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和“死”,意味着人生命的始终。我们发现,当有新的生命降临时,所有的亲人是开心的。同样在某个生命结束时,他的家人会伤心得痛哭流涕。
有人说,大家的目的地都是一样的,从出生的那天起,就不得不走向死亡。有的人从容淡定,坦然面对,有的人却贪恋人间,拼命与死神抗衡。
老年人见惯了生死无常,年轻人无法接受命运多舛,至于小孩子,他们更不明白那些人生的大道理,也理解不了大人的喜怒哀乐。假如当死亡来临时,如何让年幼的孩子接受呢?
影视剧中很多大人会对孩子说,那个去世的亲人去了遥远的地方,至于是什么地方,等孩子长大了也就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爱的谎言。
在一部电影中,小女孩的爸爸得了脑瘤,他在放弃治疗后,决定编织一个美丽的谎言,为了让女儿快乐接受。他说自己是外星人,要去外太空执行任务,守护人类的地球家园。
小女孩听上去,觉得自己的爸爸太酷了,无限的崇拜感。最后孩子爸爸感觉自己快不行了,便选择提前与女儿告别。小女孩问爸爸,他执行完还会回来吗?没有得到回答,她哭着呼喊爸爸,不让他去执行任务,她不愿失去爸爸。
女孩的爸爸走进一个隧道,也就是所谓的黑洞,然后天边的云朵间出现了一个类似宇宙飞船的黑影。小女孩相信爸爸去了外太空执行任务。然而等自己长大后,她一定会明白事情的原委,她会不会恨爸爸欺骗她呢?
作为大人,我们希望孩子的世界是明亮的,甚至是富有童话色彩的。然而我们却无法避免黑暗,逃避痛苦。关于死亡的教育,在最近一部大伙的剧中,给出了另一种演绎方式。
玫瑰的女儿小初看到一只可爱的兔子死了,她非常的伤心。玫瑰和家明想尽了各种办法,让小初平静地送走了兔子,并从伤心中走出来。他们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和接受死亡。
后来家明因病离世,玫瑰也清楚地告诉小初,让她明白,每个人都是会死的。虽然表面看起来,这件事会让年幼的孩子害怕,甚至伤心过度,但是却让孩子对生命有了更多的认知。这也是生命教育的一种。
如今的孩子越来越聪明,有时会不停地发问,大概脑袋里真有十万个为什么吧!关于“生”和“死”的教育,到底该如何同孩子交流呢?相信家长的思想不同,教育方式也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