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367471/4872903e791fab6f.jpg)
1
下一个被裁的是谁?
互联网裁员潮持续蔓延。2月15日,滴滴CEO程维宣布滴滴整体裁员比例将占全员的15%,涉及2000人左右。36岁高速收费员因收费站撤销被下岗的新闻还在耳边。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当裁员寒冬未褪,无人能独善其身。当企业战略调整,当AI技术迅猛发展,为钱卖命的我们不禁自问:
“我会被炒鱿鱼吗?”
“刚被提拔,我应该不会收到解雇通知吧?”
我们恍惚中,失去了工作的意义,在怀疑中战战兢兢。
“不指望加薪,不丢饭碗就好”
“不求年终奖,只求留下来”
然而,这次留下了,下次还会留下来吗?
2
留下来,还是离开?
如果裁员潮不来,呆惯舒适区的我们,似乎不太会想起上面的问题。等“黑天鹅”从天而降,嘲笑那些“想多了的人”的我们已经迟了。
正如随机性的存在,任何如“蝴蝶效应”的事件都不是偶然的,是多个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无论侥幸留下,还是黯然离开,面对这种黑天鹅,你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打造成一个硬核自己。
3
成长才是王道
呆在舒适区,做着大企业里一颗完全不理解自己工作意义的螺丝钉,是大多普通人工作的写照。在传统家庭看来,大公司的薪资和制度保障是年轻人工作的首选。
呆在大企业里,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努力工作就会有最大的回报。
但是,一家自身难保的公司为了自救,往往第一个牺牲的就是努力工作的人。因为这部分人的工作,可以由“更努力”的人替代掉。
不想被裁,或者被裁后能快速找到出路,我们就要用努力成长,代替努力工作。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达利欧在《原则》一书提出:所谓成长就是今年的你觉得自己去年是一个傻逼。
如果你没有成长,那么老去的年龄,对你来说,只是工龄的虚增。
4
深挖技能,成就硬核的你
提出“黑天鹅”理论的纳西姆在《反脆弱》提到一种杠铃策略:从离开办公室到上班的时间,我都会将白天的工作抛诸脑后,完全自由地从事我认为最有价值和最有趣的工作。
如果你现在的工作是你认为最有趣和价值的,那么你需要做的,是深挖技能,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以前你不会用EXCEL,不会写文案,不会演讲,那么你要做的是啃下硬骨头,消化成自己的能力。
当被裁时,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如果你现在的工作只是你谋生的手段,那么你需要做的,是找到你认为最有趣和价值的事情。寻找各种可能,无论是看书、买课程、听讲座、咨询牛人,找到内心真正渴望和真正热爱的东西,然后刻意练习。
比如,你对摄影感兴趣,考虑成为职业摄影师的可能性。看看别人是怎么成为职业摄影师的,看看你是否在拍摄时打鸡血,看看你是否在奋力修图时依然忍受并且热爱如一。
当被裁时,我们才有底气华丽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