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死教育

生死教育

作者: 吐字画心 | 来源:发表于2024-07-06 23:16 被阅读0次

“生”和“死”,意味着人生命的始终。我们发现,当有新的生命降临时,所有的亲人是开心的。同样在某个生命结束时,他的家人会伤心得痛哭流涕。

有人说,大家的目的地都是一样的,从出生的那天起,就不得不走向死亡。有的人从容淡定,坦然面对,有的人却贪恋人间,拼命与死神抗衡。

老年人见惯了生死无常,年轻人无法接受命运多舛,至于小孩子,他们更不明白那些人生的大道理,也理解不了大人的喜怒哀乐。假如当死亡来临时,如何让年幼的孩子接受呢?

影视剧中很多大人会对孩子说,那个去世的亲人去了遥远的地方,至于是什么地方,等孩子长大了也就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爱的谎言。

在一部电影中,小女孩的爸爸得了脑瘤,他在放弃治疗后,决定编织一个美丽的谎言,为了让女儿快乐接受。他说自己是外星人,要去外太空执行任务,守护人类的地球家园。

小女孩听上去,觉得自己的爸爸太酷了,无限的崇拜感。最后孩子爸爸感觉自己快不行了,便选择提前与女儿告别。小女孩问爸爸,他执行完还会回来吗?没有得到回答,她哭着呼喊爸爸,不让他去执行任务,她不愿失去爸爸。

女孩的爸爸走进一个隧道,也就是所谓的黑洞,然后天边的云朵间出现了一个类似宇宙飞船的黑影。小女孩相信爸爸去了外太空执行任务。然而等自己长大后,她一定会明白事情的原委,她会不会恨爸爸欺骗她呢?

作为大人,我们希望孩子的世界是明亮的,甚至是富有童话色彩的。然而我们却无法避免黑暗,逃避痛苦。关于死亡的教育,在最近一部大伙的剧中,给出了另一种演绎方式。

玫瑰的女儿小初看到一只可爱的兔子死了,她非常的伤心。玫瑰和家明想尽了各种办法,让小初平静地送走了兔子,并从伤心中走出来。他们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和接受死亡。

后来家明因病离世,玫瑰也清楚地告诉小初,让她明白,每个人都是会死的。虽然表面看起来,这件事会让年幼的孩子害怕,甚至伤心过度,但是却让孩子对生命有了更多的认知。这也是生命教育的一种。

如今的孩子越来越聪明,有时会不停地发问,大概脑袋里真有十万个为什么吧!关于“生”和“死”的教育,到底该如何同孩子交流呢?相信家长的思想不同,教育方式也不同。

相关文章

  • 生死教育

    我们总是谈三观,却不谈生死观。人对谈死亡讳莫如深,看完路桂军的分享,死和生都是人生的正常规律,人对生看为大喜,却对...

  • 生死教育

    今天听了一个生死教育的演讲,人的一生,生老病死,对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我们都是高兴的迎接,对于死亡的来临,却没有给...

  • “生死教育”宜趁早

    有一年在电视上看到一家电视台的辩论节目,辩题是要不要跟小孩子谈论死亡的问题。 正方观点是应该跟孩子谈论死亡的问题,...

  •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书笔记

    北野武先生在书中谈到了生死、教育、关系、规矩、电影的问题。真实,互为因果。 以下文字摘自书中内容。 一、生死的问题...

  • 教育机构生死两茫茫

    受,双减”政策影响,关于进一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减少教培外培训机构,减轻家长负担,政策刚刚推出,全国教育类上市公司...

  • 《奶蜜盐》第十五期父母共读分享会

    ➡本期精读部分:《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之《教育权力一定要掌握在父母手里》、《让孩子知生死——“生命教育”刻...

  •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从最根本的意义来说,生命教育乃是一种全人教育,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

  • 理念14:绿色教育的特征(三)

    绿色教育五个显著特征之其三: 它是“自然发现”的教育。绿色教育遵循天人互动、生死轮替的自然规律,强调生命返归纯善纯...

  • 读《云南某校学生被害剖析》有感

    招生招财有术, 正风正纪无方, 教育教学易混, 生活生死难扛 。

  • 孩子,是该‘放养’还是该‘呕心沥血’?

    教育和爱情、生死一样,是时代永恒的话题。中国自古就有孔子这样的大教育家, 还有三迁以教子的孟母。孩子的教育,是头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死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jn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