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人只有进行独立思考的时候才能彰显自己的真实存在。那学生阅读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说来恰巧,我正在做余文森博士的文章——让学习在家里真实、深刻、完整地发生——居家学习:自主阅读+独立思考+主动表达的阅读笔记和读后感的时候,发生了二件小事。
第一件是和孩子们一起在图书馆里阅读书籍。我个人喜欢静阅读,所以要求学生在图书馆的时候也不准发出声音。但当我记录和思考“阅读获得的是他人的知识(公共知识),思考获得的是自己的知识(个人知识)。思考的最高境界是诞生自己精彩的观念,形成自己的感悟,产生自己的见解。”时,我们班的黄鑫同学突然大声的问我“老师,世界上灭绝的动物是不是很多呀?”我也抬头望了他,而此时的他,正在捂着小嘴准备低头继续阅读……
第二件小事是发生在刚才黄鑫同学突然在图书馆大声提出问题之后。我走出图书馆,静静思考刚才那段话以及黄鑫同学为什么会大声提出问题而正在这时,我恰巧又看见在图书馆外,看见补阅读记录卡的两位同学竟然在和一年级小朋友交流,这本书讲了什么什么……

我做错了吗?做错了,我感觉到这真真正正的是我做错了,我剥夺了学生思考与表达的权利。
人只有在于自己的思考之中,才会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同时思考也是学习的灵魂和核心。杜威为此特别强调,所谓学习就是学会思考。思考的水平、品质、能力决定了学习的质量,没有学会思考就没有真正的学习。阅读获得的还是别人的知识,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够获得的才是自己的知识。
那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呢?我目前的主要做法是复习,巩固旧知进行运用三年级上册我们学了预测故事。我引导孩子们在读书,或者是在读绘本的时候想一想、停顿一下,预测会发生什么,自己预测的情况怎么样?预测成功了,还怎么了?你能不能仿写一个故事或者续写一个故事呢?我感觉对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这方面,我做得不是特别好,没有让学生真正的进行思考,并获得真正自己的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