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洒的诗絮 (八)

作者: 诺鸫竹隐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05:39 被阅读41次

       

飘洒的诗絮 (八)

        元宵者,元月月圆之宵也。从古至今,上元之夜,从来都是满城灯火,尽情狂欢。你可以尽情享受并极力渲染这种热闹景象,这无可厚非。因为无论是歌舞升平、与民同乐,还是从众从俗,自乐自娱,都是新春伊始应有的心态。

        可是若文学也仅止于此,那文学就无异于插科打诨,近于胡闹了。李白不干,杜甫不干,一切伟大的诗人都不干一一辛弃弃自然也不干。

      请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飘洒的诗絮 (八)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若把这首词只看作是描写元夕的热闹情景而歌舞升平,那真的是不仅辱没了词人,也辱没了文学。

飘洒的诗絮 (八)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何等的想像力呀!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

        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此渲染之法实在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 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为诗词,其味道全在于此。“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还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一一这的确是大学问家的真知灼见。

      不多说了,已有添足之憾。

飘洒的诗絮 (八)

     

2019.2.19.己亥元宵节

相关文章

  • 飘洒的诗絮 (八)

    元宵者,元月月圆之宵也。从古至今,上元之夜,从来都是满城灯火,尽情狂欢。你可以尽情享受并极力渲染...

  • 飘洒的诗絮(一O八)

    纳兰词中这首小令,大家都很熟了一一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

  • 飘洒的诗絮(一一三)

    今天再读陈维崧的另一首词 一一 醉落魄·咏鹰 清代: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

  • 飘洒的诗絮(一一八)

    说起来,接触并喜欢上散曲,是从元杂剧开始的。所谓唐诗、宋词、元曲一一元曲主要是戏剧和散曲。首先自然是《西厢...

  • 飘洒的诗絮(一一六)

    由前一则朱祖谋悼念戊戌六君子之一刘裴村的词,自然联想到谭嗣同的一首一一 望海潮·自题小影 ...

  • 飘洒的诗絮(一一九)

    《长亭送别》(二) 接前次所谓“说来话长”一一 《长亭送别》的戏剧冲突的...

  • 飘洒的诗絮(一一一)

    今天我们学一首“300年来第一流”一一龚自珍的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

  • 飘洒的诗絮(一二四)

    今天,我们再读大剧作家王实甫的一首散曲一一带过曲: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元代:王实...

  • 飘洒的诗絮(一二五)

    前面由词至曲,打住。今上溯读唐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

  • 飘洒的诗絮(一一二)

    今天,我们回溯一下清初陈维崧的词一一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飘洒的诗絮 (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lt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