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白金版)》
埃克哈特·托利
33个笔记
导读 活在当下
>> 教导我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告诉我们如何可以把日常生活中我们受的苦减到最少。每个觉得自己应该可以活得更好、过得更开心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 首先,作者指出,人类受苦的根源来自我们大脑的思维
>> 思维其实也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反倒成为思维的奴隶,成为自己“强迫性思维”的受害者。
>> 我们都知道ABC理论,A是引发你情绪的事件,B是你的信念或你对事情的诠释,C就是结果,即你的负面情绪。通常,当人们不喜欢C的时候,都会去找A的碴儿,尤其是与创造A有关的人。
>> 所以我们每天疲于奔命,一直在处理、阻止、缓和、沟通、协调A以及与A相关的人、事、物。
>> 大脑的思维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制造我们的痛苦,我们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性焦虑和永远于外在世界无法寻得满足的肇因,都来自大脑的思维(
>> 活在当下,活在每一刻中,作者称之为“临在”
>> 临在指的是有觉察力地安住于当下。所谓觉察力,就是观察自我的能力,做自己喋喋不休的思想的观察者。
>> 还有一个培养临在、进入当下的方法,就是去关注我们的内在身体
>> 本书第十章,谈到了“臣服”这个概念,可能很多人刚开始无法接受。其实臣服就是老子说的无为,蕴含着强大的行动力和正面向上的能量。
序言
>> 我们必须理解我们是如何成为一个痛苦创造者的;是我们的大脑,而不是其他人或者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引发了我们的问题。是我们的大脑在思考我们的过去,担忧我们的未来。我们犯了最大的错误:认同我们的大脑,并认为大脑就是我们——实际上我们远远比我们的大脑更伟大。
前言 本书的由来
>> 真理在你的体内
>> 除非你能认清错误就是错误,它并不代表你,否则在你身上不会有彻底的变化,你最终还是会回到错觉和某种形式的痛苦之上。
第一章 你不等于你的大脑
>> 第一章你不等于你的大脑
开悟的最大障碍
开悟(enlightenment)是什么?
>> 当你的思维处于静止时,当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下时刻时,你就会感觉到本体,但是从心智上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它。重新觉知到本体,并保持这种觉知体验的状态就是开悟。
>> 开悟不仅是痛苦和身心内外冲突的终结,也是思考的终结,这将会是一次不可思议的解放!
>> 从思维中解放出来的开始就是认识到你不是一个思考问题的实体——思考者。
>> 从你的大脑中解放出来
>> “观察思考者”的准确含义是什么?
>> “观察思考者”的含义,换句话说:倾听你脑袋中的声音并作为一个观察者的临在。
>> 迈向开悟之途最为关键的一步是:从对思维的认同中摆脱出来。
>> 超越你的思维
>> 对于小我来说,当下时刻几乎不存在,只有过去和未来才是重要的。
>> 绝大部分人不具有创造性,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去使用思维,而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停止思维。
>> 情绪:身体对思维的反应
>> 如果你不能感受到你的情绪,或是切断了与情绪的联系,那么你最终会在纯生理这一层面体验到它们,它们会以生理问题或疾病的形式出现。
>> 你说情绪是思维在身体上的反映,但是有时这两者之间也会发生分歧:当思维说“不”时,情绪可能会说“好”,或者反之。
>> 此刻,我内在发生了什么事情?
>> 如果你由于缺乏临在意识而陷入无意识的情绪认同之中,这是很正常的,而且这种情绪会暂时地变成“你”。
>> 通常,在你的思维和情绪之间有一个恶性循环:它们相依为命。思维模式通过情绪创造了一种它自己的被放大了的反应,而情绪的振动频率又一直为原来的思维模式注入活力。
>> 除非你停止从思维认同中获取你的自我感,否则你将不会从痛苦中解放出来。只有停止思维认同,你的思维才会丧失它的力量,本体才会以你原来的本性显露出来。
>> 欢乐总是衍生于你之外的事物,而喜悦是由内而生的。今天让你欢乐的事情,明天可能会让你痛苦,或者它将会离你而去,所以一旦失去它,你将会感到痛苦。
>> 每一次的欢乐或情绪的高涨在其内部都隐含着痛苦的种子:痛苦是这些欢乐的不可分割的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迟早会显化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