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和领导闲聊,关于气场的话题。内心一动,确实觉得有气场这么个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个气场强大的人很是不同,又不能用气质来说明。他比气质更丰富立体,更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秦王一怒,流血千里。蔺相如一名不见经传的文弱书生。渑池会上,逼得秦王不情愿地击缶,赢得尊重,避免了羞辱。完璧归赵,更是何等的机智从容,而又气场强大。归国后被封为上卿,又能从大局出发,几次避让廉颇。以致廉颇知道内情后,负荆请罪而将相和。上古之人之气场,令人神往。
想来气场是要有底蕴的。是一个人从容自信,坚韧顽强,不卑不亢的外在体现。是一种看不见的人格魅力。气场强大的人坦然淡定,不怒自威,凛然不可侵犯。而又能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别后让人想念。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或是培养气场的正解吧!其为气也,至大至刚。配以义与道,则塞于天地之间。而又不能刻意,刻意为之,就不亚于是揠苗助长,其中深意,需慢慢体会。
关于气场的理解,见仁见智。一个人的气质,有的深沉厚重,有的磊落豪雄,有的聪明才辩。而气场的强弱却不一而足,无法形容,无法描述。气场是气质的沉淀。
开国领袖毛主席,文韬武略一代伟人,领导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多少回临危不惧,多少次处乱不惊。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磅礴的气场写就磅礴的诗篇,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重庆谈判时,气场之强,敌人都为之倾倒。
世说新语上有一个小故事:曹操接见匈奴来使,嫌自己相貌不够高大俊美。便让崔琰冒充自己,他自己却捉刀在旁边侍卫。等接见结束,他让人询问匈奴使者对魏王的印象如何?匈奴使者回答,魏王确实风采俊雅。不过旁边的捉刀之人倒是个英雄。这就是“捉刀”一词的由来。可见气场这个东西自古有之,而不以外貌论也。
还有个国外的例子:美国制定宪法的时候开会。有一个叫莫里斯的人受人怂恿,“你敢拍一下将军的肩膀吗?”将军指的是华盛顿,当时华盛顿正背对着他们在和别人交谈。莫里斯本人性格大大咧咧,那有何不敢,遂上去拍了一下华盛顿的肩膀,“将军你好,”华盛顿只是回过头,没说话,淡淡的看了莫里斯一眼。就这一眼,莫里斯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道让他后悔终生,他自己的这一轻薄举动。可见不怒自威的气场有多强大。
由此看来,气场的形成是其学识,教养,身份地位和成就的综合结果。是一个人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情绪调控能力的外在表现。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在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智识后,拥有着一颗平常心和自信心,其气场就自然而然的应运而生了。气场的磁力波一圈一圈散播开去,细细思索,它的精神内核应该是信心。信心越大,底气越足,其气场就有了底蕴。反之,一旦丧失了信心,气场就会随之散去。这从一些骗子身上也能得到反证,没戳穿前,有的人气场也强的很。骗局被识破后,气场顿失矣!记得射雕英雄传里有个人物叫裘千丈,一出场气场不得了,唬得那些老江湖都一愣一愣的。把戏被揭穿后,那个狼狈不堪啊,气场一下全泄。
由此观之,自强,自立,自信,是自筑气场之根本,我的气场我做主!
网友评论