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2日世界读书日,到今天8月26日为止,一共读了13本书,并在简书平台分享了14期读书心得(其中一本书花了两期)。一路走来,真心感谢粉丝们4个月的陪伴。
可能会有人说王书叔读书太慢了,一周才读一本书,网上有些大神一天就能读一本书。
为什么王书叔读书比较慢?
1、读书分两种,一种是精读,一种是泛读。
2、有的书适合精读,有的书适合泛读。
3、王书叔爱挑适合精读的书来读,而精读比较耗费时间。
为什么爱读适合精读的书?
1、泛读帮助扩大知识的广度;精读帮助加深知识的深度。广度决定世界有多大,深度决定世界有多美;
2、网络时代,碎片化信息占据着生活,我们时刻都在泛读,我们的世界很大,我们知道很多,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原因是深度不够。
3、慢下来,给思考留一点时间。
读了14期书,也需要慢下来,留一点时间思考,于是本期,王书叔便对这4个月读的13本书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将它们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芙·勒庞所著,弗洛伊德评价勒庞的《乌合之众》说这是一本当之无愧的著作,勒庞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的内容:人们总是认为,人在集体中不需要承担责任,所谓法不责众,往往容易冲动行事,盲目跟风,不计后果。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以下几点:
1、集体中的人往往自我意识消失,因此做出的决策往往缺乏理性,不要盲目跟风。
2、社会舆论有时往往容易被集体绑架,要懂得思考问题的本质,不要被表面形象迷惑。
例如之前网上流传的关于海苔用塑料造假的视频,就是利用了集体对食品安全关注的心理,导致朋友圈的跟风转发,制造了大量的舆论。
而事实上,用塑料去人工加工海苔的成本,反而比直接拿自然海苔加工更贵,没有哪个商家会傻到这个地步。很显然在集体跟风行为中,人们都丧失了应有的理智。
除此之外,集体之中人们的行为往往容易被放大,传染和暗示。具体原因这本书会给您答案。
2 、 《幸福的方法》
这是一本教你获得幸福的书,其价值可能胜于你赚十万,一百万。它出自于哈佛大学教授泰勒在其最受哈佛学生欢迎的公开课《积极心理学》课上的讲授精华内容。
书中没有大多数激励类书籍“承诺多,实效少”的通病,全书满满的干货,满满的实践证明。与其说它是一本心理励志类书籍,倒不如说它是一本实用工具书,一本帮你寻找过得更幸福的书。
在看这本书之前,对于幸福,觉得只要是能够赚很多钱,就很幸福。而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决定人幸福的不是金钱的多少,而是一个叫做幸福深度的东西。
我们每个人都有心理控制系统,核心类似于温度表的内在装置,其功能就是测量以及控制我们的幸福指数。对大多数人而言,这种仪器的设定天生不会有太大改变。
例如,我们周围有天生乐观派,也有天生悲观派。我们过高或者过低的偏差都会很快地被修复,使我们恢复平常的状态。即无论情绪好坏,幸福的深度都不会发生改变。幸福的高潮,不幸的低谷,之后很快就会回到之前平稳的状态。
因此决定我们幸福的就是这个平常的稳定状态,即幸福深度那条刻度。所以想要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不是通过赚很多钱,提高一时的情绪激动,而是要提高我们基础的幸福深度。
3 、《孤独六讲》
《孤独六讲》是台湾美学大师蒋勋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作者通过对六种孤独的描述: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最终得出“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这样一个结论。
以前我常是一个比较爱热闹的人,最怕的就是空气突然地安静,总是喜欢周围人来人往的感觉,喜欢聚会场上的觥筹交错,本科四年也是这样一路和同学,和室友热热闹闹地走过来。
然而读研究生的第一个学期,我就有诸多不适应,交际圈子变窄,集体活动几乎没有,寝室也就一个人。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一个人走那条寝室去教室的路。
有时放假在寝室一个月都说不上一句话。只能给过去的朋友打电话,因为我担心时间久了,都不会说话了。
而蒋勋老师的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孤独的魅力,让我区别了孤独和寂寞是两回事。他告诉我生命里第一个恋爱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
在喧闹的人群中,我好像遗失了自己好多年了。
现在我一个人读书,一个人写作,一个人听歌,一个人散步,一个人健身,一个人与自己对话,每天的生活简单又充实,我依旧一个人,依旧很孤独,但从不寂寞。
这本书能够让你逐渐成为你自己。
4 、《秘密》
《秘密》作者朗达·拜恩。这本书其实讲的就是一个法则:吸引力法则。生命的伟大秘密就是吸引力法则,万有引力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吸引力是与生俱来的人类法则,二者都是宇宙法则。这个法则包含一个定律:同类相吸。
有人说这本书充满玄学色彩,但我认为不管其是否有玄乎的地方,但是同类相吸理论对我们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法则作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人际交往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婚姻当中的门当户对等等。
这让我明白,想要结识优秀的朋友,你自己必须得优秀,不然人凭啥和你朋友。想要找到优秀的伴侣,你自己必须先优秀,不然人凭什么和你过一辈子。
有句话说单词量不一样的情侣,最终都很难在一起。我也开始了增加自己的“单词量”之旅,不知疲劳。
因为我知道,我若盛开,清风自来。
你也一样。
5 、《细节》
这本书是世界百万级畅销书《影响力》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联合另外两位说服术权威推出的全新重磅作品。这是一本有关职场沟通、商业秘密、人际交往、个人提升的实操性书籍。
全书满满的套路、实在的干货。52条套路,每一条看完都让人顿然醒悟,原来我们周围还有这么多我们不知道的细节和套路。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改变,是让我意识到每个爱读书的人,书桌上至少得放上几本常用书籍,以便遇到问题,随时查阅。
而《细节》这本书就是我书桌的那本书。书看完一遍,知道书中都讲了什么,生活当中遇到相关的问题,我会再去书中寻找,看看是否有解决的方案。这样往往能将知识运用于日常的实践当中。
6 、《人类简史》
《人类简史》作者是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尤瓦尔· 赫拉利的成名之作,这本书浩浩巨著我用了两期的篇幅来分享。本书的三大线索理清了人类发展的脉络,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技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认知革命使得人类成为了想象的共同体;
农业革命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骗局;
科技革命最终使人类成为神一样的存在。
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发展史,更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让你我重新审视自己。
全书逻辑清晰,脉络明朗,从人类共同的祖先智人开始,一直到人类自己成为神人,中间的经历、演化、机制等等。
这本书第一次让我对我们人类自己的发展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它帮助我解答了我心中一直以来的疑惑: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帮助我了解了人类的本质,人类的过去,人类的未来。
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人类的未来,尽管这部分内容在赫拉利下一本著作《未来简史》中有详细的论述,但你甚至不用看《未来简史》也能够顺着作者的思路推测人类继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技革命之后的未来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革命。
每一次革命都是一次资源,阶级,财富的重新洗牌。
人工智能革命对人类社会最大的洗牌就是会替代很多人的工作,大部分人将会面临失业。医生、律师、司机、服务员等等都将会受到影响。
但是伴随革命的,又会有一批新型的行业应运而生。这一点让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多了一份思考。未来趋势下,到底什么职业又将成为时代新宠。
未来不是没来,只是尚未流行,看看周围,不觉细思恐极。
7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
两年森林中的冒险之旅,一场灵魂与肉体的视觉震撼。这是一本充满宁静、孤独与智慧的书,是心灵永恒的栖息地。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之一。
作者梭罗是一位哲学家,该书全篇字句之间无不体现着哲学的思考与启示。可能刚开始看这本书时很难看进去,然而只有真地静下心来,细细体会,才能感受到它巨大的美。
已识乾坤大,尤怜草木青。大世界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很难停下脚步,认真来审视一下我们周围的小世界。苏格拉底曾说:没有体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
放下脚步,耐下心来,细细体察生活中的细节,视角不同,景色也就不同。
8 、《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创作的中篇小说,一本可以代表作者写作巅峰的黄金时代之书,作者20多岁开始写这本书,直到40多岁才完成,中间反复打磨,几易其稿,短短三万多字,机密精巧,又浑然天成。
这是一本知青文学类作品,但是却在众多的知青类作品中实现了突破,是一部特立独行的作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主编白桦说:“《黄金时代》把以前所有写性小说全枪毙了!”
作家刘心武:“《黄金时代》不是一般的好。太好了。”
这本书最感触到我的一句话: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我也处在二十来岁的黄金时代,却失去了那种“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的气概。什么不敢试,不敢变,不敢为,活得小心翼翼,活得唯唯诺诺。
青春如果不去折腾,不去尝试,不去改变,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9 、《棋王树王孩子王》
《棋王》、《树王》、《孩子王》是阿城的代表作,阿城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没有之一。阿城老师如果不封笔,继续写下去,那么中国文坛也许会多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很多作家感叹阿城的封笔是给他们留了一碗饭吃。
这本《棋王 树王 孩子王》,是三篇中篇小说《棋王》,《树王》和《孩子王》的集合版。全书加上序言一共11万字,如果是午后的一个下午,静下心来,估摸着两三个小时就能读完。我读这本书花了三天,读了三遍。
这三篇小说,情节设置极其巧妙,人物刻画极其传神,尤其是《棋王》的文风,简直圈粉无数。从用词造句的角度来说,这篇小说给人的感觉两个字:舒服。好比一首歌,唱起来好听,学起来容易,听起来愉悦。
记得之前看简书有位作者在谈论如何把握写作节奏时,提到要尽量使用短句,句子不要太长,否则读起来显得冗余和疲劳。然而《棋王》这篇小说读起来顺畅轻松无比,却并非都是短句。而是长短相间,主副搭配。
例如:“这时已近傍晚,太阳垂在两山之间,江面便金子一般滚动,岸边石头也如铁般红起来。有鸟儿在水面上掠来掠去,叫声传得很远。对岸有人在拖着长声音吼山歌,却不见影子,只觉声音慢慢小了。”
这样的句子读起来就真的是种享受。
10 、《悉达多》
《悉达多》讲述的是一个古印度贵族青年,毅然放弃已有的地位和财富,去追求内心的灵魂,寻找为人的道理,探求生命的真谛。然而探求的过程却也是一波三折,三感悟。
经常在朋友圈看到一些鸡汤文,大肆渲染人生几多不易,生命几多苦厄,之后便高调地喊口号,告诫读者要“看破红尘”,面对人生的苦难,不管、不问、不顾,要泰然处之,这样便能够成佛,脱离苦海。
然而,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待这个问题?我们人生而为何?我们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我们该如何面对人生的苦难?这是个问题,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求的问题,也许探求的是某种信仰,也许是某种哲学,也许只是教义。无论是什么,我们希望找到指引。
悉达多也是这样一位在寻找人生意义的人。
11 、 《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作者尼尔·波兹曼,是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本书出版于1985年,虽然书中有很多场景在今天都已经过时,但是其提出的关于媒体娱乐的观点却不得不引人深思。
作者在开篇提出了两个预言,一个是奥威尔的《1984》,一个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前者认为“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后者认为“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而波兹曼相信最终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本书全篇基于电视娱乐,阐述为什么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电视娱乐。
作者在全文讲的都是电视娱乐,电视娱乐的本质、电视娱乐的危害、电视娱乐的建议。但是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处处都是让人毛骨悚然的文字,这些文字不仅揭示了我们曾经置身于电视娱乐当中的那种真实状态。
最关键在于它还让我们不自觉想起我们现在流行的娱乐方式:手机娱乐。文中一切对于电视娱乐的阐述,也都毫无例外地符合手机娱乐的特点。
相对于电视娱乐来说,手机娱乐受众更多、形式更广、娱乐时间更长,就单从微信来说,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了,套用作者的话来说,微信已经成为宗教的内容了,而在中国它的信众早已不计其数。
如何看待手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变得尤为重要。
以前,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类会使用工具,而动物不会;未来,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类是被工具消灭的,而动物还活着。
12 、《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篇小说讲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原本出生贫苦的盖茨比,为了能够走进上层社会,怀揣梦想,刻苦奋斗,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财富,并成功走入上层社会,也重新获得昔日的爱情。然而实现梦想之后的他却被一直挚爱的人背叛,导致自己在家中被枪杀,盖茨比的梦也随之破灭。
这本书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思考就是,当我们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时,就如同书中所说的那样:于是我们奋力前进,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退回过去。那我们该怎么做?是放弃梦想,还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希望本书能给你答案。
13 、《好好学习》
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学习的书,作者成甲与罗辑思维“得到”APP合作,主持《成甲说书》这一音频节目,好评如潮。2016年“得到”年终盘点全年销量TOP10 的节目中,《成甲说书》占了三成。也被罗辑思维评为“全国最会学习的人之一”。
而这本书就是这个“全国最会学习”的老司机手把手教你如何好好学习。
而想要学习好就必须学习好关键知识:临界知识。和二八法则一样,20的临界知识能够解决80%的问题。学习学习临界知识能够让我们避免低水平勤奋陷阱,真正达到学习的高效率。
此外此书还为我们列出了一些临界知识,比如二八法则、福利效率、概率论、黄金思维圈、系统思考等等。
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系统地学习,而这本书就可以为你开启学习之路。
写在最后
关于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胡适强调说:
“为什么要读书?有三点可以讲:
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
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读更多的书;
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共勉。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