力看起来有多强大。

4.5 职业转变:如何适应职业变动与转型

  工作不仅是我们参与社会的途径,也是塑造自我、体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每一个职业背后,都有一个自我。真正的自我,是在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职业转型的过程,就是选择其中一个可能自我,让它跟世界发生互动的过程。如果这个可能自我在现实中是适应的,那它就会逐渐成长起来,成为真实的自我。如果它是不适应的,那我们可能就要换一个,重新做类似的尝试。如果我们已经转型成功,回过头来,会有一种“一切理当如此”的感觉。可实际上,在萌芽期,这些可能的自我知识我们心里的一个念头。
  一个可能的自我,怎么从一个念头逐渐成长为一个可行的选择呢?有两个原因:

  • 1、这个可能的自我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它对我们有某种特别的吸引力,我们对它有种特别的亲近感。
  • 2、我们需要去尝试。
      职业转型是一个试错过程,中间有很多的反复和纠结。在这个过程中,计划通常是排不上用场的。只有尝试的反馈能告诉我们对未来职业的摄像到底是对还是错,如果要改进,更真实的路在哪里。
      当然,并不是所有尝试都是顺利的。有时候,尝试需要兜兜转转很长时间,我们才可能看到一个可能的自我朝理想自我转变的影子。这时候,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新的使其:自我的过渡期。
      在过渡期,新的自我和旧的自我一起共存、竞争,逼迫我们做出选择。而我们会不断跟自己讨价还价,拖延做选择的时间。这种拖延,既是因为那个旧的自我会带来损失,更是因为我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这种焦虑,是我们面对结束时经常遇到的。
      在过渡期,旧的自我和新的自我还在不断地此消彼长,我们会一直处于撕裂的、焦虑的状态,直到某个契机表明,我们不能再逃避选择了。这是和,真正的转变就来了。
      这就是职业转型的过程-----从哪个萌芽期的念头,到不断尝试,到新旧自我相互撕扯的过渡期,一直到转型完成。

4.6 关系转变:如何应对关系的结束

  关系是幸福感和意义感的来源,关系里有我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因此,关系的转变会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关系的转变中,最痛苦的就是关系的结束。失恋、离婚,或者亲近的人的意外离去,总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痛苦。
  是去了一段关系,意味着失去了一个自我。这种是去不像从一块完整的饼上掰下来一块那么简单,它同时会改变剩余的部分。因为,当这段关系存在时,我们会给予这段关系很多意义。
  在关系结束阶段,常常有三种方式来抗拒结束,常常有以下三种:

  • 1、对挽回的幻想
  • 2、把对方和关系理想化
      一段关系走向结束,一定是有原因的。有些时候,处于对失去的恐惧,这段关系会在我们头脑中变得光芒四射,对方会忽然变得异常理想,以至于我们会不停哀叹,自己没把握好这段关系。这其实是大脑玩的把戏,它用这样的方式督促我们去挽回这段关系,以避免结束。
  • 3、让自己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
      有人会选择让自己悲伤,也不远承担结束的痛苦,因为后者带来的情感冲击可能更大。停留在过去有什么好处呢?大概是我们心里还能生出一些虚幻的希望,我们可以借由这种希望来对抗孤独。而承认了结束,就是从心底承认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所爱的人。可是,不经历结束和迷茫,我们就不会重生。
      结束有五个阶段: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抑郁(迷茫)、回归平静。
      该怎么接受结束呢?去承认损失,去哀悼,去迷茫,去失声痛哭,然后固执地相信会有新的未来从生活中成长起来,哪怕现在还看不到这个未来。
      我们很容易对结束有一个无界,以为结束就是没了,就是某个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此消失不见了。也许一段关系的结束意味着我们再也见不到他(她)了,但结束并不意味着消失,关系会一直存在。只不过,以前我们是存在于这段关系中,现在是这段关系存在于我们心中。当我们从失去的关系中重生以后,就重新获得了这段关系。

4.7 转折期选择: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此时的选择有以下原则:

  • 1、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经济学的模式是这样的:我们会考虑风险、收益、机会、成本等各种利弊得失。经济学也不一定只考虑经济的因素,它的核心特征是把各种好处和坏处做加减,然后进行比较。在这样的决策模型中,我们需要的是如何获得更完备的信息,来准确地预测未来。
      这种模型有两个弊端:1、谁也没有足够的信息预测未来;2、在这样的模型中,我们并没有做什么选择,我们做的只是信息的计算和加工。
      心理选择是另一种思考方式,在这种选择模型里,我们不再问将来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回到现在的选择本身。如果我们把选择放到自我转变的背景上,把选择看作是不同自我的竞争,那我们就要像,每一个选择背后可能的自我是什么?我们想成为哪一个自我?又愿意为哪一个可能的自我站台?
      一般情况下,“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心理选择比“我能赚多少钱”这样的经济选择更难一些。因为前一种选择意味着更多责任,意味着在不确定的状况下对自己负责的勇气。
      选择的真正含义,是要用承担选择的后果来体现的。对于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选择,我们是没有什么人可以依靠的。这很容易让人焦虑,所以我们才会想从这样的选择中逃开,用经济学模型寻找一个确定的答案。可是,选择就是成就自我的第一步。我们就是在用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那个想成为的自己。因此,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要清除自己究竟是根据什么做出的选择-----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 2、环境还是自我创造
      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
      也就是说,不应该把由于当做决策的契机,而是当做自我探索的契机。自我的形成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如果我们坚定了选择的依据是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风险就不再是决定选择的因素,我们只会从它能否帮助我们实现志向的方面考虑。

4.8 创伤后成长:如何重建意义感

   人有强大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人类获得的重要能力,都是从对失去的适应中得到的。越是复杂和艰难的环境,越逼着你发展出特别的能力和智慧来适应它。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些能力和智慧能用到其他方面,变成你的资源和财富。
   人生中很多重要的东西都是从失去中得到的。有些失去是我们主动选择的,有些是没法选择的,这些失去常常给人带来很多创伤。有时候,创伤不仅意味着伤害,还意味着成长的机会。有时,怎么看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有时候甚至比遇到的挫折本身更重要。创伤会改变我们,可是我们如果只看到创伤的害处,那这种害处会因为我们的重视而加重。
  成人世界里,主要有三个隐秘而天真的假设:认为世界是友善的,认为世界是公平的,认为世界是安全、可控、可预测的。这三个基本假设组成了这样的观念:只要我做一个好人,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努力工作,就能平安幸福地度过一生。这不是某个人的假设,整个社会都在维护这几个假设。
  就像经历风雨的树一样,人是会适应的。基本信念坍塌之后,艰难的重建就开始了。就像盲人的触觉会变得灵敏,一个没有手的人,他的脚会变得灵活一样,我们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也会在创伤后进行重组。在创伤的逼迫下,我们保修在这三个天真假设之外,发展出新的认知结构,否则就可能变得怨天尤人,埋怨这个世界为什么不公平,或者变得过分敏感,用退缩来躲避可能的危险。在适应创伤的过程中,有些人发现了自己从未想过的潜能,打破了自我设限;有些人发现,只有家人和朋友才是最值得珍惜的人;有些人开始致力于帮助他人,并在自我奉献中找到了新的价值和意义。
  无论如何,人就是这样适应创伤的。在创伤中,关于世界的一些天真的信念坍塌了。可是,就像一所不牢靠的房子坍塌了以后,建造房子的转头还在,我们可以用这些转头建起新的、更牢固的房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重新看待生命中的选择,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在虚无中去创造能支撑我们的人生意义。

4.9 故事:如何赋予经历意义

  人格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基本特质
    最低的层次,也就是通常理解的内向、外向这个层次的人格。一些心理测试都是在这个层次上的。
   2>个性化的应对方式
    我们的目标、防御机制、信仰,我们在人生某个阶段的生活任务和中心。这是我们为了扮演好现在的角色,完成的现阶段的人生任务发展出来的人格特质。
   3>人生故事
    人随时随地都在编织自己的故事。生活的意义就源于我们对自己人生故事的理解。可以说,整个人生都是在完成一个独特的故事。
  面对挫折,常常有两类故事:
   1>拯救式的故事
    在这类故事里,通常有一个糟糕的开头,主角会遇到各种困境,但随着不断努力与探索,他会不断走出这些困境,过去的纠结可能豁然开朗。即使痛苦无法彻底消除,他也会积极地接受,去获得内心的安宁。如果我们秉承的是拯救式故事的想法,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就会预测,自己会逐渐走出困境,从中学习到人生智慧。
   2>污染式故事
    主角最开始的生活还不错,但是现实会逐渐把原先不错的生活打破。他会遇到各种麻烦,麻烦就像污染源一样,污染原先的生活。而他对此无能为力,一步错步步错,最终在悔恨中怀念过去。如果我们秉持的是污染式故事的想法,身处顺境的时候,我们会担心好日子长不了,会有糟糕的事情来终结这一切,所以不敢好好享受;身处逆境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命中早已注定的倒霉事来了,转变带来的焦虑和迷茫都会变成证明自己无助的线索。这时候,我们就会很容易陷入悲观和沮丧当中。
  怎么从污染式的故事变成拯救式的故事呢?故事并不在我们之外,我们也没法根据是否有好处来随意捏造故事。但是,我们可以重新赋予事情新的意义,把它变成另外一个故事。

4.10 英雄之旅:自我是如何进化的

  人是用故事思考的动物,我们也会从故事中学习转变的历程。英雄冒险的故事比较特别,一个英雄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启程、启蒙和回归。

  • 1、启程
      在英雄故事的最开始,我们会听到一些召唤,就像我们在工作或关系中觉得疲惫时,偶尔在心里升起的关于改变的念头。这些召唤提醒着我们,某些重要的东西正在从心里小时,某种已有的力量正在衰退,或者某些伤痛需要疗愈。而在故事的开始,我们对这些召唤的感觉是陌生的,甚至是排斥的。因为这些召唤挑战了我们对日常生活的假设,也挑战了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我们会把这些召唤当做偶尔的异想天开,想要忘掉他们。可是,这些召唤总是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好像在提醒我们是该有的宿命一样。
      慢慢地,我们不再抗拒召唤,开始认真考虑它们,虽然这通常意味着巨大的变动、麻烦和危险。最终,我们克服了对变化的恐惧,决定顺应召唤,勇敢上路。
  • 2、启蒙
      如果启程阶段意味着从日常的生活中离开,启蒙阶段则是在一个超自然的世界中毛线,并让我们获得成长的过程。
      从决定走上这冒险之旅开始,我们就跨越了一个神秘的门槛。以前的世界消失了,现在面对的是一片充满未知、危险和希望的区域。跨过这道门槛,意味着我们已经走出了心理舒适区。困难、挑战、痛苦、危险、未知和巨大的不确定性,都纷纷到来。原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都在新世界完全排不上用场了。我们必须学习新的思维和习惯模式。跨越门槛同时意味着,就算想回去,我们都回不到原来的地方了,必须勇往直前,寻找出路。
      幸运的是,在这段旅途中,我们一般会找到一个特别的守护者。这个守护者也许能在情感上支持我们,也许能给我们提供自己不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也许了解我们要走的旅程。有时候,守护者是一个现实中的人,有时候守护者可能只是一个令人敬仰的榜样、一个神话里的人,甚至可能是一本书或一门课程。同时,旅程仍然是我们自己的,没人能帮我们走。可是,这些守护者能让我们更充分理解自身身上发生的事,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使命是什么。而我们需要建立和守护者之间的联系,感觉他们的存在,这样才会在旅程中走的更加坚定。
      积累了能量之后,就要面对恶龙,恶龙常常不在外面,而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恶龙是一股不好也不坏的力量。是我们自己的贪心、傲慢、恐惧和胆怯,是我们头脑中太多的应该思维,映射在他们身上,把它们变成了恶龙。而与恶龙的战斗就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弱点,并让我们意识到,不是其他人有问题,而是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恶龙就不再是恶龙,而变成我们能够利用的能量。
      如果一个人在和恶龙的战斗中战胜了自我,那他就会发展出新的自我、新的资源,学习到新的技能、新的思考方式。最终,他会收获信心与智慧,不再是那个刚跨过门槛慌慌张张的少年了。这个阶段充满了挣扎、风险和斗争,会引导我们去创造新的认知、新的资源。这个过程可能很艰难也很漫长,可是我们从中收获的东西是原来没法预料的。在和恶龙的斗争中,自我跃迁到了新的层次。
  • 3、回归
      在这个阶段,英雄完成了他的使命,要回到他出发的地方,把他在旅程中学到的东西分享给那些等待出发的人。如果别人愿意,他会在别人的旅程中变成一个守护者。
      祝各位早日踏上自己的英雄之旅

第五章 绘制人生的地图

  我们在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一个心理上的危机。如果顺利度过这个危机,我们就会获得一种新的、更成熟的心理品质,人生也会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没有度过这个危机,他会在下个阶段重现,提醒我们补课。

5.1 人生阶段:如何突破自我中心

  人生阶段,是自我发展的背景。每个人生阶段,都面临着特定的人生发展课题。比如,很多人会在20-35岁的青年期结婚生子,巩固职业发展;在35-60岁的中年期养育后代,培养新人;在60岁以后的老年期面对退休和衰老的问题。这些人生课题,既是生理规律,也是社会规律,更是心理发展的规律。
  从青春期开始的人生前半段,是收集的阶段。我们收集了稳定的自我、亲密关系、职业认同和与之相伴的成就、声望、尊重。到了人生后半段,我们开始是进入分发的阶段,把前半生收集到的东西分发出去,去关注自我之外的他人,关心我们下一代。我们会从对下一代繁衍中获得人生意义。每一个阶段的自我发展,都需要我们客服某种形式的自我中心。只有这样,自我才能从原先的小我中走出来,迎来更大的格局。可以说,自我发展的过程,就是破除自我,从小我到大我的过程。

5.2 青春期:如何确立身份认同

  现代人的青春期普遍长一些,去个宽泛的年龄范围,一般在15-25岁之间,这个二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身份认同。
  在青春期期间,在生理上,处于青春期的人要蛮对陌生的、逐渐成熟的身体和强烈却羞于启齿的性欲;在家庭关系上,他们一方面还依赖着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另一方面开始尝试脱离家庭,为自己争取独立的空间。在社会上,他们一方面开始参与社会,另一方面对社会一无所知。在这个阶段,阻碍我们发展的障碍,是我们对自我形象的过度关注,以及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在意
  在这个阶段的人,正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是谁,才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拼凑出自我的形象和概念。越是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对自我的形象越执着。这种假象的聚光灯下的压力,会带来两种反应:
   1>一种是对社会标准非常顺从
    既然别人的评价很重要,那我就按别人的评价来;既然别人觉得成绩好很重要,那我就努力学习;既然别人觉得金融专业好,那我就去学金融专业。他人的评价就是自我价值的标准,也是选择的标准。如果我得到了别人的赞扬,我就很骄傲;如果得不到,我就很自卑。可是,顺从他人的评价,是无法发展出坚实身份认同,只会把自己变成特别听话的孩子。
   2>一种是对社会标准非常反抗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是通过反抗父母来宣示自己合法的成人身份的。父母觉得应该好好学习,我偏不;父母要问循规蹈矩,我偏不听话。这种刻意的“特立独行”,是通过高速成人“我与你不同”,从而确立“我是谁”。这种刻意的反抗还是会变成另一种在乎,因为他们要确认的价值是建立在他们反对的基础上的。所以,顺从与反抗是同一种东西的两个侧面,在这个基础上是无法建立起自我身份认同的。
  一个人活得身份认同的标志,是对自己负责以及学会容纳矛盾

5.3 成年早期:如何建立亲密关系与职业认同

  成年早期一般指25-35之间,在这个阶段,我们已经建立起身份认同,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自我。但这还不够,一个人总是孤独的,我们需要寻找爱人,通过与爱人分享自我来克服这种孤独。这就是成年早期的核心课题:建立亲密感。亲密感的建立是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意味着生活里不只有我们自己,还有别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亲密感的简历意味着我们的自我扩大了,爱人就是我们自我的延伸。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的角色是最特殊的。亲密关系允许我们暴露自己的脆弱,并把自己的脆弱托付给对方。有人说,亲密关系就是一个人在另一半面前觉得很自在,不需要什么伪装,也不用担心他(她)会怎么想。当这些脆弱的部分能够在亲密关系中被接纳时,他们就不再是我们需要藏着掖着的秘密,不再是我们需要从自我中排斥的部分了。它们会被整合到自我的概念里,让我们更能接纳自己,让我们变得更完整。这是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深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照顾,这比身体上的照顾更重要。
  要获得这种亲密感,需要我们克服三个发展障碍,也就是这个阶段的三个自我中心倾向:
   1>害怕不被接纳
   2>害怕承诺
   3>害怕“被改变”
  如何建立亲密关系的方法,没有标准的答案,其实要做的就是抛开那些所谓的“内心害怕”,可以发自内心地做出如下承诺:
   1>我承诺,即使会受伤害,也愿意投入地去爱。
   2>我承诺,即使错过可能性,即使你不完美,我也愿意去爱。
   3>我承诺,愿意为我们两的关系负责,愿意接受关系的种种限制。
  建立亲密关系的同时,成年早期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就是找一个合适的职业,确立职业认同。建立职业认同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我们接受职业背后的人际关系,并把它当做自我的一部分。职业的人际关系有两层含义:首先,它包括我们和工作伙伴自身的关系;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职业的人际关系还包括我们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有一种说法认为职业有三个层次:生计、事业和使命。这三个层次背后所假设的人际关系是不同的。生计代表的是一种被压榨、被逼迫、不得不为的关系;事业代表的是一种平等、稳定、互惠的关系;使命则变成一种我们为职业对象服务、风险,甚至牺牲的关系。
  职业认同的四个标志:

  • 1、胜任感
      胜任感意味着我们能胜任这个工作,能在工作中体会到能力的成长。
  • 2、承诺
      承诺意味着我们愿意投入到这份工作中,会对这个职业保持某种忠诚,把它视为自己很重要的一部分。
  • 3、报酬
      报酬意味着我们从职业中获得了满意的回报。
  • 4、满足感
      满足感意味着工作和我们的自我没什么违和的地方,我们在做工作时,有一种特别的、本该如此的感觉。更完整的说法是,我们能把自己从事的工作镶嵌到自己整个人生故事里,把它变成人生故事中的一部分

5.4 中年危机:如何应对中年危机

  中年期又称成年中期,通常指35-60岁这段很长的时间。在这个时期,人们对自己的身体重新开始变的陌生,不过不是因为成熟,而是因为衰老。害怕衰老,就是这个阶段的发展障碍。
  在成年中期,繁衍是人们要完成的发展课题。繁衍,除了发生在家庭领域,也发生在工作和社会领域。繁衍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在工作和休闲活动中保持活力、对生活怀有热情和好奇心、积极教导和关爱他人、为社会和他人谋福利、未合公平和正义。
  繁衍的核心含义,就是我们能够借助这些活动突破自我的限制。我们将从家庭里的繁衍和家庭外的繁衍两个方面来看看该如何突破自我的限制,走出中年危机。

  • 1、家庭里的繁衍
      繁衍感的本质是把自己奉献出去,让自己成为孩子的一部分。
      首先,真正具有繁衍感的奉献会尊重孩子的独立性,这其实也是在尊重自己的独立性。其次,当我们的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去关心孩子的成长时,我们的自我看起来被削弱了,其实是被增强了。我们失去了一些自我关注,甚至失去了一些满足自己需要和欲望的机会,但同时,我们获得了一种品质-----关心。这种关心会变成新自我的部分,它的对象既可以是孩子,也可以是自己。也就是说,我们通过爱孩子,学习怎么爱自己。所以,在奉献自我的同时,我们也在加强自我。这种奉献式的爱,是我们客服中年期的发展障碍、走出中年危机的一种方式。
  • 2、家庭外的繁衍
       1>创造性的工作
        创造是一种特殊的繁衍形式。
       2>传承
        年轻时获得长者的帮助,中年时开始帮助更年轻的人,这种传承广泛地发生在工作领域。传承这种繁衍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种是技术上的,一种是关系上的。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技术----武功也好,管理经验也罢,都有着超越个人的存在价值,不应该随着人的老去而消失。及时这些经验是你总结的或者是你在工作中探索出来的,它们在本质上还不属于你自己,而是属于全人类的。你只是他们的保管人。越是重要的技术或经验,你越有传承的责任。如果你接收了这样的责任,那你就通过传承超越了自我。
        当然,传承不仅是技术上的,还有关系上的----那些有经验的老人,愿意辅助年轻人,帮助他们成长,成为他们的榜样和领路人。这是一种带着敬意的担子。它需要我们的付出,而我们在这种付出中超越了自我。
       3>回报社会的使命感
        使命感是传承的深化和扩展,它回答繁衍扩展到我们不认识的人身上。
      繁衍是一种互惠。年轻人在寻找身份认同的阶段,需要榜样和领路人,而老年人在面对衰老的时候,需要能够指导的对象帮助他们发展繁衍感。年轻人和老年人互相需要,这是人类发展出来的突破自我限制、传承文明的特殊形式。

5.5 老年期:如何整合自己的人生

  整合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回顾自己的人生,并找出一种意义来源,“只有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过去的所作所为,才显示出它们的意义”。第二种意义就是把自己纳入更大的人类群体中,把自己看作某种演化进程中的一部分。
  纵使落日转瞬即逝,也无法消解那刻的每。如果说,生命的有限性有什么好处的话,也许就是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所在的每一刻都那么美。

5.6 自我发展:一条不断延伸的路

  人生课题的本质,是对矛盾的适应。人总是处在矛盾当中----自我和他人、亲密和孤独、理想和现实、生和死。在每个特定的人生阶段,都有要面对的特定矛盾,他们构成了生活永恒的张力。
  如果你走的是别人的路,在特定的人生阶段,这些矛盾会给你很大的压力。如果你适应了这个阶段的矛盾,就会收获这个阶段的品质,格局就会跃升到新的层次,行为、思维、关系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如果你走的路不是别人都走的路,或者你面对的课题不是以常规顺序呈现的,那你也一定会在路上遇到矛盾,经历艰难,并通过克服这些艰难,学习到别人没掌握的东西。不过,独特的路是很难作为普通规律归纳出来的。
  人是在对以前自我的不断否定中,逐渐实现自我发展的
  过程是最重要的,任何模糊的但是能够引发探索过程的知识,都比清晰但完结了的知识有价值。知识的价值不是提供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引发思索的过程
  当然,我们还是要有目标,要为目标的成功或失败而欢欣雀跃或伤心流泪。可是我们要知道,目标的意义就是引发这个过程,就行地图的意义是为了上路一样。如果没有目标,我们就没法展开过程,如果太注重目标、太注重结果的成败,我们也会失去这个过程。
  不是有一个“自我”在不停地发展,随着经历的顺境逆境,增增减减。而是这个发展的过程本身,就叫“自我”!

相关文章

  • 《了不起的我》笔记

    第一章 开启行为的改变 1.1 改变之路:每个人都有选择   从困难转变为找方法,最关键的一步是意识到:关于改变,...

  • 《了不起的我》笔记

    这本书之前在店铺里给大家读过,里面的“象与骑象人”、“小步子原理”、“场的力量”都让我记忆犹新,很有意思,...

  • 【听书笔记】了不起的我

    改变会让我们产生恐惧,因此改变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想要开始改变,就要意识到:我们一直都有选择的权利。如...

  • 读书笔记:《了不起的我》了不起在哪

    1、一次必然的“因缘际会” 想要研读《了不起的我》这本书的计划“蓄谋已久”,也是因为觉得自己前三十年的路走得实在跌...

  • 2022-02-17 《了不起的我》读书笔记

    《《了不起的我》读书笔记 本书作者“陈海贤” 你要走多少路, 才能成就你的了不起? 鲍勃·迪伦曾写道:“一个...

  • 《了不起的我》——了不起

    作者:陈海贤 如何拥有一个更好的人生? 改变 改变非常难,其实难在你心里。 人生突破的本质是心理系统的更新。 改变...

  • 读书笔记:了不起的我

    名称:《了不起的我 —— 自我发展的心理学》 阅读时间:2019-10-29 - 2019-10-31 (3天) ...

  • 《了不起的我》读书笔记

    他们需要改变,可他们的思路却是证明改变很难。 你其实一直有选择。当你告诉自己不行的时候,你已经做了选择;当你待在一...

  • 《了不起的我》读书笔记

    最近将陈海贤老师的新书《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读完了。海贤老师在最后一章结束时留了问题: 这本书里,最打动...

  • 《了不起的我》读书笔记

    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在你存在之前,这个世界就已经存在了。在你死后,世界还会继续存在。那你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也许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了不起的我》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xp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