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HANK3基因和自闭症》一文中,应一位家长的要求,椰菜君简略谈过SHANK3基因。据估计,约1%的自闭症患者携带有SHANK3基因突变,因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闭症基因。此后,在《SHANK3基因和自闭症:希望在路上》一文中,椰菜君又提到过,动物实验表明,虽然越早越好,但即使到了成年,SHANK3基因缺失导致的症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可逆转的。
很显然,除非到基因编辑技术相当成熟那天,修改患者体内的SHANK3基因还是一个梦想,远水不解近渴。难道没有什么药物,最好是现成的药物,能够帮助这些患者呢?治愈暂不奢望,能缓解症状也是很好的啊!
根据新近的一项动物实验,还有曾经的两项临床病例,百年老药,锂剂——是的,就是锂电池里面的那个锂,或许能够切实帮到他们。
2015年的时候,法国一家医院的医生,在《BMC Psychiatry》上面通报了两项病例,都是携带SHANK3基因突变的自闭症患者,都在青春期出现严重倒退,都在百药无效后,医生无奈使上锂剂,问题都迎刃而解,并且还非常漂亮。由于原文篇幅较长,此处只简单翻译一下第一个病例。详情请点击文后的阅读原文,是免费获取的。
患者是一名21岁男性,在6岁时确诊为自闭症。那时候他能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词汇,能理解字面意思,会用单词和短句提出要求。虽然有严重的智力障碍,但没有运动方面的问题,喜欢运动并且每周骑自行车数个小时。
在13岁时,患者从自闭症护理中心转到普通自闭症所后,语言能力开始退化,运动逐渐减少,不再骑车,自理能力也逐渐丧失。冲动行为与冷漠交替出现,还有睡眠障碍和失眠。
15岁之后,倒退日益严重,患者不得不开始住院,接受多种精神药物的治疗。然而问题是,这些药物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更多。比如苯二氮卓类药物可减轻紧张症状,但不能控制冲动行为,还引起言语兴奋、精神错乱和失眠。
在患者19岁的时候,精疲力尽的医生无奈之下给他使用了锂剂,剂量高达1.5克每天。随后奇迹出现,患者症状开始出现好转:恢复了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大小便不再失禁,冲动和攻击行为消失,开始参加不同的运动直至恢复了骑单车。甚至睡眠障碍也消失了,不再需要褪黑素的帮助。在使用锂剂一年后,患者恢复到13岁之前的水平,并能融入成人的生活。此后经2年随访,表明锂剂治疗可以逆转倒退并稳定症状,而且耐受性良好。
这位患者这几年的状态变化可以用下面的图直观显示:
请注意CGI表评估值越小,患者状态越好。
下面这个行为量表评估变化就更直观了:
作为病例报道,这样的治疗方法一般不具有可推广性。但是考虑到两位自闭症患者都是SHANK3基因突变携带者,都是在青春期出现退化,都是服用锂剂后逆转了退化,其中必然有什么原因值得深入研究。
这样的研究,在5年后出现了。美国布兰代斯大学的研究者最近发现,缺失SHANK3的神经细胞会丧失突触的伸缩能力和可塑性,但只要给它们吃一些锂,这些能力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不仅如此,给缺失了SHANK3基因的老鼠服以锂剂,这些老鼠原本严重的自我梳理(模拟刻板行为)出现显著的改善,从平均45分钟减少到30分钟。
锂剂作为精神药物有上百年的历史,现在还在临床使用,已经累积了充足的医疗资料,同基因编辑相比,想验证它的效果真是举手之劳。。。虽然副作用不可忽视,但至少解燃眉之急吧?
参考文献:
Lithium as a Rescue Therapy for Regression and Catatonia Features in Two SHANK3 Pati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Case Reports. BMC Psychiatry. 2015 May 7;15:107.
Autism-Associated Shank3 Is Essential for Homeostatic Compensation in Rodent V1. Neuron . 2020 Mar 10; Online ahead of print.
声明:本公众号提供的是科普文字,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由于才疏学浅,谬误难免,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