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港口运营商。2000年在A股上市,2006年实现整体上市,是国内地方港口中仅有的一家整体上市企业。
上海国资委及关联企业持有上港集团43.73%股份,招商局港口下属企业持有26.77%股份,中远海运集团持有15%股份。两家港航央企大幅持股,在地方港口集团中也仅此一家。
上港集团有董事11席,其中独立董事4席,职工董事1席,大股东上海国资委派出3席,招商局港口派出2席,中远海远1席。独立董事和职工董事在涉及股东事务时,理论上应持中立态度。控股股东上海国资委的3席董事,与另2家股东持平,这种董事会架构已经接近无实际控制人类型的公司。所以,上港集团的公司治理,亦不同于大部分港口公司。
2019年,公司母港货物吞吐量完5.38 亿吨,下降4.09%。其中散杂货吞吐量完1.15亿吨,下降23.33%。集装箱吞吐量4330万TEU,增长3.07%。
来看一下主要的经营业绩。
营业收入361.01亿元,下降5.10%
净利润90.62亿元,下降11.81%
扣非净利润86.18亿元,增长13.50%
归母净资产820.56亿元,增长8.62%
总资产1421.77亿元,下降1.52%
净资产收益率11.46%
4月13日市值1006亿元,PE11.1倍,PB1.23倍
公司各项业绩指标遥遥领先于同行,是当之无愧的行业“一哥”。公司是唯一的千亿市值港口公司,总资产略低于招商港口,归母净资产是第二名的2倍,营业收入是第二名的1.4倍,归母净利润是第二名的2.4倍,港口企业ROE达到两位数的仅有两家,上港居第二位。
来看一下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
公司斥巨资参股中国邮储银行(持股4.02%)和上海银行(持股8.323%),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合计为38.49亿元,同比增长约20%,占公司净利润约42%。
公司全资持有的房地产公司“瑞泰发展”,2019年贡献利润5.17亿元,同比下降56%,占公司净利润约5.7%。
由此可见,金融和房地产投资为公司贡献了近一半的利润。
来看一下主业的收入构成。
集装箱板块。收入135.39亿元,同比下降2.16%,毛利率51.38%。
散杂货板块。收入17.03亿元,同比下降6.34%,毛利率11.76%。
港口物流板块。收入201.34亿元,同比下降0.38%,毛利率7.91%。
港口服务板块。收入23.46亿元,同比增长8.14%,毛利率38.85%。
港口物流板块包括货代和航运业务,贡献了公司一半多的营业收入。集装箱业务的毛利率是港口公司同类业务中最高的,也是公司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2019年公司营收下降5.1%,公司解释是房地产业务的收入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从前述指标看,港口与物流业务也略有下降。
2019年公司净利润出现两位数的降幅,扣非净利润则出现两位数的增幅。主要原因是2018年处置下属公司股权,获得了18亿元的非经常性收益。估计2019年港口与物流业务贡献的利润与上年持平或略有下降。
年报中披露的另两个消息也作一下记录。
2015年5月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持有股票4.18亿股。2019年度减持2.44亿股,目前尚持1.74亿股。
洋山四期集装箱码头资产系上海同盛集团所有,委托上港集团经营,经营收入归上港集团所有,各项运营、维护费用及相关税费由上港集团承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